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一块钱的朋友

一块钱的朋友

收录日期:2025-08-08 06:32:46  热度:7℃
买车后这么长时间里,只有一次我在车窗外见到过那个摩托佬。他依然静静地守候在公司大门旁一字排开的“摩的”队伍里。他也看见了我,朝我热情地点头微笑。这个时候,我看到他阳光下的白发仿佛多了些,有些晃眼。

他胯下的摩托曾经是我的专车。在这个工业重镇上,公司大门旁长年守候着长长一排的摩托车队。你一出门,排在第一的“摩的”就突突突飞快地点火,飞快地抢到你面前,再飞快地调过头恭顺地等候,其服务之好可评五星。

然而,对于我来说,出门后是一定要看看队伍中有没有我的那位朋友。如果有,他一定也在队伍中向我点头示意,我一招呼,他就会从队伍中呼地冲出来,取代已等在我面前的摩托佬。那个摩托佬见了他,一定会悻悻地回到队伍中,悻悻地熄了火,然后悻悻地等待下一个。我会又一次说:对不起,他是我的老朋友。

他显然与其他的摩托佬不同。一是他的年纪大,应该有六十岁了吧,二是本地人,身材相貌说话都有着明显的本地烙印,区别于其他那些年轻的外来的摩托佬。他的个头很小,我坐在他的身后可以透过他的头顶拥有广阔的视野,也可以在风中看到他的头顶飘动不少清晰的白发。

记得大约是在三年前,他在偶然一次拉上我之后,抄着广东普通话提出:我拉过你很多趟了,以后你就专坐我的车,只收两块钱,好不好?我明白这是一种竞争手段,但面对他那满脸的诚恳也乐于接受。对于我来说,坐谁的车都一样,而坐他的就多了一份人情,当然也可以避开那些抽烟、超速甚至头皮屑乱飞的摩托佬。

就这样,我们以好朋友相称,开始了我们一晃三年的风雨路途。有时候碰不上,下次碰上了还要落实一下等候的时间。我每次下车后都坚持给他三块钱,他坚决不收,说:讲好了的,只收两块。我说:我坐别人的车都是给三块,我也不能亏待你。他说:你是我的好朋友嘛!我说:好朋友更不能亏待呀!他就说不出话,脸上显出激动的神色,最后竟有些哽咽,说:你不要对我这么好!我受不了别人对我这么好!我说:没什么的,才一块钱的事,你就收下吧!

讲多了,他就收下。但每隔两三次,他就趁我下车后掏钱的功夫,飞快地跑掉了。他要信守他的诺言。而我又觉得亏欠,下次一定要在没下车前补上。就这样,推来搡去中倒是真的成为好朋友了。

坐车的时候,也问他哪里人,他说是另外一个镇的。也问他收入怎么样,他说一个月一两千块吧。有些时候他就自己说:昨天你下班怎么没看到我?或者说,我昨天一天就赚了三百块。最多的一句话是,“就是你对我最好了”,隔三岔五地说。

后来我们有了这样一次对话。

也是傍晚下班后,我坐上他的车。他说:昨天带一个人去番禺,回来的时候被一辆小车撞到田里去了。我很吃惊:伤得重不重?他说:就是小腿肿了,没事的,我知道。我说:你没有去医院看看?他说:那人说要送我去医院,我要了他六十块钱算了。我说:你要他六十块钱干什么?你这么大年纪,要去医院看看。他说:没事。我本来想要他100块钱,后来想想算了。

我终于忍不住:你这么大年纪为什么还要出来跑?他唉了一声,说:没办法。然后又下决心似的说:如果我不赌博,也不会这个样子!又顿了一下,他说:在九六、九七年,我开了两家服装厂,家里最少也有两千万!

我在他的身后大惊失色,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受我同情的这位摩托佬,数年前却是一个需要我仰视的千万富翁!曾经是千万富翁的他,如今开着“摩的”为着我的两块钱在大街上飞奔!

他看不见我的表情,继续说:我老婆也劝我,儿子女儿也劝我,都劝不住,没办法。停了一下,又说:有一个朋友比我还惨!他输光了,还向大耳窿借钱,又输光了,大耳窿到他家逼债,他不敢见面,躲到公园里,在一罐饮料里下了药,喝了。留下一张字条,说对不起家里。


猜你喜欢

  • 揭秘:明代土豪的日常生活有哪些

    奢靡之风遍江南有明一代,商业高度发展,嘉靖以来,工商业勃兴,许多人因此发财致富。当时的徽商以鱼盐为业,家中白银有上百万两,家产二三十万的不过是中小商人。而明初崇尚俭朴的风气逐渐消退,富豪们开始享受、炫耀生活。顾炎武评论说:“自神宗以来,黩货

  • 冰道运石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

  • 击石燕鸣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

  • 赵氏孤儿

    有一出古戏叫《赵氏孤儿》,演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其中就有两个人以生命为代价信守诺言的情节。春秋时候,赵国有个忠臣赵奢,遭到奸臣屠岸贾的诬陷,被杀了。临刑前,赵奢对他的两个门客程婴和杵臼说:“我死后,你们一定想办法保住我的儿子,日后让他为

  • 一日曝之,十日寒之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以用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

  • 司马穰直

    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军事家司马穰苴是一个信守军规的军事将领。有一次国君的亲信庄贾视察军队,不按规定的时间到达军营,司马穰苴依军令要将庄贾斩首。国君派人为庄贾求情,这个人未经允许就将马车驶入营门。司马穰苴就杀了此人的仆人和驾车的马,以示惩戒。这种

  • 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马绍良的人在朝中做官。他年轻气盛,自以为博学多才,满腹文章,经常在同僚面前卖弄自己,因此得罪不少人,皇帝对他的所作所为也时有耳闻。这天,皇上把马绍良召进后殿,闲聊几句后拿出一首诗对他说:“听说爱卿才学出众,且看这首诗写得

  • 开卷有益

    出处:宋.王辟之《绳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阀,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释义:“开卷”就是翻开书,表示读书。比喻读书有好处。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的时候,各地还存在着一些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