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哑妹

哑妹

收录日期:2025-08-08 03:55:29  热度:10℃

因工作在外,已经很多年没到姨妈家玩了。前段时间国庆节放假,恰好休假路过,就备了份薄礼,顺便拜访了一下。

一到姨妈家村口,我差点找不到去她家的路了。屈指一算将近十四、五年没有来过。最后,打听着路,才到了她家。敲开门,里边出来了一位中年妇女,头发已半白,额头上的皱纹也层层叠叠,但是鹅蛋脸型,满口洁白的牙齿,让我一下就断定了她是姨妈。我喊了一声姨妈,她愣了一下,我说出了自己的乳名,她吃惊地“噢”了声,然后亲切地握住我的手,上下打量着,把我领进了屋子里。

这么多年没来姨妈家,她显然也是因为我的到来而感到非常高兴,于是便忙着择菜,切肉,烫酒。正忙活间,过来了一位跟姨妈差不多年纪的妇女。姨妈向她介绍了我,并说:“你看这孩子,多年不见,都变大样了,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了。”又问我:“你还认识这位大婶子吗?”我摇摇头。姨妈说:“你小时候不是经常到她家玩吗?这是春花她妈。”我惊了一下。眼前的这位大婶在我的记忆中要比姨妈年轻十多岁,怎么现在变得这么老了,我思忖着。姨妈又寒暄道:“这是邻居王婶。她家招弟,宝宝,还有你表姐,表弟,小时候可是经常在一起玩的呀!”王婶也忙点头答应着,又道春花家的孩子都已经五岁了,宝宝再过三个月也便结婚了。“是呀!过的真快呀!我家的孩子也都两岁了。”我插话说。“招弟呢?她现在呢?咋样了?”当说出这话后,姨妈朝我使了个眼色。我正纳闷,忽然听王婶唉了声,又苦笑了一下,然后对姨妈说:“外甥这么多年没来了,你抓紧时间照应一下吧!我家里有事先走了。”然后邀请我有空到她家去玩,于是便离开了。

姨妈让我到屋里坐下,并打电话让正在外干活的姨父回家陪我喝酒。酒席间,我便把对王婶的印象向姨父说了一下。姨父叹了口气,说:“你王婶家的招弟命苦呀!……”然后,姨父便不再提这个话题了……又问我这我那,我也不住地和姨父寒暄着。酒过半巡,我忽然记起了儿时,经常到姨妈家玩时的情景。姨妈村前有一条河,每到暑假,我便会来她家住上两个星期。于是姨妈家的孩子,邻居王婶家的三个孩子,还有村里的其他孩子们,便成了我最好的玩伴。王婶家的招弟,我印象最为深刻,因为她是个聋哑人,所以小伙伴们都不喊她招弟,而是经常很不礼貌地喊她“小哑巴”!

哑妹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三个孩子中,数她长的漂亮,又最为心灵手巧。可她有些小脾气,又特别倔强,有时候为点小事就爱哭鼻子。村里的小孩子由于不懂事,经常抢她用麦秸编成的小蟋蟀,她便在后面一边哭着一边嘴里“依依呀呀”的喊叫着。这时其他的小伙伴们便把小蟋蟀仍在地上,用脚踩踩,拍打着手,大叫着:“小哑巴,吹喇叭,滴滴答答吹喇叭,喇叭响,哑巴叫,哑巴长大了没人要!。”要是这时招弟的姐姐在场,便会骂他们,并伸手捡块石头去扔他们。五六岁的弟弟也会照着姐姐那样去做。有时候那些小孩仗着人多不但骂她们姐仨,还会把她们打着哭回家。我虽然年龄也小,但从来不欺负她们。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小河边捡了很多漂亮的小贝壳,给了招弟,并说:“招弟,以后要是有人欺负你,你和我说,我帮你打他们,然后把手攥成拳头状,在空中挥一挥。”又说:“要不我以后就不叫你招弟了,就叫你哑妹吧!谁说没人要你,等以后长大了,我就抬着花轿来接你,你就做我的小媳妇吧!”随后便笑咯咯地跑开了。那时候我不知道聋哑人是听不着声音的,她要是听到我喊她哑妹,尤其是那个“哑”字,应该又会哭了吧!而这时回想起当时的天真来,我那时还不到十岁,离现在也将近二十年了。

