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剃刀侠

剃刀侠

收录日期:2025-08-08 07:12:54  热度:9℃

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正阳门外,已是相当繁华的集贸市场。几十丈高的城门楼子,威严如皇帝老子,注视着熙来攘往的人流。

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华热闹时间。

一匹枣红大马,上骑一员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像一股浪头把人流冲得七零八落。

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

这位蓝翎爷果然在一处最繁华的地方下马了。

小兵卒赶快接过马缰跟在后头,那蓝翎爷就摇着马鞭四处转悠。他盯上几个剃头挑子,就踅过来,在一个空位前站住。

显然这小子是要剃头或刮脸修胡子,当然一概是白活儿。

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赶紧躬身让位。那蓝翎爷也不搭话,将马鞭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空木椅上。

谁知那木椅早已破朽,加之这蓝翎爷体肥身重,木椅“咔嚓”一声就散了架,这家伙一个四仰八叉摔在地上。

这还了得!蓝翎爷火从天降,怒从心生,抓起地上的马鞭,劈头盖脸就向小师傅猛抽起来,直抽得小师傅满脸淌血,爹一声妈一声叫着,他才给两个小卒扶到另一个剃头挑儿前。

那挑子一头火正旺,铜盆里的净水正冒热气。

挑儿前一个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正在刀荡子上“哧哧”荡刀。

小卒就把蓝翎爷扶到木椅上坐好,催促老师傅抓紧干活儿。

到底是老马识途。瘦老头儿就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给蓝翎爷盘起辫子剃起来。那半寸宽极好钢口的红木短把儿剃刀,被荡得吹毛立断,直把藍翎爷辫子周边刮得油光锃亮,苍蝇落上都得打滑。

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有了睡意,就有小卒子过来用背托着头。老人就把刀板儿在睡脸上游动。

那剃刀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那蓝翎爷就“呼噜呼噜”睡。

脸刮完,瘦老头儿就拿白毛巾去挑子一头热铜盆里蘸个热毛巾,用手边试凉热边把毛巾蒙到蓝翎爷脸上。这是最后一道工序,热巾上脸,蓝翎爷就醒了。按规矩老师傅掀起毛巾盖住眼睛,轻松地在下巴和脖子处又找几刀,这才把热毛巾在胖脸上一擦,撤掉脖子上围的大毛巾,把蓝翎爷头一扶,小卒子就顺势把蓝翎爷扶起来。

瘦老头儿毕恭毕敬把手一张,说,爷您走好!那蓝翎爷就被小卒向枣红马扶去。

几个小卒把蓝翎爷扶上马。一个小卒问:爷,咱还去哪儿?

蓝翎爷不出声,小卒子就再问,还是不出声。

另一个小卒子就惊恐地说,别问了,你看咱爷脖子咋出血了?几个人就惊惧地去扶蓝翎爷。哪来得及,人从马上跌下来,头咕噜咕噜滚落一边,腔子里的血杀猪般喷射出来。

集市人就窃窃私语围观。

是剃刀侠……

人群里一句话提醒了小卒子们,就都抽刀去奔向那老剃头匠。

哪里还寻得人影。有人说,见了,从城门楼子顶尖儿,跳上大栅巷子房上,走了。

猜你喜欢

  • 坚守承诺的高尚之美

    光绪三年(1877年)6月有一户从外省逃荒的万姓人家,在湖北恩施市与建始县交界处有个叫大沙河的老渡口被当地崔姓等世居的乡邻宽容接纳了,并受其接济之恩,得以开荒拓土,安家落户。自幼深谙水性的万作柱,见家门前绝壁峡谷中的这个渡口全靠几只

  • 做一个幸福的职场人

    我的办公室结构简单,一个上司,四个兵”。这四个里头,有一个最与众不同,且叫她小A。小A能力未见得出色,最大特点是舍得做”——甭管可行性如何,小A经常给上司出点子;任何一件工作,她执行的

  • 特权,不是给你用的

    10年前,我是广告公司的普通职员,月薪1500元。那时候,我最羡慕的同事就是阿蓉,她不用打卡,不用坐班,更重要的是,她月入过万。从其他老同事的口中了解到,阿蓉是在这家公司刚创立的时候入职的。一家广告公司的横空出世,不仅需要老板有实力

  • 你的木桶能存多少水

    我经历了人生中作为招聘者的第一场招聘会,第一次坐在了发问的这一边。看着一张张殷切的脸庞,我的任务却是提出一堆让他们眼里的光芒收敛起来的问题。遇到一个女孩,说了一通自己的特长之后,我看着她的简历说:你说你会Indesign软件,可你连

  • 我凭什么沮丧

    老板的办公室在新加坡,我并不知道他来了台湾,更不知道总部其他同事也来了。电话中我没有多问,挂上后立刻换衣服。我知道:这是大事。二十分钟后我走进饭店咖啡厅,寒暄过后老板冷静地说:Tom,台湾分公司必须裁员。”我回想起半年前,进入M

  • 兼职是最好的试验场

    杨锐2007年考入西华大学,如今他已经成为大老板”了,他为什么进步这么快呢?原来他是从兼职走出来的,他先后做过20多种兼职,他因此被称为兼职王”。杨锐家在农村,经济条件比较艰苦,于是他一上大学,就想一

  • 晋升与培养

    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总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困惑和难题———青黄不接,公司总是招不到一些优秀的新员工,培养不起来几个优秀的接班人。比如,营销总监几年都招不来一个优秀的营销经理;而营销经理也是连续很长一段时间弄不来

  • 一周时间从试用到总监

    23岁的李芹珍,是武汉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大四学生,还没有毕业,她就被浙江某玻璃制品贸易公司招去了。可是当她报到时,她发现老板对她很冷淡,原来董事长并没有同意招一个专职平面设计的员工,是总经理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员,才选中了她。入职几天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