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李自成:寇性难改的“山大王”

李自成:寇性难改的“山大王”

收录日期:2025-08-07 20:33:38  热度:9℃

杀星转世

最根本的是土地兼并问题。朱元璋本人十分重视土地问题,他从地主和农民两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难题。他用法律手段禁止地主的兼并行为,同时通过“路引制度”使农民不得四处流动。

土地兼并是每个朝代都面临的问题,明朝也是如此。随着时间推移,土地慢慢向地主集中,尤为严重的是,明朝中期开始出现了太监直接管理、收税的皇庄(皇室直接管辖的田庄),这样就出现了大规模强占土地现象。明孝宗年间,只有4处皇庄,官田不到2000顷。到了明武宗的时候,皇庄增加到了36处,占地万多顷。其他皇亲国戚纷纷仿效。根据《明会要》记载,洪武二十六年,田地总数是850多万顷,到了弘治十五年,减至422万顷。这减少的一半,就是被皇亲国戚们兼并了。

这样一来,无数农民无地可种,流离失所。又因为明朝路引制度,这些流亡到外地的农民受到官府追捕,成了所谓的“流民”。土地少了,朝廷的赋税反而增加了。有田地可种的农民要负担更沉重的苛捐杂税,于是有田地的农民也开始大规模地弃田出逃,加入了“流民”的队伍。逃亡农户的赋税分摊在未逃亡的人身上,于是又引起逃亡,如此循环下去,“流民”越来越多。

偏偏这时接连出了几个昏聩的皇帝。先有荒唐的正德皇帝,继有20多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后有打破这个纪录的万历皇帝。以及热心做木匠、任由太监胡作非为的天启皇帝,当皇位传至崇祯时,国家已经糜烂,无法收拾。

陕西长期以来是社会矛盾的焦点。这里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徭役严重,加之连年灾荒,农民生活尤为困苦,阶级矛盾尖锐,常成为爆发农民起义的地区。

李自成小时候是有机会读书的,但是天生尚武的他,似乎对学业不太感兴趣。8岁那年,李守忠送李自成和李过去私塾读书。但是这两个人都重武轻文,不喜欢读书。有一天,李自成对好友刘国龙说:“吾辈须习武艺,成大事,读书何用?”这话说得很有气势,只是内里透着愚昧,想当初项羽也是这么说的。两人有着类似的品性,类似的经历,结局也有相似之处。

李自成如何走上了造反之路?史上说法迥异不一。不管真相是怎样的,官逼民反,应该是最根本的因素。纷争乱世,喜好武力的李自成自然不肯落于人后,动乱之中初显身手,而后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李自成最开始一无所有,只能依附于别人的势力,他前后共投奔了好几个领导者,但是都很快脱离了出来。毕竟,李自成想要自己成为一方之大,怎么能总是屈于别人之下。

王左挂起事较早,活动在陕北怀宁河一带,很快发展到三四千人。李自成觉得王左挂的势力较大,便投到他的军中,充当他手下的一个小头目,号称“八队闯将”。

崇祯三年(1630年),王左挂率众南下劫掠韩城,总督杨鹤率兵来剿,王左挂损失过半,便接受了官军的招抚。李自成愤然而去,投到不沾泥(张存孟)军中。但是不沾泥胸无大志,不能容人,李自成在那里只待了两三个月,便领着李过和自己的一小队人马投靠高迎祥去了。

这位独眼闯王逐渐从明末造反大潮中脱颖而出,从屡遭围剿,几度诈降,险遭剿灭甚至身边只剩18个部下,到后来建国“大顺”,一路北上摧枯拉朽,“所过无坚城,所遇无劲敌”,最后埋葬朱明王朝。但是他却在辉煌的顶点上骤然陨落,空做了仓促的41天帝王梦。偶然吗?必然吗?李自成给后人留下的是一份值得深思的问卷。

闯王双刃

历经起落,辗转四方。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无畏艰辛,一路杀过,常于绝处逢生机。但是,“破军星”的负面破坏力也不容忽视,“流寇”出身的军队,又会给贫苦百姓带来怎样的生死折磨呢?

