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鲁豫:结婚记

鲁豫:结婚记

收录日期:2025-08-07 09:40:56  热度:7℃

一分钟定下终身大事

可是,我们还是要结婚。

那是2002年6月的一天,我在香港,他在北京,终身大事在长途电话中不到一分钟就定了下来。

我不想惊动太多的人,只把要结婚的事告诉了高雁,她兴奋不已:“你们什么时候办婚礼?婚礼内容我早就策划好了。主持人是文涛和许戈辉,地点在中国大饭店,舞台两侧设两块大屏幕,播放社会各界的贺词还有你们俩面对镜头袒露恋爱经过,初步定20桌,你们的亲朋好友,同事、广告客户……”

“怎么还有广告客户啊?”

“这么大的活动,起码200个来宾,没有广告,费用从哪来?”

在凤凰,高雁负责所有娱乐类的节目和大型晚会。她要按照电视晚会的标准来操办我的婚礼。

“你帮我打听打听,在香港结婚该找谁啊?我们想结婚了,可不知道该怎么结。”我说。

“那你的婚礼办不办呐?”高雁不依不饶,“可不能浪费了我这么好的创意。”

“我得和他商量商量。他特别害羞,一见大场面就晕。”

果然,在电话里一听说又是红地毯又是200人的大场面,他就已经紧张得结结巴巴了: “那,那我走路一定会顺拐的,不如让我扛台摄像机边走边拍吧?”

他是摄像,习惯于躲在镜头后面。

“不行!”我对着话筒大叫,“从现在开始,你要练习走红地毯。”

辗转后,登记成功

高雁很快打听到了在香港登记结婚的程序:“你们俩带着证件去红棉道婚姻注册中心就行了。”

红棉道礼堂座落在公园中央,公园里有几个想必是来参加婚礼的人,各个脸上都是一副欢天喜地的神情。只有我和老公,手拉手神情肃穆地走着,看上去像是一对被包办婚姻捆住了手脚的不幸男女。其实,我们只是紧张。

我有一个毛病,对于教堂、机关和所有有象征意义的地方都充满敬畏,一旦身处其中常常会有不能控制的奇怪生理反应。我和老公神情严肃地来到公园中央的一座小楼前。楼前正有一对新人和亲朋好友在拍照。新娘一袭婚纱,所有来宾都是盛装出席。我一下子蒙了,怯生生地拽了拽老公的衣袖:“来这登记还得穿礼服啊?”我俩面面相觑,他不敢看他的仔裤,我也不敢看我的短裙。我们低头穿过欢乐的人群,推门进了小楼,楼里一片安静。

一位和蔼的中年女士接待了我们。“我们是来登记的。”老公和我异口同声。话一出口我们俩都乐了,因为这像极了电影《小兵张嘎》里的台词。嘎子来到游击队,愣头愣脑地说:“我是来参加的。”

“这里是行礼的地方,婚姻登记要去金钟大厦。”工作人员显然没看过《小兵张嘎》,她大概猜想我们要么是幸福坏了,要么是紧张坏了,所以她善良地选择了和我们一起傻笑。 我们三个人尴尬地面对面乐了半分钟后,我和他起身告辞。

香港婚姻登记处位于金钟大厦,大约100平米的一个大厅,有二十几个柜台。此时,每个柜台前都坐着人,凝神回答工作人员的提问。屋子的中央有十几排塑料座椅,也都坐满了人,男女老少,各种肤色,像联合国一样。

我先认真阅读了墙上贴着的布告,立刻对这个嘈杂但却秩序井然的地方充满了景仰。这儿恐怕是全香港最重要的地方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人生的每一个步骤都归这儿管。 我和老公诚惶诚恐地把一大堆资料交给了工作人员:身份证、护照、单身中文证明、单身英文证明……能想到的我全带来了。

工作人员一边翻看我们的材料,一边指着桌子上的日历说:“你们先挑个行礼的日期吧。年底快到了,结婚的人特别多,大会堂和红棉道都快排满了,最近的一天是12月31日,在大会堂,你们要不要?还有一个多月,到时候,你们的结婚申请也就批下来了。”

我必须要解释一下在香港结婚的手续:首先在婚姻登记处登记,然后在结婚申请被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举行婚礼,超过3个月仍未行礼的则需要重新申请。行礼的地点有两处,红棉道和大会堂。新人服装可随意,礼服或便装都行,但必须整洁、得体。观礼人数没有上限,但不得少于两人,因为在结婚证书上需要两位证婚人的签名。

工作人员细心地填好所有表格,指了指桌面上镶着的一块铜牌说:“你们两个人谁来宣誓?”

