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如火燎原

如火燎原

收录日期:2025-08-07 16:39:36  热度:8℃

商汤原是夏朝的属国商国的国君。由于夏朝末代君主夏桀昏庸暴虐,荒淫无道,惹得民众抱怨不断,众叛亲离。趁此时机,商汤在贤臣伊尹的辅佐下挥师伐夏,推翻夏朝。商汤建立商朝后,将国都定在了亳。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迁都。

从商汤开始,王位传了二十代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王族内部的混乱及社会不安定局面,决定再一次迁都。但是他的想法却没有得到商朝贵族的支持,大多数贵族都贪图安逸,不愿意搬迁,都希望能够改变盘庚的想法。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甚至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人心不安。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罪恶是容易滋长的,正如燎原的大火。等它燃烧起来,连接近都不可能,又怎么可以扑灭呢?如果真到了这个地步,那你们可是咎由自取,不是我的过失!”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终于挫败了反对势力的阻挠。他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迁都到殷。在那里,盘庚励精图治,大力整顿朝政,从而使衰落的商朝开始复兴,人们生活逐渐殷实起来。以后的二百年里,商朝一直没有再迁都,所以后世又称商朝为殷朝或殷商。

经过数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商朝国都早已变成废墟。到了近代,人们偶尔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遗物,经反复研究,证明那里曾是商朝国都的遗址,就称它为“殷墟”。

在殷墟发掘的遗物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皿和兵器,种类繁多,制作十分精巧。同时发现一个名为“司母戊”的大方鼎,重量有八百七十五公斤,高一百三十多厘米,大鼎上下均饰以精美的花纹。出土这样大的青铜器,说明在殷商时期,冶金的技艺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盘庚迁殷之后,社会安定,商朝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人民可以专注于社会生产,因此才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礼器。

——《尚书·盘庚上》

【求解驿站】如火在原野燃烧。比喻声势很大,难于阻抑。燎,烧;原,原野。

【活学活用】到期不能“剿灭”,反而~,他们有些做封疆大吏的,轻则降级、削职,重则下狱、砍头。(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妙语点拨】盘庚迁都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如火燎原的决心和敢于冲破阻重重阻扰的勇气,以及不贪图眼安逸生活的忧患意识密切相关。这场变革之后,商朝在盘庚等的励精图治下,逐渐走向复兴之路,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不难看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变革有时候是不可避免地,也是非常必要的。国家可以通过变革朝前迈进,甚至呈现跨跃式发展。

猜你喜欢

  • 到底几口人

    请问您家里是几口人?”是一口人。”十一口?”不是十一口,而是一口人。”二十一口?”不是二十一口,其实一口人。”七十一口?不会吧?”不是七十一口,就是一口人

  • 猜测

    正在博物馆展出的古埃及法老的木乃伊突然复活过来,抓住路过的一位年轻美貌的女游客。人们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正巧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也在,只见他在法老耳边小声说了一句话,法老立刻放过那名貌似古埃及艳后的女子。事后,人们纷纷猜测斯皮尔伯格究

  • 听口令

    我们白天军训,夜晚睡寝室,下铺突然喊了声:向左转!”上铺应声落地。

  • 至尊穿越

    住校,晚上天气闷热,又没有电,于是把凉席铺到楼道睡。刚躺下就被蚊子编队围住。翻箱倒柜找出盘蚊香,点上放在脚底下,这才安然睡去。不到一个钟头,我被一声男人的尖叫惊醒,大怒,只见一人影哆哆嗦嗦地说:你、你铺个草席躺楼道里就够吓人的了,还烧炷香&

  • 天衣无缝的计划

    每个男人都想有属于自己的私房钱,不过现在的老婆都太厉害了,无论你把钱藏在哪里,她们都会找到,然后无论你如何解释,最终都难逃被罚没的结局,除了做检讨,还要被扣零花钱。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检讨之后,我痛定思痛,决定一定要想出一个天衣无缝的完美解决方

  • 鬼推磨

    城北刘家庄刘员外是方圆百里的首富,良田百顷,买卖遍布大名府、广府两地,凡新任官员,到任后均去拜访,畏其财富,日后公干给个方便。这年,一位姓卓新榜进士,奉御旨就职大名府尹,上任第二天,衙役提醒道:大人若要坐稳本府,须拜访刘员外。”

  • 谁唱谁猪八戒

    有一首歌,坑了大家十几年!不信你唱唱: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回想一下西游记里的分工:沙僧挑着担,悟空带路,谁牵着马?你牵着马啊?

  • 吹牛

    老张和老李在一起喝酒,老李说:前天,我在院子里捡了块石头,后来发现竟然是块陨石。”老张笑了笑说:这有什么?昨晚,我和老婆大吵了一架,家里的碗碟全被她从七楼阳台给丢了出去,结果”老李追问道:结果如何?”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