崇祯九年(1636年)正月,高迎祥联合张献忠等人围攻滁州,守军拼死守城,火炮连发,农民军伤亡惨重,滁州城数日攻不下。此时,援剿总兵官祖宽率领数千辽东兵赶到,冲击高迎祥、张献忠农民军,农民军大败。

高迎祥牺牲了,李自成被众人推举为闯王。这时各部农民军接连受挫,不少农民军首领还投降了明军。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等人有勇有谋,在他们的协力围剿下,农民军的处境十分困难。上天会赐给李自成怎样的转机?

正当官军节节胜利之时,清兵却突破喜峰口,大举南下,接连攻占昌平、宝坻、房山等许多州县,直逼京师。这一年,清太宗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祭天地,受尊号,改元“崇德”,并遣兵内犯。崇祯皇帝急调卢象升等入援京师。这样,李自成等农民军身上的压力大大减轻。

猜你喜欢

  • 自相矛盾

    古时候,战士打仗常常用一种叫矛,一种叫盾的武器。矛的一头是锋利的尖,可刺杀敌人。盾呈圆盘状,十分坚硬可用来遮挡身体,防止敌人的矛刺中。传说,一天,一个人到集市上去卖矛和盾。为了让大家都来买,他举起矛,在路边高声喊:“快来瞧,快来看呀,我的矛

  • 蒲公英的娃娃

    嫩绿的草地上生长着一颗不起眼的蒲公英,她散开的绿叶子中直立着一根茎,茎的上面是个圆圆的缀满了毛茸茸种子的球,这些种子就是蒲公英的娃娃。一阵风吹过,娃娃们被风吹得左右摇晃。蒲公英高兴地说:“孩子们!快随着风儿飞走吧!他会带着你们去远方扎根。”

  • 松鼠备粮

    在一座大山的树林里,住着许多快乐的松鼠。秋天来了,一阵阵凉风刮得树叶沙沙作响,像雪花般落下来。此时,松鼠们也开始忙碌起来,它们要为过冬储备粮食。松鼠们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忙着采集松子、栗子、榛子等野果,然后又运进地洞里,用土埋起来。这是松鼠储

  • 有知识的小猪

    一只小猪懒洋洋地躺在猪圈里呼呼睡觉,可它被小杨小梅的背诵声吵醒,它瞄了瞄院子里的杨小梅,哼唧了一声,继续去睡。刚闭上眼睛,那些数字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钻进它的耳朵里。它只好哼哼唧唧地站了起来烦躁的猪圈里来回走着。嘴里嘟囔着说:“你们人呀!真是

  • 三个王子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三个儿子,名字叫亚历山大、亚历山二、亚历山三。有一天,国王骑马去打猎,他射光了箭囊里所有的箭也没有射中一只兔子。起先,他把这归罪于自己靴子上的鞋带没有系好,但在他弯腰系鞋带的时候,他第一次感到腰酸背痛,他想起了森林女巫

  • 月亮是怎么摘下来的

    从前有个国王,快到六十岁时才得了一位小公主,从此他便视小公主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这一年,小公主得了一种怪病,请遍天下名医都说治不好,这下可把国王急坏了。他看到躺在床上双眼紧闭的女儿,悲从中来,哭着说:“我的心肝宝贝啊,只要你能好起来,你就

  • 鲤鱼小姐的愿望

    那天清晨,妈妈指责当当成绩退步,当当觉得忍无可忍,就甩门跑到了楼下想透透气。天阴阴的,很冷,小区广场的喷水池已经很久没有换水,水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当当低头仔细地看过去,那点水里,居然有一条不大不小的鱼。真可怜呀。这么冷的天,要是池子里剩

  • 神灯的故事

    从前,有一户贫苦人家,他们天天以砍柴为生,但日子依然很贫穷,终于有一天,父亲支持不住,倒下了。但日子不能不过,于是,母亲便带领着孩子们上山砍柴,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但好景不长,母亲又得了一种罕见的怪病,整天躺在床上,孩子们为了给母亲治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