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畲嫂舍子救曾志

畲嫂舍子救曾志

收录日期:2025-08-07 21:20:36  热度:10℃

1934年秋天,闽东苏区福霞中心县委书记曾志,成功地组织了福安甘棠农民暴动和宁德盐场盐工暴动,轰动全省,国民党反动派当局惊恐万分,立即调动5万部队,赶到闽东围剿红军游击队,并扬言要活捉“女匪首”曾志,斩草除根。

曾志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昼伏夜出,不断地转换躲藏地点。当时的闽东苏区,大部分村庄都处在高山密林、人烟稀少的地方。此时的曾志虽然只有23岁,但为了逃避敌人的追捕,整天东躲西藏,身体极其虚弱,患上了当地百姓称为“打摆子”的疟疾症,身体忽而高烧如炭火,忽而发冷似冰霜,原本瘦弱的身体被病魔折磨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由于缺医少药,加上反动派频繁围剿,无法接受正规医院的治疗,大家眼看着曾志的身体,每天都在冰火之中煎熬,心急如焚。于是,闽东特委研究决定,把曾志秘密转移到设在霞浦县盐田乡栖圣寺内的红军医院。曾志住进红军医院时间不到5天,因闽东红军独立团内出了叛徒,栖圣寺红军医院地址暴露,闽东特委立即把住在红军医院内的伤病员分散转移,曾志被转移安置到距离栖圣寺红军医院30公里外,一个处在高山密林中称作小竹坑的畲族山村。接收她的户主叫蓝荣妹,28岁,是村里妇女会的会员,她的丈夫参加了红军,有一个两岁大的男孩。虽然蓝荣妹只比曾志大几岁,但对住在她家养病的曾志却象慈母般地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为了让曾志早日康复,蓝荣妹把家里仅有的一只喂养多年、能生双黄蛋的老母鸡给杀了,熬成鸡汤让曾志滋补身体。

一天清晨,浓雾弥漫着树木葱郁的小竹坑村。突然,从村口传来放哨的赤卫队员的喊声:“敌人来了,敌人围剿来了,大家快跑啊!”

蓝荣妹清醒地意识到,这次敌人大清早突袭小竹坑村,肯定又是因叛徒的出卖,走漏了风声,他们就是冲着“女匪首”曾志来的。时间紧迫,不容蓝荣妹迟疑,她马上到堂屋摇篮里抱起还在熟睡的孩子,放进布袋,背在背上,又迅速地走进里屋,扶起身体还极其虚弱,步伐蹒跚的曾志,从自家后门的竹林迅速地向后山的原始密林走去。刚跑出百来米,快接近密林时,蓝荣妹身后的孩子,突然惊醒地“哇哇”大哭,而曾志也因身体虚弱,一个踉跄摔倒在地,昏迷了过去。蓝荣妹定了定神,迅速瞄了一眼村里的情况,只见围剿的敌人已进入村中,正在四处搜索。敌人好像也听到孩子的哭声,正往山上张望。想不到蓝荣妹背后孩子的哭声却越来越大,越来越尖锐,曾志也被孩子哭声惊醒,她用极其微弱的声音对蓝荣妹说:“不要管我,快背着孩子往左边山垭跑啊!”曾志的话,给了蓝荣妹一个提示,她迅速把背后还在大声哭着的孩子,转到前胸抱着,飞速往左边山垭的一条小路跑出十几米远,把孩子藏在路边草丛中,任凭孩子手舞足蹈、声嘶力竭地哭叫,然后又迅速跑回原地,背起又昏迷过去的曾志,快速地往右边一个没有任何路径可寻的密林中跑去。

原来,蓝荣妹用的是调虎离山计,利用自家孩子的哭声,把敌人引诱到左边山垭的分岔路去,自己却背着曾志消失在右边苍苍莽莽的密林中。

当敌人知道受骗,已不见蓝荣妹和曾志的踪影。气急败坏的敌人,只好举枪向蓝荣妹逃进的密林,一顿乱射。

敌人折回原路,拎起还躺在草丛中啼哭的孩子,返回小竹坑村,想用孩子吸引蓝荣妹回来,然后抓获她和曾志。但过了很久,不见蓝荣妹踪影,便气急败坏地放火点燃蓝家草房,并把孩子扔了进去,拿着从百姓家里抢来的鸡鸭等物品,大摇大摆地离开小竹坑村。