这时,姨妈端来了一大盘油炸小虾,我一看便知道是我小时候来姨妈家最爱吃的。记得小时候,经常和招弟她们到小河里抓小虾,然后让大人们给炸着吃。姨妈给我添了添酒,问了问我爸妈的身体状况,又和我闲聊似地说起了招弟的事。

招弟前几年考上了南方一所大专学校,由于在校期间学习优秀,年年得奖学金,再加上国家补助点,因此也没大花家里的钱;要不,她家里也供不起她上大学。我好奇地问道:“咋了?……”“唉!你王婶一家人真是命苦!就在招弟读大二的时候,你王大叔到镇上去卖菜,在村口的拐弯处,由于拖拉机好像刹车失灵了,翻到旁边的水池子里淹死了;车子坏了,白菜也扔了……当时招弟回到家,硬是不想上学了,可你王婶死活不愿意。说:‘再过一年就毕业了,无论如何也得读完,将来自己也有个吃饭的本领。’你王大叔死后,村里还专门为此事捐了款。在镇上开门头的张瘸子听说后,还专门到她家里给了两万块钱,说给招弟上学用的……”

这时,姨父接过话茬来了。说:“张瘸子这小子当时就没安好心,要不,招弟刚一毕业,你猜怎么着,竟上门提亲了。”你王大婶当时觉得张家对自己帮忙特别大,虽说他是个瘸子,但家境倒是宽裕,招弟早晚也得嫁人,过去后也能过个舒心日子……因此就答应了。可和招弟商量了之后,她硬是一口给回绝了……她妈又不能强逼她,于是就把话转给了张瘸子,谁知张瘸子一听火了,硬是逼着你王大婶还他钱。王大婶本来身体不大好,又因你王大叔买拖拉机、贩白菜的钱都是借的,因此机毁人亡,白菜也扔了,加上以前欠了几万块钱的债,还哪有钱来还他呀!最后只好无奈地逼着招弟和张瘸子成亲。

招弟从那之后,便没回家。就在去年冬天,她来信了,说在深圳一家公司上班,并寄过来还张瘸子的两万块钱,还说年底时候要领个对象回家。附带的相片上的小伙子挺精神,很招人喜欢。这可把你王大婶乐坏了:“心想本来就觉得这辈子亏欠招弟的,由于孩子自己争气,找了工作,这下又有自己心爱的对象了。”

你王大婶天天盼着年底的到来,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最后,不仅小伙子没来,连招弟也没来。原来小伙子老家是东北的,全家都是聋哑人,祖辈们是搞木材生意的,家里很是富裕,越是如此就越担心以后生个孩子也是聋哑人,因此便给小伙找了个正常的东北姑娘。这小伙起初也是不愿意,说山盟海誓地要娶招弟为妻,但是后来迫于家里的压力和考虑到以后后代的问题,也只好分了手。所以,招弟一气之下,连过年也没回来……

我问大姨:“招弟是先天性的聋哑人吗?如果不是的话,那样问题也不大。”大姨说:“她哪是先天性的呀!你知道她为啥叫招弟吗?”我摇了摇头。姨妈接着说:“你王叔叔的爹重男轻女,老传统、老封建,自己生了六个孩子,就你王大叔是个男孩,你王爷爷就希望抱个孙子,可春花是个女孩,后来又生了个女孩,你王爷爷叹了口气,喝上酒,含着泪,硬是步行着走了一天一夜,到了二百里之外的神庙里上香。庙里的和尚给了他几十道符子回家贴上,以至于全村人当时都到他家看,像现在参观的一样,你王爷爷一时也因此成了小名人;另一个做法就是使不满周岁的春兰,改名为现在的招弟,也就是招个弟弟来的意思。接着把三岁的春花放在家里,撵着你王大叔和抱着春兰的王大婶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亲戚家躲计划生育去了,但后来才知道是去了一个山洞里。可是谁想,有一次春兰突然发高烧,可你王大叔出去买米面去了,挺着大肚子的王大婶也不能背着一岁多的春兰去看病。半夜里,酒气冲冲的王大叔回家后,春兰已经昏迷不醒了,你王大婶当时看此情形,又气又恨,硬是提了半桶凉水,不顾挺着个大肚子,把你王大叔给泼醒了。你王大叔抱起春兰,一口气小跑着把她送到了一个卫生室。当时的春兰已经奄奄一息了,要不是遇到值班的老中医,用针灸上下扎了三十多针,恐怕春兰现在连个哑巴也不是了。第二年春天,你王大婶生下了现在的宝宝,而春兰就一辈子说不出话了……”

