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我们那些不体面的亲人

我们那些不体面的亲人

收录日期:2025-08-08 01:54:04  热度:11℃

一上班,人都到齐后,坐在我对面的小从站起来说,中午请大家赏光一起吃顿饭。男同事嬉笑着追问缘由,是不是有什么喜事了?小从笑笑,那是当然,我娘来了算不算?男同事愣了半天,不停地点头说,算!算!

难怪他会发愣,这还是第一次有同事因为母亲的到来而请客。小从家在偏远山村,小姑娘倒是争气,读了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了这份说起来还算体面的工作,但从没掩饰过自己的来历,喜欢说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的快乐往事,最近说的人,是娘。

但到底还是有些好奇,我小声问她,为什么妈妈来了要请大家吃饭啊?她还是笑,说,我一直让我娘来,她终于肯来了,我想让你们见见她啊,我娘那么好,谁见了都会喜欢的。

竟然是这样的缘由。

下班后,一行人便去了不远的一家饭店。十几分钟后,小从把她母亲从住处接了过来。很士气很难看的一个农村妇女,皮肤粗糙,眼神浑浊,身形微微佝偻,一条腿微微跛着,看上去似乎很老了。衣服是新的,穿在身上却显得非常别扭,看到我们,咧开嘴笑起来……

出于礼貌,我们跟他打招呼,喊伯母。她应着,笑,口中不知道喃喃说着什么,地方口音实在重,听不太明白。

小从却不觉,服侍皇后一样,搀着母亲的胳膊,把她按到中间的正位上,说,娘,他们都是我同事,不用太客气,都当是咱家的孩子。我们跟着附和地笑。

然后小从点菜,边点边说,其实没啥好吃的,娘,比你做的都差远了,咱家那饭才叫好吃。然后又冲着我们说,我娘最棒了,什么都会做,做的葱油饼,比大饭店的强多了……平常,小从就爱把娘挂在嘴边,这次更是收不住口了,絮絮叨叨地说起娘的好来。比如娘手巧,会绣花会自己做衣服;娘聪明能干,供了两个大学生;还有,娘好看,是村里最好看的女人……说到这儿,小从的母亲打断地说,这丫头,又瞎说,也不怕同事们笑话。谁瞎说,我就觉得你好看,小从说着转着圈看听得一愣一愣的我们,问,你们说我娘不好看吗?

好看!小从笑起来,就是嘛。然后开始一样样地给母亲盘子里来菜,面对着这样一个母亲,脸上带着无比骄傲的面容。一顿饭,在小从和母亲的嬉闹间吃得别有感觉,看年轻美丽的小从,拥着那个老而丑陋的农村女人,那种无所顾忌的亲密亲近,心里忽然泛起一丝郝颜的羞愧。和小从的家庭相比,我这个来自小县城的身份要好许多,可是尽管如此,我还是一直没有邀请过父母来这个繁华的大城市。他们都是太普通的工厂工人,没有读过多少书,不太会说话,母亲还下岗了,有时去做钟点工……实话说,他们这样的身份,因为不够体面,让我不想摆到我今天的生活中。

而那个下午我看到渐渐沉默下来的,并不只是我自己。我知道开始起哄的那个男同事,一直羞于承认自己有个智力低下的哥哥。而那个刚上班不久的女孩,某天介绍来投奔她的落拓的姐姐说,是个邻居,眼神里的躲闪让人不忍揭穿。只有小从,她是那么骄傲她有一个大字不识,从来没有走出过那个村的娘。她不隐瞒她的存在,更不介意她的出现,正因为这样,这个太过平凡、有着不体面身份的娘,在我们眼中,也变得可敬可爱和美丽起来,让人羡慕,让人敬仰。

猜你喜欢

  • 哑妹

    因工作在外,已经很多年没到姨妈家玩了。前段时间国庆节放假,恰好休假路过,就备了份薄礼,顺便拜访了一下。一到姨妈家村口,我差点找不到去她家的路了。屈指一算将近十四、五年没有来过。最后,打听着路,才到了她家。敲开门,里边出来了一位中年妇女,头发

  • 书包丟了

    书包丟了,对一个学生来说可是-个天大的亊情。1955年初一下学期,我在五中上学,半天制。一天放学后,同学们自然要先疯玩一气。踢足球,五个人怎么分伙,有个同学是我们组长,他叫平原,他出主意,两人一伙,叫我当守门员。两个书包-放就成了大门。玩了

  • 雨中爱情

    天空忽然间下起了毛毛细雨,他和她走在蓝天坪的草地上,手牵手荡漾在雨中。雨滴滋润着她荷花美的笑脸,他们一起望向天边,甜蜜的笑着,对视着,忽而傻傻地笑着。这一天,雨给他们带来了浪漫,青春的快乐。他说:彤,你爱我吗?她笑着说:傻瓜,你难道还没看出

  • 不可否认,人都是有感情的,一旦相处的久了,难免生情,无论男女,也许这就是日久生情。情,可分为亲情、爱情、友情,但是无论哪一种情,都是美妙的,无与伦比的。但是,有的情,必须隐埋于心间,否则,适得其反,这种情感注定是无奈的,却又不舍的。一厢情愿

  • 生命的虚荣

    宋磊和肖丽是大学同学,当时在学校是大家公认男才女貌的一对,毕业后,当同学都为找工作忙的焦头烂额时,宋磊就已经直接被推荐到一家公司做设计工程师,当时大家羡慕肖丽好福气,肖丽也因此自豪着。两年后他们结了婚,到现在结婚5年,有个3岁的女儿,生活平

  • 牵挂

    我的家乡在偏远的山区,打工似乎才能弥补那许多学生的大学梦,可以看到好多高中生在月台上默数无奈与悲伤,他们的心理在期盼着……期盼自己吗?不是!期盼打工的父母吗?或许是吧!期盼以后的幸福团圆?我想肯定是的。可是我想那或许如同在烈日下期盼彩虹般艰

  • 储备儿媳

    随着儿子年龄一年比一年大,老李俩口子心里一天比一天着急,看着儿子的发小们一个接一个的告别单身,结婚生子,积极的有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老俩口整天唉声叹气,干着急。儿子从北大公派到美国哈佛留学,到现在已1年多了,这几年老俩口着实风光了不少,走

  • 徐文长的故事

    徐文长,也就是徐渭,出生于明朝嘉庆年间,是我们浙江绍兴人。这位徐大才子终生仕途失意,40多岁时精神分裂。 一次,他发起疯来,竟然把一根铁钉钉入耳窍,钉得整只耳朵鲜血直流,最后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还有一次发疯,他抄起一把锤子就向自己的肾囊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