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匪师

匪师

收录日期:2025-08-07 07:03:42  热度:9℃

涞阳大土匪赵麻子运气极盛,砸窑绑票,砸哪儿哪儿响。几年前,压寨夫人翠儿又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赵麻子神气更爽,对这土匪种子倍加珍爱。当儿子长到五岁的时候,赵麻子对翠儿道:“得给儿子请个先生,教咱儿子识文断字。给我老赵家换换门庭。”便下山绑回一位教书先生。

先生姓张,名申,是个秀才。这张申虽然年轻,但一肚子学问,在村中开馆讲学,很有名气。

土匪儿子见到张申,咧开小嘴便笑。赵麻子道:“我儿子与先生有缘。”边说边请先生落座。这时翠儿把一大摞大洋码放在桌上。赵麻子说:“这是给先生的见面礼。”说着盯着张申的双腿道:“先生双腿修长,跑得肯定快,可再快也快不过我的枪子儿,信不?”说着拔枪朝门外“砰砰”两枪,两只山雀“扑啦啦”应声落地。

张申很讲职业道德,眼前的学生虽是土匪种子,但仍然教得极认真。赵麻子的儿子竟出奇地聪明,有过目不忘之才,只两个月工夫便背会了大段三字经。能碰上个好学生,做老师的自然也很高兴,张申慢慢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孩子。

张申教匪子,翠儿不放心儿子,便在门外偷听,竟也学了不少知识。张申发现后道:“夫人不妨进来听。”

翠儿便也成了张申的学生。

翠儿如花似玉,听先生讲课时目光竟辣辣地带火。见了这目光,先生的心便“突突”地跳了。翠儿字写不好。要先生手把手教。这手儿一贴,便传递了某种感觉,这感觉令张申心情激荡。终于有一天,趁匪子下课在外玩耍时,翠儿顺势倒在了张申怀里。翠儿告诉张申,她也是被赵麻子抢来的,是赵麻子坏了她的身子生了匪种,她恨透了那张黑麻子大脸。

一晃,张申在山上待了一年有余,与翠儿的感情也越来越好。虽然二人谨慎从事,但纸里包不住火。最终还是被赵麻子看出了破绽。

有一天黑夜,赵麻子带人去砸一大户的窑,翠儿便又与张申约会。其实,赵麻子砸窑是假,捉奸是真。下山没多久便悄悄返回了山寨。半夜,门被“哐”地一声踹开,赵麻子带着独眼“二当家”闯了进来。赵麻子往椅子上大大咧咧一坐,“二当家”忙点上蜡烛。

张申双眼一闭,只等死。

独眼“二当家”把短枪在手中“扑啦啦”转了两周对匪首道:“大当家的,先宰哪一个?”

翠儿牙一咬,道:“大当家的,冲我来吧,是我勾引先生。”

张申胸一挺,道:“不怪夫人,是张申的罪过,别难为她。”

赵麻子嘿嘿一笑,道:“好一对狗男女,临死还互相护着,麻子我心善,我就成全了你们。”说着把枪抵在了张申的脑门上。

张申眼一闭,道:“大当家的,我情愿一死,可你饶了夫人吧。孩子不能没有母亲啊!”

这话戳到了赵麻子的心窝。

赵麻子腮帮子突突抖动几下,旋即又嘿嘿笑了,接着手一垂颓然坐在椅子上,双目一闭,好一会儿才睁开眼,朝“二当家”一摆手:“你先出去。”独眼“二当家”迟疑了一下,悻悻地走出门。

赵麻子又愣了片刻,忽然“啪”地抽了自己一个嘴巴,自言自语道:“也罢,我老赵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一顶绿帽子就能把我压死吗?”说罢站起身走到张申面前,拍拍他的肩膀道:“秀才,带他娘儿俩走吧,远远地,别让我看见。”

张申和翠儿都疑惑地睁大眼睛。

赵麻子叹口气,道:“其实,我也是为了我儿子。当土匪终究没好结果。走吧,跟先生走。你们娘儿俩就安全了。”

张申和翠儿不知所措。

麻子匪首叹口气,道:“明儿我送你们下山,不然,弟兄们会难为你们。”

天明,赵麻子和独眼“二当家”送三人下山,三人刚要拐过山口,“二当家”便一枪把张申撂倒了。

枪声惊得山雀“扑啦啦”飞起来。翠儿倏地站住了。她惊愕地望望倒在血泊中的张申,痴呆片刻,忽然疯了般回身朝独眼“二当家”冲过来。这时,赵麻子的枪已顶在了“二当家”的脑门上,还一个劲儿地喊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二当家”扑通跪在地上,朝翠儿道:“大嫂,大哥打下这江山容易吗?不杀奸夫,大哥威信尽失,如何服众?要杀要剐全凭大媲发落。”

