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大哥的爱

大哥的爱

收录日期:2025-08-08 05:02:08  热度:11℃

我的大哥是一个极其平凡又普通的人,识字不多,话也少,但心地善良,从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可以看出身体虽然柔弱些,但骨子里有一股不屈的韧劲,在我们村是孝顺、勤劳、教育孩子“三出名”。

大哥和大嫂结婚后,他们考虑到上有老下有小,暂时不要孩子,把全部精力放在勤俭持家上,照顾爷爷奶奶、父母亲和我们兄弟姊妹。一直到了第四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才出生,相隔两年后,第二个孩子出生,后来又有了第三个孩子。家里的人多了,生活很困难,父母曾提出,怕连累他们,还是让他们分家出去。但大哥不同意,他说:“现在兄弟和妹子们都在读书,爷爷双目失明,奶奶年老多病,我们还是再坚持几年,等兄弟姊妹们长大了再说。”就这样,等我毕业参加工作,他们的孩子已经到读书的年龄了才分家出去。

分家后,大哥大嫂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两年后,他们有了积蓄建了新房。刚分家出去的五年中,大哥每年收入上万元,加上三个孩子听话,在学校成绩也不错,一家人生活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刚进入春耕大忙时节,大哥大嫂到山上做活计,当天晚上,大嫂就得了病,送到医院检查,结果是肺癌,对一个人而言,绝症就是死亡判决书。但为了一线生的希望,大哥领着大嫂到处寻医求药,一年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负债累累,大嫂的病还是不见好转。看见大嫂病成那个样子,村里的人劝大哥:“两个儿子可以继续留在学校,那个姑娘是迟早要泼出去的水,就叫她回来帮你做活计算了。”无论人们怎么说,大哥就是不肯,不久,他的大儿子考进省属一所中专学校读书,大女儿也上了初中,小儿子在村完小住校。大哥整天服侍大嫂,布谷鸟叫得欢,催着大哥去地里干活,可他只能陪着大嫂,望着外面的天,欲哭无泪。大嫂一病就是两年,在这两年里,大哥对大嫂不离不弃,悉心照顾,自己学会了打针,学会了刮痧、针灸等技术。为了给大嫂治病和供孩子读书,他咬紧牙关,始终没有哼过一声苦,没有埋怨过大嫂一句。

在一年的農历三月初八,那天早上,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被病魔折磨了两年多的大嫂带着对这个美好世界的无限眷恋和对孩子的无限牵挂离开了这个世界。听到消息后,三个孩子都从学校先后赶回来,面对这个不能接受的现实,他们扑到母亲的身上哭得死去活来。大哥一个个把他们劝住,连说:“不要哭,我还在呢……”他那干涸的眼始终没有掉一颗眼泪,有人说,大哥的心是石头做的,孩子哭成那个样子他一滴眼泪都不淌。

安葬完大嫂的第二天,大哥又说服孩子赶回学校。望着孩子们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山野中,大哥这才慢慢蹲下,在崎岖的山路边失声痛哭。这时大家才明白,为了稳住孩子的心,大哥是在克制自己悲痛的心情,默默承受着别人不能承受的苦,忍受着别人不能忍受的痛。

大嫂去世后,大哥一个人在家养鸡养猪和盘点庄稼供三个孩子读书,每个月至少要千把块钱,我也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每个月省吃俭用,自觉寄点生活费给在昆明读书的侄儿,以此来减少他的负担。有一次我回家,听母亲说,大哥每次送钱给孩子都舍不得花两元钱坐车,舍不得在街上吃一碗卷粉或米线,包着冷饭去,饿了抓点冷饭吃,渴了跑到山沟喝点山泉水。听到后,我心如刀绞,自此之后,每次在街上遇到他,都会强行带他去吃点东西才让他回去。

大哥向来是很节俭的,恨不得一分钱掰作两分用,平时舍不得为自己增添一套新衣服,在他最困难的那几年,基本都是靠我的旧衣服“救济”。有一年,他的大儿子在外地结婚,我和大哥乘座了六七个小时的客车去参加,他一路晕车,好不容易来到一个小客栈停车休息吃中午饭,他什么也吃不下去,我怕过后他肚子饿,买了两个馒头和一瓶水给他。等第二天返程回来的时候,半路上,我突然见他在吃东西,问他吃什么,他说吃馒头,我惊讶:“是昨天的馒头?”他说:“是,丢了可惜,留着想吃时吃。”我埋怨了几句,看到我的凶样,他瑟瑟缩缩把捏在手里的馒头装进塑料袋,然后轻轻放进旁边的垃圾桶。顿时,我的心有说不出的酸楚,慢慢自责起来。大哥虽然节俭却不抠门,一年春节将至,村里一位堂兄弟因借高利贷被债主逼得无奈,上有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和多病的母亲,下有儿有女,如果不把这笔高利贷还清,一家人都不会得到安宁。他找到大哥帮忙,大哥二话不说把卡上的钱都取出来借给他,过后自己却拉着玉麦到街上卖买年货。

