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防寒辣椒

防寒辣椒

收录日期:2025-08-07 11:23:16  热度:10℃

“铃铃铃……”闹钟响了。被窝里真暖和,柏迪在床上迷迷糊糊地赖着。冬天一到,被窝成了柏迪最热爱的地方,从被窝里出来的那一刻,能拖就拖。突然,柏迪身上的被子被一把掀开,是大嘴爸爸的声音:“小子!迟到了!快起床!”唉,果然,今天又迟到了。

天气一冷,柏迪上课迟到的次数变多了,人也变得懒洋洋的。伽马老师已经下了最后通牒,再迟到,就罚他把全校的教室都扫了,然后再绕着操场跑上二十圈!

一放学,柏迪就去找面具婆婆。面具婆婆正在屋后的小园子里忙着。说来奇怪,大冬天的,面具婆婆园子里的植物却都还像夏天一样茂盛,而且里面的植物千奇百怪,看不出是个花园,是个菜园,还是个果园。

“婆婆,问你一个问题!”柏迪从篱笆外探进头来。“小心别把我的牵龙花藤压坏了!”“有没有办法可以治早上起不了床,或者,有没有办法可以让人一到时间就自动离开被窝?”柏迪绞尽脑汁地形容自己的问题。

面具婆婆连眼皮都不抬一下,手起手落,“刷刷”两下。一个新鲜的红辣椒扔到柏迪的怀里,或者说,一个长得像红辣椒的东西。“这是什么?”柏迪问。

“防寒辣椒。”“防寒辣椒?”“哼,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怕冷,天一冷就变懒,所以才总想赖在被窝里。”“哦,那么这个辣椒怎么吃?会不会很辣?一次该吃多少?”柏迪急忙问道。

“很抱歉,我没法回答你。我怕辣,这辈子从来没吃过辣椒。这株防寒辣椒树是我祖母种的,浇热水长大的。你吃了之后,回来告诉我效果。”面具婆婆正在写一本魔法园艺书。

晚上,钻进被窝前,柏迪小心翼翼地啃了一小口防寒辣椒。不算辣,有些甜,味道像萝卜,又有点像洋葱。身上好像、仿佛、似乎暖和了一点,但也可能是心理感觉。唉,不管了,好困啊。柏迪把辣椒放在枕头边,呼呼地睡了过去。

柏迪梦见自己躺在沙滩上,太阳暖洋洋地晒在身上。柏菜在跳夏威夷草裙舞,手里摇晃着铃铛,铃铃铃、铃铃铃……铃声越来越响。是闹钟!柏迪睁眼一看,床上空荡荡的,被子被踢到了地上,身上却一点也不冷。防寒辣椒还真管用!

不愧是哥俩好,苦瓜第一个发现柏迪今天有些不对劲:不但早早就到了学校,而且脸上红扑扑的,好像刚跑了马拉松。

一进教室,柏迪就把外套给脱了,还咕噜噜倒了一大杯水喝。请注意,是冰水。

“嘿,柏迪,你今天早上跑步上学了?”苦瓜好奇地问。“哦不,我走过来的。不过可能走得有些快,所以有点热,呵呵。”柏迪用手当扇子,不停地扇风。

有这么热吗?苦瓜满腹狐疑地走开了。

上课进行中。“老师!柏迪生病了!”柏迪的同桌阿噗突然举手。大家眼睛都转向了满头大汗、满脸通红的柏迪。“我、我没生病,我只是吃了辣、辣椒。”这么多双眼睛看着,柏迪一着急,说出了原因。

伽马老师摸了摸柏迪的额头——烫的。“发烧了!快,把柏迪送到校医室!”伽马老师和阿噗一人一边,扶起柏迪就往校医室跑。

好不容易等到下课,苦瓜一溜烟跑进了校医室。柏迪正在打吊针,护士小姐从地上捡起被子,重新给柏迪严严实实地盖上,“柏迪乖啊,别踢被子,发烧就要捂汗。可怜的孩子,烧得净说胡话。辣椒上火,等病好了,随便你吃多少。”

看到苦瓜,柏迪就像看到了救命稻草。“苦瓜,快救我!去找面具婆婆,她给的防寒辣椒我吃多了,医生以为我发烧了,给我打针呢。其实我没生病!”

半小时后,苦瓜拿着一个水壶跑了进来。“这是面具婆婆现煮的‘凉瓜水’,喝了就好了。”柏迪接过来一饮而尽。“这是什么玩意儿,苦死了!”柏迪被苦得直翻白眼。

“其实就是防暑苦瓜熬成的汁儿。”

防暑苦瓜?苦瓜嘿嘿一笑,“夏天的时候,面具婆婆也给了我几个防暑苦瓜,吃了之后,多大的太阳都不觉得热,凉快极了,和你的防寒辣椒正好对着干。”

猜你喜欢

  • 她们是母亲

    青海平安县寺台乡窑洞村王生花有两个小孩,丈夫中风后,全家的担子便压在她一人肩上。家里原有两头骡子,卖了一头,换回600块钱,给丈夫看病。丈夫的病情 刚有好转,另一头骡子却丢了。王生花饭也没吃,就钻进大山去找。“一定要去找骡子吗?”王生花说:

  • 母亲的祈祷

    叶卡捷琳娜是农奴的女儿,有过三个孩子和一个丈夫。当她快满40岁时,她已经只剩下最小的一个儿子了,这个儿子叫索索。她从事着一份让她骄傲满 足的职业:裁缝。叶卡捷琳娜是一个裁缝,终生都在为格鲁吉亚的穷人们缝补衣裳。但是她的儿子却不喜欢穿她缝制的

  • 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生操劳的母亲,从没有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的终点时,她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儿子王一民展开的地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画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王一民不明白母亲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

  • 最浪漫的事

    爷爷今年九十岁了,奶奶今年八十岁了,他们的婚姻至今业已有六十三年之久了。然而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并没有使他们的感情变得淡薄,相反从他们日常生活一些细微的事情中,甚至是他们彼此对视的一个眼神中,都会令人想起与温暖和爱意相关的一个词——相濡以

  • 17年寻母记

    “娘,我们找你找得好苦呀!”7月7日,广平县东张孟乡南张孟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哭声一片,67岁的老母亲贾书梅在离家17年后再次踏入家门,儿女们喜极而泣。那一刻,闻讯而来的乡亲们也感动得热泪直流,“17年啊,班家兄妹寻找母亲的这份执著和孝心感天

  • 义工之死

    第一次去尼泊尔登山途中,我遇到一个香港大男孩,那是我最早接触到真正的义工。他在香港工作,攒够钱便辞职,去喜马拉雅山区教英文,钱花光再返港做工,如此已是多年。在尼期间,我也认识许多这样的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美国义工托马斯,在山区工作已近3

  • 一不小心 千古吟唱

    一个人无意中进入诗并不难,难的是进入一首名诗。最重要的,肯定是机缘。比方说过去,有一名弹琵琶的歌女,在行业内部,也曾名噪一时,年纪老大后,只好草草嫁给一个没文化的土大款,婚姻也不幸福。偶然的一个秋夜,老公出去经商,自己在船上弹琴,排遣寂寞,

  • 失踪的母亲

    一母亲走的时候,是痛苦的,还是平静的?意识是混沌的,还是清醒的?她有恐惧吗?母亲还活着吗?她真的不在人世了吗?母亲至今没有下落。我不厌其烦地审视自己的身体,这是母亲失踪的那个年龄的身体。摸摸自己的身体,感觉妈妈的肉长在我的骨骼上,腰腿酸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