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收录日期:2025-08-08 04:48:42  热度:9℃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生操劳的母亲,从没有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的终点时,她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儿子王一民展开的地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画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王一民不明白母亲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方,但母亲迫切而强烈的心愿、充满渴望的目光,激励着王一民出发了。

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塔河,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考虑到母亲身体不支,王一民打算返回家乡,以使母亲“落叶归根”。

两年多里,寒冬酷暑,冰雪暴雨,还有母亲“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种种路况和心绪,王一民都挺了过来,而且他为自己能和母亲在一起走这么多路感到无比荣幸。

一路上,王一民的行动也引来记者的访问、电视台的镜头、陌生人的好奇,面对这些始料不及的关注,王一民也会觉得慌张、惊恐。但他收获更多的,是无数好心人的及时收留和援助。“世上的人把母亲和我的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也有人称之为‘夕阳中的微笑’。”当王一民带着母亲返回家乡时,受到了家乡人的高度赞扬。

“人们把我抬到高高的位置上,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不能尽孝是理所当然的。”但反复测量走过的路,回想路上的种种,王一民也觉得,“我们的旅行几乎是个奇迹”。

王一民说,我之所以能忍受所有的痛苦,是因为我必须遵守与母亲的约定,这是我能献给母亲的最后的爱心。

他的事迹越过国境,传到了韩国。韩国作家俞贤民先生在中国考察期间,经过百般周折,最后见到了王一民,二人相谈甚欢,于是有了一本真实的书:《我要陪你去西藏——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猜你喜欢

  • 六头牛和一条扁担

    秦财主是做牛贩子生意的,家里有钱,不愁吃、不愁穿,但他的儿子实在不争气。秦财主的儿子叫秦树宝,都快二十了,还整天游手好闲,除了遛狗、斗蛐蛐外,什么都不懂。这天,秦财主一回到家又埋怨起他老婆:“都是你养的好儿子,什么都不会做,这样下去,要是有

  • 婚姻没有下嫁

    在我的老家,四十多岁的城市姑娘嫁到农村是特别罕见的事儿。那些年,农村人拼命地往城里钻,碰到这样一个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往农村走的姑娘,也是让人跌破了眼镜。而这偏偏出现在我家。我的表婶是个城市姑娘,二十多年前嫁给了我的表叔。据说,那年,表婶的家里

  • 折痕是心里的暖印

    前些日回老家,夜里睡不着,我忽然想起曾经收藏的一些旧时之物,便开始翻箱倒柜。发现有一沓老照片,我便逐一看去,有我成长中每个年龄段的留影,更有许多黑白照片,画面已经泛黄,承载着更久远的岁月记忆。蓦然,一张照片引起我的注意,依然是一张黑白照片,

  • 爱,是一生的职业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源于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女人。她是一名律师,在那个小县城中,她小有名气,年纪轻轻就接连打赢了好几场高难度的官司,成为业界人士谈论的话题中心,人们暗地里都称她为“女强人”。正当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却做出了

  • 美好婚姻需“冬补”

    我和老公是在去年春天结的婚,1年多的时间我们的婚姻就失去了新鲜感,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常常是各忙各的事,夫妻间的语言简练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进入冬天之后,平淡乏味的婚姻更让我感到窒息,相顾无言的沉闷让我觉得再不想办法激活婚姻,夫妻感情怕会越来

  • 生活中的职场哲理

    又到年关,刘金燕任尚智广告公司的策划经理已经期满一年,眼看就到续约期,她不由陷入焦虑之中,是去是留?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工作也屡遇挫折。加粉丝还是加牛肉前一段,嘉家家具卖场的徐经理对刘金燕他们提供的策划方案提出质疑,说店庆活动惨遭失败,顾客对

  • 脱衣雪冤

    清朝乾隆年间,河南信阳府有家福瑞祥茶行,是百十年的老字号。茶行老板叫黄益德。这年,各大茶叶产地闹虫灾,茶行大量缺货,福瑞祥也不例外。眼瞅着一钱银子一两的普通茶叶,能炒卖到五钱、十钱,自己的茶行却无茶可卖,急得黄益德团团转。这天,福瑞祥刚开门

  • 清明时节吃苦菜

    隋朝时候,永州城里住着一个叫婉秋的姑娘。她从小跟父亲学习医术,还不到十八岁,却已经能看很多病了。婉秋不但长得好看,心肠也好,如果穷人来拿药看病,她就不收钱。逢年过节,她还会给穷苦的乡亲送些米面。这年冬天,婉秋和邻家小伙子鹦哥从山上采药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