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看不见的母爱

看不见的母爱

收录日期:2025-08-07 13:04:37  热度:11℃

s张珊珊是个懂事的小女孩,可不幸的是,她生下来就是个盲人,爸爸因为这一点,和妈妈张灵离了婚。从此,妈妈就把张珊珊当成宝贝一样,寸步不离地带在身边。妈妈在纺织厂工作,张珊珊小的时候,妈妈就骑车把她带到厂里,找个地方让她呆着。张珊珊上学后,妈妈每天都准时将她送到盲人学校。

这天,盲校放学了,孩子们一个个被家长领走。最后,院子里只剩下四年级的张珊珊和她的老师。

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不久,这会儿她看着初冬阴蒙蒙的天色,有些焦急地问:“张珊珊,你妈妈今天上夜班吗?”老师对张珊珊的家庭信息挺了解,知道张灵上夜班的时候,通常会托同厂的同事来学校接孩子。

张珊珊答道:“不,老师,我妈妈今天是白班,她下午五点下班。”

五点?老师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现在已经五点十分了,自己下班后还有事呢。不过张灵接送孩子都是骑电动车,估计也快到了。于是,老师陪张珊珊继续等着。

五点半了,张灵还没有来。老师正想掏出手机给她打电话,一辆电动车驶了过来,停在学校门前。一个穿羽绒服的中年妇女下了车,走到铁门边,朝里面瞄了两眼,大声说道:“珊珊,你妈妈让我接你来了。”

张珊珊愣了愣,这时老师开口问道:“你是哪位?”

那个妇女答道:“哦,我是张珊珊妈妈纺织厂里的同事。今天她那一班临时加班,她怕孩子着急,让我替她来接一下孩子。我叫白玉。”

以前常接孩子的那几个同事老师都认识,这个妇女她却没有见过,但见妇女答得流利,情况也都能对上,老师消除了仅有的一丝疑虑,说:“那好,张珊珊,你就跟这位阿姨走吧。”

老师牵着张珊珊走出门卫室,将她交到白玉手中,正要转身往学校里走,张珊珊叫了一声:“老师,能给我妈妈打个电话吗?”

老师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这时白玉笑了,说:“这孩子,倒挺有心思的。我告诉你吧,要不是你妈妈今天忘了带手机,联系不上常接你的那个阿姨,就不会让我来接你了。”说着,白玉将张珊珊抱上了电动车的后座。

老师见张珊珊没再提什么要求,就走进了学校。

张珊珊坐上了电动车后,用手摸了摸车子,有些惊讶地问道:“白玉阿姨,这车不是我妈妈的?”

白玉“嗯”了一声,说:“是呀,我来接你,当然骑我自己的车啦。”说话间,白玉也跨上了电动车,拧动车把手,车快速地开动起来。

张珊珊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白阿姨,我们这是去哪里呀?”

白玉答道:“去纺织厂,你妈妈还没有下班呢。”

张珊珊想了想,问:“阿姨,我今天有点感冒,我妈妈告诉你了吗?”她一边问话,一边用心地听着,耳边不时传来汽车在闹市区鸣笛的声音。

白玉似乎有些不耐烦,说:“哦,这个呀,你妈说了。”纺织厂在城南,可她现在骑车的方向却是往城东而去。当然,这一点张珊珊是不知道的。这个可怜的孩子,她可是一点儿也看不见呢。

张珊珊孩子气十足地问道:“除了感冒的事,我妈妈没告诉你别的什么吗?”

“没有。别说了,等见到你妈妈,你再慢慢问也不迟。”白玉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开始呵斥张珊珊了。

张珊珊像是被吓着了,不再问什么了。过了一会儿,她轻轻地将背后的书包斜拉到一侧,小手慢慢地摸索着,伸进了书包,拿出一沓便利贴纸,又拿出了一支铅笔。这时,她听不到汽车鸣笛的声音了。张珊珊知道,驮着自己的这辆电动车已经快要出城了。

话分两头,此时盲校那边,老师正要锁门回家,办公室里走进一个女人,正是张珊珊的妈妈张灵。她说自己是来接女儿的,老师大吃一惊,连忙问道:“你不是让你们厂的白玉来接孩子了吗?”

张灵一听这话,顿时慌了:“没有啊,我们厂里没人叫白玉,我也没让任何人来接孩子啊!”

原来今天厂里临时加班,张灵以为很快就能结束,谁知足足延长了一个多小时。一下班,张灵就风风火火地赶到了学校,她本来准备向老师道歉,可是现在女儿张珊珊竟然被人接走了。张灵一下子就懵了,她哭着责问老师:“我根本没让人来接孩子。你、你作为老师,怎么能让陌生人轻易把孩子接走呢?”

面对张灵的质问,老师哑口无言,这件事,她确实做得太大意了。学校领导很快也得知了消息,一边安慰着张灵,一边给公安局打电话报了警。这时,张灵的情绪已经完全失控了,她一屁股瘫坐在学校的院子里,号啕大哭起来:“我的珊珊,苦命的孩子,你到底在哪里呀?”