翠儿哭喊着抽打“二当家”耳光。赵麻子哭丧着脸。握枪的手一个劲儿抖动。他把枪递给翠儿道:“毕竟兄弟一场,我下不了手,你来。”

翠儿接过枪,擦把泪水,双手握紧枪柄,抠动了扳机,却没响,再抠,仍不响。赵麻子拿回枪,道:“少见,两颗都是臭子儿。天意,老二命不该绝。”翠儿瘫坐在地上。

赵麻子朝“独眼”屁股踹一脚,道:“厚葬先生,你给先生当回儿子,摔孝盆儿。”

翠儿和儿子被土匪背回了山寨。

“独眼”爬起来,朝赵麻子一挑大拇指,道:“大哥实在是高。除了奸夫泄了恨,又不遭夫人记恨,拉回了女人的心。”

赵麻子狠狠地道:“还不是为了我儿子,姓张的小子说得对。儿子不能没有娘,要不然,我让那奸夫淫妇一块儿见阎王。”说着,赵麻子手指一弹,那两粒臭子儿划出两道优美的弧线飞进了草丛。他朝“独眼”吩咐道:“明儿个再寻个先生来,只是要丑些。”

猜你喜欢

  • 小偷也怕表扬

    三国时,北海郡有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那天,他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赶路,毕竟岁数不饶人,走了一段路就累得汗流浃背,不得不停在路边歇息。这时,恰好走过来一个年轻人,看到老人辛苦的样子,就对他说:您这么大年纪,还挑这样重的担子,怎么得了呢?

  • 流萤之光

    生物学家捉来一只流萤。首先,他们小心翼翼地用镊子轻轻夹住这只流萤的两片又薄又小的翅膀,将它的翅膀用胶水紧紧粘在它的身体上,然后将这只流萤带进暗室,观察它的萤光。令人吃惊的是,这只流萤的萤光彻底消失了。难道流萤的萤光跟它的翅膀有关?生物学家怀

  • 印鱼背后的绳子

    印鱼是著名的海洋旅行家.它的背部长有椭圆形的吸盘.形状极像一枚印章,能牢牢吸住平坦的物体,因而得名。利用这一特长,印鱼就能吸附在海龟的底部.轻松地周游世界:到了食物丰富的地方,它就会自动离开,饱餐之后.再搭乘下一艘游轮”继续免费

  • 猴子觅果

    山脚下的树林里住着一群猴子,聪明的猴子阿三就是其中的一员。因为树林不是很大,猴子们总是因为野果的有限而饿肚子。有一天,阿三想到:在半山腰的那片树林也许会有果子吃。于是,阿三就和几只猴子一起爬到了半山腰。果然,因为到山腰里来采野果的动物比山脚

  • 蛤蟆攀高峰

    呆在墙角的蛤蟆,见电视上众多记者为从珠穆朗玛峰凯旋归来的登山运动员拍照留影,笑了。它想,自己整日在墙角吃蚊子、捕虫子,太不引人注目了,要是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岂不闻名天下。轻装的蛤蟆出发了。它每天爬啊,走啊,一路风尘,来到了西藏。生活在西藏的

  • 绿玉树应变

    很久以前,在非洲干旱的土地上,由于常年少雨,很多树木都枯萎了,几乎每年都有禁不住阳光暴晒而死去的树木。绿玉树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顽强地拼搏着。她知道,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想办法改变自己。于是,她首先变小甚至脱去了自己的叶子,就像一位少女脱去了

  • 翻越大山的蚂蚁

    一只蚂蚁对一只刺猬说:让我们一起爬过大山,到大山的那边看看大海去。”刺猬也想看大海,同意了蚂蚁的提议。蚂蚁就和刺猬一同朝大山爬去。爬着爬着,刺猬走出了好远,走累了,就在山坡上歇了下来。好长时间,蚂蚁才爬到刺猬的身旁,见刺猬歇着,

  • 蜗牛和夜蛾

    在河边,蜗牛和夜蛾遇上了。蜗牛和夜蛾都有个脾气,喜欢自我吹嘘。蜗牛说:我的特点是一生谨慎小心。我出门的时候,一边走,一边在路上留下路标。唉,出门就要步步小心,只有蠢货才乱闯乱跑呢!”夜蛾说:我的特点是一生追求光明。我到夜晚飞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