“听说宝宝要结婚了,要不我去拜访一下王大婶吧!”姨妈答应了。到了王大婶家,新房虽然不是很新,但却很漂亮。尤其是四壁的墙上,挂上了数幅巨大的已经装裱好的十字绣。上面绣着现今流行的《金玉满堂》、《幸福美满》、《八骏图》等。王大婶低声道,这都是招弟一针一线用两年多的时间绣出来的,起初信里说是等自己结婚的时候用,现在听说她弟弟快结婚了,就给寄来了……后来,我陪爱人到省城里,在一家商场里,看到了那幅同为《幸福美满》的巨幅十字绣,一问价,吓了我一跳,竟然八千多……

在回家的路上,我无语,只有泪流满面。我双手合十,愿上天多眷顾他们一下,并祝福苦命的人幸福一生……

猜你喜欢

  • 不是每个人都能玩鸟的

    成局长,现任某市某某县教育局长,成局长原名成旺财,成爸小时候家里穷,没念过书,当儿子生了之后,对于给儿子取名这件事情,感到十分头痛。正好一天经过村头的大富人家,听到院内不停地唤叫:“旺财,旺财,吃饭哩!”。因为富人家围墙砌得其高,成爸不得看

  • 智斗偷羊贼

    李桂英的丈夫外出打工了,勤劳能干的李桂英在家搞起了副业,养了几羊。没过多久,小羊变大羊,这几只羊被李桂英养的又肥又壮,村里人都夸她养的羊好。一天夜里,半夜准备起来上厕所的李桂英突然听到院子里有动静。她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只见一个黑影站在自己家

  • “清货”骗局

    刚来广州打工的那阵儿,工资较低,生活比较窘迫,每一笔消费都要仔细琢磨。那时,我住在一个叫上社的城中村,村上多住着南下的淘金者,小小的村子,竟有十几万的流动人口。城中村里也是热闹异常,不长的一段街道,商铺林立,行人如织。在街中心,有一个小型的

  • 俊媳妇和丑媳妇

    大清咸丰年间的河间城里,有一魏姓人家的两兄弟,一个叫魏宝忠,一个叫魏宝诚。“忠”“诚”二字虽然相衔,可他们不是亲兄弟,是堂兄弟。宝忠是堂哥,宝诚是堂弟,其实宝忠比宝诚只大16天。长相上,两个人就如亲兄弟一般,都堂堂正正,眉清目秀,一副书生样

  • 杀狗记

    刘家坪中学每到春夏之交就成了流浪狗的乐园。流浪狗沿街在垃圾堆里刨食,最后总能在刘家坪中学找到落脚之处。学校是封闭式管理,学生们平时难得出一回校门,那些流浪狗倒成了学生们的宠物,他们除了没法给流浪狗们一个窝处,平时一日三餐管饱,而且常常有营养

  • 我是侠女我怕谁

    五百元钱该怎么分配?一大早我就在那儿掰着手指头算计。房租加水电要一百八,吃饭要二百多,电话费要N元,还有上网费、打车费、日常生活费……对了,这个月我还许诺要帮奶奶买一件羽绒服呢!唉,真是头大,这点钱连我的生活费都不够,我还能顾得了谁?我的头

  • 戏说称谓

    蜀南多竹,因此也造就出黄老幺这么一类心灵手巧的“蔑匠。”什么竹筐、竹篮、竹凳之类,他都无所不精,因此在当地乡场上还颇有一点名气。当然那已是旧时的行当,眼下是不吃香了。话说那天赶场,黄老幺很快卖出了一大堆竹筐竹篮。之后便到“吉昌”米店买了二十

  • 哭泣的大海

    小山似的海浪黑压压滚过来。宝才和大喜一会儿觉得自己好象跌落在深渊里,一会儿又好象站在山峰上。好像有两个青面獠牙的鬼怪,狞恶地伸出魔爪,叉住了他们的喉管。他俩谁也不敢松开那块船板,只要有丝毫的松懈,海浪就会吞噬了他们。两个小时前,宝才和大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