时间过得真快,就像流水一样让人抓也抓不住。现在,我们兄弟姊妹各奔东西,大哥的儿女也已经全部长大成人,都在外面为生活而奔波。老家就只剩下大哥和新的大嫂了。每到过年过节,他都会提前一一打电话给我们,叫我们都回老家聚一聚。每当回家看到那间发霉的老屋,还有大哥脸上不断加深的皱纹,好像又听到了父母亲的谆谆教诲,让人无法释怀。

每次回家过节,除了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大娘、二娘、大姑爹、二姑爹和大哥前妻及现任妻子的老人都会来。看见大哥大嫂忙上忙下,曾私下悄悄跟大哥说:“这几年大家的生活好了,都不渴求吃这么一顿饭,是不是以后少喊几个,自己也可以轻松些。”大哥半天才回答:“现在老人都过世了,我是大的,有责任撑起老人们的志气,让大家感受‘家’还在,大家都来我就高兴。”去年的端午节,大哥前妻的叔叔也来了,在我的面前,他竖着大拇指跟我说:“我的侄姑娘虽然去世了,但我的侄女媳是这个呢!”

大哥的爱是最纯真的,是对我们兄弟姊妹的无限关爱,也是对长辈们的真情孝敬。父母亲虽然驱驾祥云远离了我们,但“长兄如父”,有大哥在,我们就会感到温暖,就不会迷失家的方向,就会有回家看看的念想和期盼。

猜你喜欢

  • 媚眼如丝

    一若有谁说杜墨儿艳若桃李,妖若蛇蝎,我必要笑他不是已经爱上,就是存心鄙薄。不错,杜墨儿是个妖艳的女子。纤细而又丰饶的身体,是适合裸泳的黄金比例;惊心动魄的齐腰卷发,是天生卓异的锈锦红色;高高的悬胆鼻,含珠的元宝唇,是女神一样的娟秀静好,但是

  • 一个乘客的航班

    圣诞节后的一个白雪皑皑的日子,我又来到阔别三年多的小镇纽芬兰。小镇位于加拿大北部原始森林的边沿,仅有几条单调的街道,数排低矮的房屋,然而在地广人稀的加拿大,这巴掌大的小镇,可是通往林区腹地的交通要道。小镇虽然偏僻冷清,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假如你不曾养育我

    小时候她过得很快乐,备受两个哥哥宠爱。虽然家在农村,5岁学做饭,7岁开始放牛打猪草,父母从来没给她买过好看好玩的玩具,甚至连外套都是哥哥们穿旧的,但是过家家,玩水,爬山,无拘无束的农村生活一样给了她快乐的童年。在她家乡,同龄的女孩都基本都只

  • 挫败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冯小刚是一个出身贫寒的苦孩子,爱好画画,曾考上电影学院美术系,但限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得不放弃。他拼命考上军区文工团,得以继续画画。离开文工团后,经过一番周折,他进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做美工。工作之余,他老爱追着编剧问怎么创作剧本,怎么塑造人物

  • 不锈钢订书钉

    二战期间,德国训练了大量特工,通过空降潜入苏联境内。这天,苏联克格勃抓捕了一名可疑人员,此人自称是电气工程师,但克格勃认定他是德国间谍。克格勃官员苏科洛夫查看了他的身份证和工作证,没有发现问题;请来专家和他谈电气方面的事情,此人也对答如流,

  • 小柔

    二月,莫生和小柔坐在咖啡馆里。小柔穿着黑色的风衣,黑色的直筒长裤,莫生以前从未见过她穿黑色。他感觉小柔有点陌生,因为小柔喜欢红色,也适合红色,总是一身红。莫生还记得第一次看见小柔,她穿着红色的双层摆雪纺连衣裙,美得不可方物,艳得不可思议。他

  • 给他一个疼你的机会

    芳离婚了。这个消息对我来说实在是太意外了,因为我们几个老同学都知道芳很能干——她把家里布置得很温馨,单位工作也干得很有声色,和她比起来我们都觉得自己逊色不少呢。这么一个优秀的老婆,她的老公怎么会舍得不要她了呢&mid

  • 四十六块四毛钱

    在几年之前,我还在市供暖的公司上班,负责收取供暖费。我们这座北方小城,一到冬天,如果不通暖气,冷得似乎连空气都能结成坚冰。那年冬天来得特别早。天气冷得不得不开暖气 。一天下午,在窗口等待缴费的居民排成长龙,我注意到一个男人,总是在轮到他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