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天鹅之死

天鹅之死

收录日期:2025-08-08 04:18:10  热度:9℃

通上电之前,无论在哪里当皇上、国王或者法老,生活上不见得太有趣。好色的,后宫三千,也是精力有限,还老有大臣捧着奏折在外候着;贪吃的,据说宫廷膳食讲排场,绝大部分都是早就做好了,加热端上来,滋味索然。皇上国王们不约而同选择了两件事,体面娱乐:打猎和建园子。猎场,也往往是园子的一部分。

于是,中国有了阿房宫、圆明园,欧洲出了凡尔赛宫、枫丹白露宫。盖园子当然不是为了栖身那么简单,更不是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入君怀的纯粹审美,重要的是六王毕,四海一,得有新建筑,配上皇帝气势。

法王路易十四参观财政大臣官邸,发现竟比自己的宅子更大更美,一怒之下把大臣投入监牢,让大臣的设计师为自己画出凡尔赛宫。胡夫是个残暴的法老,希望死后两千年埃及都维持对陵墓的崇拜,就把自己那座金字塔,盖得最高最宽。

园子、宫殿、金字塔,都关乎地位与野心,都是统治者不着字的丰碑。但19世纪德国,出了一位皇帝,为了逃避权力,使劲盖城堡,他不懂政治,却醉心艺术,他的建筑成为今日迪士尼乐园睡美人城堡原型。

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希茜公主的表侄,18岁继承王位。厌倦宫廷的虚伪繁琐,懒理朝政。第一次看瓦格纳歌剧,竟至迷醉,终生不能自拔。登基第二年,强令瓦格纳离开慕尼黑到巴伐利亚,动用国库倾力资助这位音乐家。他还要为瓦格纳为自己构建梦境,梦里只有音乐和阿尔卑斯山间景致。

这个梦,就是新天鹅堡。初雪黄昏,高耸的塔尖愈发朦胧。天鹅堡之前,欧洲古堡强调防御功能,高墙连绵、窗户窄小、颜色多灰白。路德维希二世的天鹅堡,摆脱旧式专注美感,城墙变短,烟囱拉长,不对称楼梯设计,宛如童话仙境。

这建筑师太伟大了,城堡跟山融为一体!岂止山体,阿尔卑斯的春华秋实夏雨冬雪也设计进去。新天鹅堡望出去,移步换景,处处惊奇。堡内加冕堂遍地黄金,拱形廊柱,遥向伊斯兰风格致敬。歌剧大厅幽绿宁静,音效绝世。皇帝起居室床头,14个工匠用了10年时间完成。帷帐之内,黄金点点,将星空一并移植!

新天鹅堡尚未完成,路德维希二世已经规划另外两座庄园。巨额花销把国家推向破产边缘,政治决策失误,又令巴伐利亚丧失独立,人们暗地里称呼路德维希二世疯王。终于在他41岁时,巴伐利亚政府官员带着医生冲进天鹅堡,宣布皇帝精神失常。

第二天,皇帝的尸体在阿尔卑斯湖一艘船上被发现。路德维希二世登基前,巴伐利亚开始实行两院制议会,政府终结了君主的童话。

天鹅堡1868年兴建,延续十多年。差不多同一时期,世界的另一边,1886年中国慈禧太后借恢复昆明湖水操之名,重修颐和园。梁启超在《瓜分危言》中说,为振兴中国海军备三千万两白银,悉数充了颐和园的土木之用。数字精确与否,史家各有争论,但肯定足够置数艘铁甲舰,改变远东海上力量对比。

如果当年有人宣布慈禧是疯子呢喃喃对身边的欧洲朋友说。他们也许没听清,转而告诉我,路德维希二世动用的资金,最后计入他自己的年俸,在他死后,一直由他的家族偿还。

猜你喜欢

  • 滥竽充数的故事

    战国时候,齐国有位国君叫齐宣王。他喜爱音乐,特别喜欢听竽乐合奏。吹竽的乐队越大,他听得越起劲儿。 有个南郭先生,既没有学问,又不会劳动,专靠吹牛拍马混饭吃。听到齐宣王要组织大乐队的消息,就托人向齐宣王介绍,说是吹竽的高手。齐宣王很,请

  • 狼狈为奸的故事

    源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据说狼和狈是一类动物。狼的前腿长,后腿短;狈则相反,前腿短,后腿长。狈每次出去都必须依靠狼,把它的前腿搭在狼的后腿上才能行动,否则就会寸步难行。有一次,狼和狈走到一个人家的羊圈外面,虽然里面有许多只羊,但是羊

  • 乐极生悲的故事

    乐极生悲”是形容一个人快乐到极点转而发生悲哀的事情。乐极生悲原写为“乐极则悲”,出自《史记.滑稽列传》。以下是这个成语的典故:战国时期,齐威王是个喜欢彻夜饮酒的君王,有一年楚军进攻齐国,他连忙派自己信得过的使节淳于髡去赵国求救。淳于髡果然

  • 梁上君子的故事

    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争执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

  • 两袖清风的故事

    【典 故】 两袖清风(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一、 其实早在元朝文学家魏初的《送杨季海》一诗中就已出现了“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魏初,字太初,号青崖,著有《青崖集》五卷,曾任元朝中书省掾吏、监察御

  • 路不拾遗的故事

    故事一 唐朝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河北大名、邯郸一带),不小心把一件衣服丢了。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有人劝慰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那人听了心里话:这可能吗?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

  • 量体裁衣的故事

    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气很响,他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一次,御史大夫请他去裁制一件朝服。裁缝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问:“请教老爷,您当官当了多少年了?”御史大夫很奇怪:“你量体裁衣就够了,还要问这些干什么?”裁缝回答说

  • 买椟还珠的故事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 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 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