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徵兵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ēngbīng

徵兵

拼音zhēng bīng

注音

繁体徵幣

基本解释

  • 1.征调军队。《史记·项羽本纪》:“徵兵 九江王 布 , 布 称疾不往,遣将将数千人行。” 隋 薛道衡 《出塞》诗之二:“边庭烽火惊,插羽夜徵兵。”《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九年》:“ 金 行枢密院、知 河南府 事 完颜哈达 以徵兵失律,坐诛。” 清 陈梦雷 《赠黄西津总戎海澄》诗:“将军飞鞚摧锋出,间道徵兵望 贺兰 。”
    2.谓征集百姓服兵役。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徵兵满万,不如召募数千。” 唐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诗:“无何 天宝 大徵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毛泽东 《三个月总结》:“国民党恢复征兵征实,引起人民不满。”
    3.指被征入役的兵士。《天讨·楚元王<谕立宪党>》:“各国的征兵,没有一个人不尊贵; 中国 的征兵,天天被打,同奴隶一样。”

反义词

  • 募兵

基本含义

  • 徵兵是指国家根据需要征召壮丁入伍服兵役的行为。

详细解释

  • 徵兵是古代中国国家为了组建军队,保卫国家安全而实行的一种制度。国家会根据军事需求,征召适龄的壮丁入伍服兵役。这是国家对公民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措施。

使用场景

  • 徵兵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国家在特定时期需要大量兵员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比喻招募人才、组建团队等。

故事起源

  • 徵兵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战争频繁的时期,国家需要组建强大的军队来保卫国家安全。为了征召到足够的壮丁,国家会发布徵兵令,号召适龄男子入伍服役。因此,徵兵成为了形容这一行为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徵兵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徵”意为征召,第二个字“兵”意为士兵。

例句

  • 1. 因为战争的需要,国家发出了徵兵令,号召更多的年轻人入伍。2. 这家公司正在徵兵,希望能招募到优秀的人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徵兵”拆分为“徵”和“兵”两个字,然后与“征召士兵”这个意思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徵兵制度以及现代中国的兵役制度,了解国家对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国家在战争时期需要徵兵,叔叔去当兵了。初中生:为了强大的国家安全,政府发出了徵兵令,号召年轻人参军。高中生:这个公司正在徵兵,希望能招募到有才华的员工。大学生:徵兵制度是国家对公民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措施。

拆字解意

徵兵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