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削减就是增加

削减就是增加

收录日期:2025-08-08 12:52:21  热度:10℃

戴颙是南朝刘宋时期的人,他的父亲戴逵是东晋时有名的雕塑家,擅长塑造佛像,戴逵在南京瓦棺寺作的五躯佛像,和顾恺之的《维摩诘像》及狮子国的玉像,共称“瓦棺寺三绝”。戴颙自小跟随父亲一块儿去寺庙里塑佛像,耳濡目染,得父亲真传,长大后继成父业,在雕塑方面造诣颇深,人称“小戴”。

刘宋王朝的太子在京都建康的瓦棺寺让人造了一尊一丈六高的铜铸佛像,人们在观看了之后,提出了一些批评的意见,觉得这尊铜佛像雕得不错,白璧微瑕,美中不足的是脸太瘦了,体现不出佛的雍容气质,要是佛像的脸部能丰满一些就好了,佛像是铜水浇铸成的,已成定型,不可能再在佛像的脸上贴上一层铜了。铸造工人们束手无策,只好请来了戴颙让他给想个办法,戴颙看了看佛像说:“不是脸太瘦了,而是手臂和肩胛太肥了。把佛像的手臂和肩胛削减一部分,脸部看起来不就丰满了吗?”于是,工匠们按戴颙说的去做,佛像脸部瘦的问题迎刃而解,看起来比以前丰满多了,大家都佩服戴颙的处理方式。

生活中,我们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在无法增加的情况下,不如减少,削减也是增加,就像无法再增加居民的收入,那么稳定或降低物价水平,也是一种增加居民收入的方式,道理是一样的。

猜你喜欢

  • 三令五申

    要说咱们华夏神州山东这地界儿,就是了不起,春秋末年那阵儿,一下子打天上降至泰山南北一文一武两颗巨星。文星处鲁之陬邑(今曲阜),乃垂范千秋的至圣先师——孔丘孔夫子;武星居齐国乐安(今惠民县),系万国兵家崇仰的大军事家——孙武孙圣人!时人尊称其

  • 曾国藩的“微博”

    曾国藩年轻时是个愤青,“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三十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不过他的日记与一般人不同,很像今天的微博。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几十字,一二百字,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白描:从早晨起床开始,吃

  • 锦囊蠢计

    刘备借得荆州后,压根不想还给东吴。孙权派鲁肃讨了几次都没讨到,非常恼火,就采纳周瑜的计策,用妹妹做诱饵,打算把刘备骗到东吴,扣为人质,逼他归还荆州。定下计策后,孙权就派人到荆州,说得知甘夫人去世后,刘备一直单身,十分同情,愿将妹妹嫁给刘备,

  • 胡志明一张纸条调动中国八万兵力

    胡志明革命生涯的早期,先后在广州、武昌以及毗邻越南的广西地区参与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运动,他领导下的越南共产党,也是在广州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等一系列的革命斗争中熏陶成长起来的,可以说,胡志明的革命生涯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紧紧联系在一起

  • 向死问善

    康熙甲寅五年,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平凉起兵反叛。叛乱被平息后,王辅臣重新投降了朝廷。不过,王辅臣知道,这一次,康熙皇帝不会饶了他。于是,他做了下列一系列事情:先找了一个莫须有的事由,与媳妇干了一仗,并高调宣布休了她。等老丈人来,王辅臣悄悄把老丈

  • 三顾茅庐

    说起三顾茅庐的故事,主要人物当然是刘备和诸葛亮。刘备足足年长诸葛亮二十岁。有意思的是这一长一少,命运却是大同小异,都是遭逢乱世,又都幼年失怙,皆背井离乡,流徙飘零。光阴荏苒,再有三四年刘备就是五十岁的人了,折腾了大半辈子,也没捞上个正儿八经

  • 找退路

    明代宰相严嵩弄权行奸,罕有对手。他当政二十多年,把嘉靖帝玩于股掌之中,群臣只能听任他的摆布。有一年,宜春县令刘巨塘进京拜见皇帝后,随众多官吏前往严府,为严嵩祝寿。严嵩十分傲慢,随意招呼过众人,命人把大门关上,禁止任何人出入。时近中午,无人安

  • 莫言斋系列之英雄泪

    如血残阳,透过门窗,投在几前,映得他手中的宝剑闪着妖异的光。晚儿默默地点了最后一点胭脂在唇上,艳红颜色,鲜艳欲滴,回了头,轻轻问:“郎君,晚儿今日妆面如何?”他无语。“战袍已补好,在前厅横几上。”他点点头。晚儿整整衣衫,留恋地看了一眼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