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弟弟,天堂里是否有大学

弟弟,天堂里是否有大学

收录日期:2025-08-07 22:49:09  热度:8℃

在我3岁那年,父亲患了一场重病,没挨多久便去世了。那一年,弟弟两岁,母亲从此没再嫁。

6岁的时候,母亲将我和弟弟一起送进了小学。从此,我和他形影不离。初中、高中,始终在一个年级。一个班,我们总是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1994年夏天,家里同时收到了两份大学录取通知书。全村都炸开了锅,我们一家人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是没兴奋多久,母亲便犯愁了。近万元的学费,对于我家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母亲卖了家里所有的猪、鸡、粮食,又翻山越岭东家西家去借,直到报到前几天,才凑了4000多元钱。

一天夜里,母亲把我和弟弟叫到一起,还没开口眼泪就流了出来:“娃儿啊,你们双双考上大学我很高兴,可是,家里这个经济能力,即使娘去卖血,也只能供你们一个人去念书……”

我和弟弟在一旁静静地听着,默不作声。许久,弟弟低声地说:“姐姐去。”我看了看弟弟,他的脸涨得红彤彤的,一副义无反顾的模样。母亲用衣袖擦了擦眼泪,没有作声。

我对母亲说:“还是让弟弟去吧,我始终是要嫁出去的。”我知道自己说这话有多么的言不由衷。上大学是我们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我做梦都想跳出“农”门。

弟弟说:“还是你去吧!我在家里多少算个劳动力,还能够帮娘下地干活,好供你读书。如果我去了,你们两个在家能够供我吗?”

争论了很久。还是没有结果。那个夜晚,外面很静,静得可以听见屋内每个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声音。

第二天,弟弟很早就起了床,他站在堂屋里说:“娘,还是让姐姐去吧,她上了大学,将来才可以嫁个好人家。”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屋里的每个人听得流泪。

我和母亲起床后,在桌上发现了一堆纸末——是弟弟的录取通知书,已经被撕得粉碎。他帮全家人做了最后的决定。

送我上火车的时候,母亲和我都哭了,只有弟弟笑呵呵地说:“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啊!”听他的话,好像他倒比我大几岁似的。

1995年。一场罕见的蝗灾席卷了故乡,粮食颗粒无收。弟弟写信给我,说要到南方去打工。

弟弟跟着别人去了广州。刚开始,工作不好找,他就去码头做苦力,帮人扛麻袋和箱包。后来在一家打火机厂找了份工作,因为是计件工资,按劳取酬,弟弟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是后来和他一同去打工的老乡回来告诉我们的。弟弟给我写信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的。

每个月,弟弟都会准时寄钱到学校,给我做生活费。后来干脆要我办了张银行卡。他直接把钱存到卡上去。每次从卡里提钱出来时,我都会感觉到一种温暖,也对当初自己的自私心存愧疚和自责。

弟弟出去后的第一个春节,他没有回家,提前写信回来告诉我们,说春节车票不太好买,打工返乡的人又多,懒得挤,而且春节的时候生意比较忙,收人也会相对高一点。我知道,他哪里是嫌懒得挤车,他是想多省点钱。多挣些钱,好供我读书啊!

弟弟后来又去了一家机床厂,说那边工资高一点。我提醒他:“听说机床厂很容易出事的,你千万要小心一些。等我念完大学参加工作了。你就去报考成人高考,然后我挣钱供你读书。”

大学终于顺利毕业了,我很快就在城里找了份舒适的工作。弟弟打来长途电话祝贺我,并叮嘱我要好好工作。我让弟弟辞职回家复习功课,准备参加成人高考,弟弟却说我刚参加工作收入肯定不多,他想再干半年,多挣一些钱才回去。我要求弟弟立即辞职,但弟弟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我不得不妥协。

我做梦都没想到,我的这次妥协却要了弟弟的命。


猜你喜欢

  • 王策改契文

    闵桥东乡有个姓徐的财主,他家有几十石种,出门不走别人家的路,用水不过别人家的田。他为人刻薄,坏点子多,当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徐二猴子"。在徐二猴家田边上有座牛车棚,是他堂兄弟徐老三家的。这车棚地势好,出水又方便。徐二猴日夜想谋占它,如果想

  • 小花脸的“豆腐干”

    小花脸有一张蛮有趣的脸谱:鼻子当中画上块四四方方的"豆腐干"。怎么来的呐?唐明皇欢喜看戏,还欢喜客串,宫里的文武大臣就个个学会唱戏唻。不光会唱,还会画一手的好脸谱。有一天,有几个大臣因为有事不能来参加,一台戏缺几个小丑没人扮,怎办呐?改天再

  • 水淹泗州城

    洪泽湖底下早先是泗州城。传说,是朱洪武登基后淹没的。朱洪武打到南京,作了皇帝,他要保万年江山,叫军师刘伯温造南京城。一造造到南门那块,造不下去了。怎么的?那块有个汪塘,土挑下去,"咕隆"一声,水一冒,没得了;再挑,"咕隆"一声,水一冒,又没

  • 三花脸和花旦

    以往,老戏班子后台,扮花旦的最不受人尊重,累了也不能随便坐,只能坐在放刀枪把子的木箱上。三花脸就不管了,高兴坐哪块就坐哪块,连戏班里忌讳最多的案板(放戏衣饰物的大桌板),他也照样一屁股坐上去。什么规矩唦?三花脸为大呗。原来,最早扮三花脸的是

  • 蝗娘娘看戏

    开先,只有一个戏班子,下乡唱戏没落地住,总住在庙里,庙里的真武大帝来气了,就到玉皇大帝那块告了一状,说戏班子太没规矩,连神都不敬重,要玉皇大帝除掉他们。那刻,唐明皇已经不在世了,他在天上晓得了这件事,心急火燎,连忙想了个主意,对玉皇说:"这

  • 斩女儿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叫梁王的小国之君,他有个独生女儿,名叫九女。梁王把她当作掌上明珠。梁王爱九女,更爱养蜜蜂。他在百花园里养了四九三十六窝蜜蜂,这蜜蜂不是养着采花酿蜜的,而是为了打仗作战的。这些蜂子平时跟普通的蜂子差不多,一旦出阵,便顿

  • 武生打巡捕

    这故事有好多年了。那时候,镇江江边是英租界,租界上有英国巡捕。说起巡捕,可横呐!他们对中国老百姓,要打就打,要骂就骂,跟他没得理讲。碰着他,就跟碰到煞神一样。有一回,苏北有个妇女,手里搀个小把戏,身上背个包袱,从江对面过来,打租界上路过。小

  • 乌金荡本

    兴化出了个高阁老。有一年,阁老回到老家祭祖。阁老的舅子有点疯疯傻傻的,见到阁老回家来就说:“阁老,你回来了,听说京城热闹,你几时带我去玩玩,看看皇帝老儿是个什么样子。”闷老说好的。呆舅子又问阁老几时动身,阁老回说几时几日上朝。阁老嘴上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