夜幕缓缓地降临了,附近居民听到动静,也纷纷赶到学校门前,你一言他一语地议论着。有人说,听说现在有些人贩子就爱拐卖残疾孩子,然后逼这些孩子去乞讨,这样好控制,还容易要到钱。正在大家忧心如焚的时候,公安局打来了电话,说张珊珊找到了,那个拐走她的人贩子也抓到了!

老师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激动得都有些语无伦次了:“啊,太好了,太感谢你们了,真是破案如神啊!”

警察在电话里笑着说:“不用谢我们,能这么快破这起案子,还要归功于被拐的小女孩呢。不说这些了,你们尽快和孩子家长到公安局来吧。”

张灵和校领导、老师一起来到了公安局。看到女儿好端端地坐在那里,张灵忍不住喜极而泣。张珊珊扑到妈妈怀里,说:“妈妈,放学后有个阿姨来接我,说是你让她来的,可一坐上她的电动车,我就知道她在撒谎。”

张灵抱着女儿问:“后来呢?”

张珊珊说:“后来我就摸出纸和笔,不停地写求救信号‘SOS’,写一张,丢一张。”

警察告诉大家,因为电动车速度不快,张珊珊一路丢下纸来,很快被人发现,有人报了警。不过有一点警察也很奇怪,孩子双目失明,怎么知道接她的是坏人呢?

最后还是张珊珊说出了原委:因为自己看不见,妈妈特地让焊工在电动车后座上焊接了一个护架。坐车时自己双手紧紧地握住护架,就不会摔下车。以前即使妈妈有事来不了,也会让同事骑这辆改装过的车来接自己,而今天自己一上电动车,发现没有护架,就觉得有些奇怪。

张珊珊体质特别弱,天气冷的时候,妈妈会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反穿在她身上,这样坐在电动车上时可以挡风。张珊珊对妈妈说:“今天突然降温,我又感冒,以前碰到这种情况,你都会让接我的阿姨带件外套来,或者让阿姨帮我反穿外套。可今天那个阿姨说,你什么也没嘱咐她,我就知道她在撒谎。”

张灵听完女儿的叙述,泣不成声,连声责怪自己没把女儿带好。张珊珊扑到妈妈怀里,撒娇地说:“不,妈妈是好妈妈。”

这时,边上的人们都感动了,有位警察向张灵说道:“是啊,你是位好妈妈。你对孩子的爱,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正是这种爱,让孩子成功得救了。”

猜你喜欢

  • 柴静:青草,你为什么喧哗

    一 我出生在山西。从初中起,我的记忆里就没怎么见过蓝天。我们家的水要烧开沏很浓的茶才能喝,不然就是苦的。我们家的远房亲戚,每隔一两年,就听说有人在矿下出了事。 10年后,我重回山西,拍摄老窑头村,发现情形比我们记忆中的更加糟糕。这里的人

  • 李金华:江湖渐远,硬汉依旧

    在中国,审计并不独立于政府而是政府的一部分,在这种世界上少有的特殊体制之下,李金华以其能动性令这种内部监督发挥到了一致赞叹的地步。“得罪了所有人,就谁也不得罪了”、“不断后路难当审计长”、“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位官员人性化的语言,至今言犹在耳

  • 信仰的力量

    他选择了体育,想成为体育明星,露天的小体育馆里经常出现他矫健的身姿。那时他已22岁,已经获得了一次次的殊荣。最让他自豪的是他的100米短跑,他的成绩是世界第一,是当时的“飞人”。 在国人的心目中,那一年在巴黎举行的100米短跑冠军非他莫属

  • 用行动打破“不可能”

    1950年,20出头的郑小瑛来到当时最负盛名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她似乎注定就是为音乐而生,六岁学习钢琴,十四岁精通各种乐器并且多次登台演出。在莫斯科音乐学院里,郑小瑛的才华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她的曲子时常被学校交响乐队拿去演奏。

  • 爱因斯坦在长岛的那个夏天

    1939年夏天,爱因斯坦到位于纽约东部的长岛度假。而我的祖父大卫罗斯曼,在那里经营着罗斯曼百货公司。6月的一天,爱因斯坦走进店里。尽管祖父一眼就认出了他,但还是把他当作一名普通顾客对待。 祖父问道:“请问,您要什么?” 爱因斯坦用浓重的德

  • 赵本山

    苦孩子的幸福童年 我是个孤儿,读书的时候,我很淘气,当时觉得没有父母最大的好处,是老师家访找不着人。当时我跟着二叔学艺,拉二胡、唱三弦,他是个盲人,盲人的心思重,耳朵很灵敏,每次都是他听旋律,我看舞台表演。学会了三弦,也模仿出了盲人的感觉

  • 运气在云里

    都说他很幸运,出生在演艺世家,父母都是响当当的明星。但人们并不知道,他16岁成为英皇的签约艺人,并不是什么近水楼台先得月,而是为了替生意失败的父亲还债而签下“卖身契”。为了练好音乐,小小年纪的他只身奔赴日本求学,全部家当只有一个背包、一件外

  • 别被自己网住

    受父亲和哥哥的影响,在上大学时,他选择了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他又进入牛津大学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在牛津大学期间,他认识了朋友贝克。贝克是牛津大学戏剧协会的副会长,因此自然不会放过拉他入会的机会,但他拒绝了。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文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