我主动站了起来,像是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一样,一字一句念完宣誓词。想必工作人员从来没有听过谁如此声情并茂地朗读宣誓词,待我念完,由衷地赞叹到:“北京话真是好听。”“好了,一旦你们的结婚申请获得批准,我们会电话通知你们的。别忘了12月31日准时来行礼。”

面对陪了我们一下午的恩人我不知道怎样报答。我真后悔事先没在口袋里装上几块喜糖,而隔着柜台拥抱政府工作人员似乎也不合适,于是,我和老公就一直傻笑。

“香港人结婚的规矩真是挺奇怪的。从现在开始,今后的15天里,咱俩的结婚公告会张榜贴出来,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反对的意见。你说,不会有人反对吧?”我的脑海里出现了George Scott主演的电影《简爱》中的情节:罗切斯特和简爱站在神父面前正在行礼,突然,罗切斯特前妻的弟弟冲了进来,大声宣布反对他们的结合。然后,简爱含泪出走。

想到这,我已是热泪盈眶了。

“你看你,放心,全国人民高兴还来不及呢,不会有人反对的。”他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脸。“那,那我得吃块Cheese蛋糕。”我破涕为笑。

15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感谢上帝,没有人反对。

31日,我们结婚啦

老公飞快地洗漱完毕,一边打领带,一边腾出一只手从衣柜里拽出一条高领无袖的咖啡色连衣裙:“这条新买的不是挺好的吗?”我放下了咖啡杯,穿上裙子,在镜子前面左照右照。好像还不错。

8:45,我和老公衣冠楚楚地走出了家门。他的服装是:黑西装、黑皮鞋、白衬衫和金色的领带。相比之下,我的造型略显简单:没有化妆,呢制的连衣裙外面是一件浅咖啡色的及膝短大衣,脚上是咖啡色的长靴。虽然打扮不像新娘,但本色的衣着让我觉得舒服、自然。

9:30,我和老公以及证婚人嘉耀、晓文就正襟危坐在大会堂的接待室里了。

“陈鲁豫、朱雷!”一听到我的名字,我噌一下就站了起来。老公紧跟在我的身后,我们三步并两步几乎是蹿到了工作人员面前。

猜你喜欢

  • 两度高考落榜后的大导演

    李安的中学时期有多么苍白失意,从犹如他前半生自传的《十年一觉电影梦》一书中可略窥一二。整本书厚达近五百页,但谈到自己的中学岁月。李安只用了短短五页篇幅,里面甚至还有一页半,是他的好友回忆俩人的年少情谊。在典型的外省”家庭中长大,

  • 书虫希特勒

    他这些习惯从未真正变过。几十年后,他会在深夜离开他的同伙,走进书房,沉浸在孤寂之中,在那里,有一副老花镜,一本书和一壶热茶。有一次他的情妇不小心闯进去打乱了他的沉思,结果被他斥责得红着脸跑出楼道。毕竟,他在书房外面挂了牌子,上面严厉地写着

  • 危世鸡汤

    由于不堪一夜暴红的巨大压力,苏珊大妈病了,住进了精神病院。 苏珊大妈的病,不仅让亿万粉丝揪心,而且还牵动了西方世界的两个头号人物: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英国首相布朗。奥巴马邀请苏珊大妈在美国国庆那天到白宫演唱,而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日理万机的布朗首相

  • 陈凯歌一家的“行楷颜柳”

    陈凯歌有个很特别的爱好———书法。陈红婚后得知他有这个爱好后,也相当支持,满北京城帮他淘换好的笔墨纸砚。 夫妇俩在江西的一处僻静处起了一座小洋楼,在陈红的打理下,三楼的整个楼面被全部打通,打造成了一间雅致

  • 永远的沙师弟

    2009年4月12日是我50岁生日,我从来没想到这一天会变成一个悲恸的日子。此后我再不会在这一天庆生了,我要用它来悼念我的好友和大哥闫怀礼。 10号左右,我跟八戒马德华、师父迟重瑞约好了去医院看他。他夫人说他情况比较稳定了,让我们暂时不要

  • 只有荒凉的沙漠 没有荒凉的人生

    他爱唱歌,唱郭富城、张学友的歌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他爱跳舞,甚至做过7年舞蹈教练;他爱游泳,参加过长江漂流队,他爱配音,曾献声《海底总动员》、《绿巨人》等译制大片十几年孜孜以求,黄渤没有获得原本期待的成功,却意外在影视表演上终

  • 梦想比知识更重要

    在19世纪中期的时候,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小农场里,有一位牧羊人辛苦地帮别人放羊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牧羊人虽然很辛苦,可是他却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更让牧羊人开心的是他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一天,牧羊人带着两个孩子去牧羊,这时

  • 把苦难夹在面包里

    我相信苦难,因为苦难是一种人人敬而远之的味道,但我喜欢将它夹在面包里慢慢品尝。——题记1930年3月,正是春寒料峭的季节,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街道上,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挣扎在饥饿的边缘。在此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