幸运的是,孩子被敌人扔进火焰的底下,正好是蓝家的一个破损水缸,敌人走后,落进水缸的孩子被躲在草房羊圈旁的雷大婶及时救起。

当蓝荣妹背着气如游丝的曾志,回到被敌人焚烧一空的自家屋前,见到了抱在雷大婶怀里奄奄一息的孩子时,面对着围在她身边神色凄清的乡亲们说:“乡亲们不要为我难过,只要我们救活了红军曾志,红军是会回来为我们报仇的."事后,蓝荣妹嘱曾志给孩子起名字,叫“蓝红军”。

曾志在蓝荣妹家治病痊愈后,敌人却继续在闽东苏区张贴追捕她的通缉令,并把悬赏金加到10万大洋。闽东特委决定把曾志转移到广东开展斗争。直至全国解放,曾志都没有机会重回小竹坑村。

1984年,经历“文革”劫后重生的曾志,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应邀回到闽东参加苏区创立60周年纪念活动。曾志一到闽东,就急着到小竹坑村去看望救命恩人蓝荣妹。此时的蓝荣妹已是一个满脸皱纹头发枯白的老太婆了,但身子还很硬朗。曾志见蓝家的草房虽然已翻新,但家里还是使用一个破水缸,心里感到很沉重,忙嘱咐随同人员,到镇上买一个新水缸给蓝家用。想不到,蓝荣妹闻说,连连摆手,表示反对,她挺直腰身,还像当年的妇女会干部一样,亮嗓朗声说“曾妹子啊,当年我忍痛舍子救你,是为了革命!这个破水缸却救了孩子的性命,我们蓝家把这个破水缸当作救命恩人传家宝,是永远不会把它扔掉换新的!”曾志听了,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上前把蓝荣妹拥进怀里。两个身份地位不同,但都是饱经沧桑满头白发的老人,久久地相拥而泣。闻讯赶来的乡亲们见状,被感动地唏嘘抹泪。

猜你喜欢

  • 陈忠实的“两个篮子”

    陈忠实成名之前,生活在农村,别人在干农活时,他在写作,妻子骂他:“没啥用,挣不了钱”。为了写一本“死后用来垫棺做枕的书”,陈忠实豁出去了,他和妻子约定,先写书,如不成,便去养鸡。《白鹿原》写完不久,当他收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的来信时,激动地

  • 打破常规“唱反调”

    澳大利亚哈密尔顿岛上的Qualia酒店,是澳大利亚十大度假酒店之一。2005年,这家酒店曾创造了营业额10亿澳元的销售神话。这一不俗的业绩离不开酒店老板理查德·芒罗“唱反调”的经营策略。Qualia创建之初只是一家小旅馆,在营业初期,业绩惨

  • 富豪们“抠门”有一套

    在人们的观念里,富豪们一定是花钱如流水,生活极尽奢华。但实际上,很多富豪却比普通老百姓更抠门,他们不是闹财政危机,而是有一套独特的“省钱经”。这些富豪们就是靠着这些“省钱经”,创造了一个个财富神话……刘永好频频出现在各式各样的富豪排行榜上,

  • 名人的报复之心

    报复之心,人皆有之,名人自然也不例外,无非手段更高明,影响更大罢了。报复还不等同于报仇、报仇是你给我初一我给你十五,你对我杀父夺妻,我对你满门剿灭。报复则往往可能是一言不对、一事不和、一次慢待等小事引起,但后果很严重。孔子,那是千古圣人,但

  • 最后的茨威格

    旅居巴西的茨威格先生,是一名虔诚的文学信徒。茨威格一直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他用手中的笔尽情地讴歌人类美好的家园,然而,两次世界大战却给他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法西斯纳粹上台后,根据茨威格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火烧火燎的秘密》在柏林被禁演,他的

  • 打赌成就电影

    1872年的一天,在一家酒店里,两个年轻的美国人在喝酒。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一个叫斯坦福,一个叫科恩。此时,他们正在争论着一个有关马的问题。斯坦福问科恩,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究竟是四蹄悬空还是有一蹄着地呢?科恩笑着说,当然是有一蹄着地了。斯坦

  • 我的人生轨迹

    关于童年我出生于一片“誓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热情高涨的1958年,随之而来的是大萧条的恐慌。那时候家里很穷,奶奶会做酸醋,空闲时就会到集市上卖,贴补一些家用,而我父亲在地里种了很多柳树,长大了,就砍下来拿去集市卖,一根卖几毛钱,一车能卖几块

  • 白百何我的生活我掌控

    白百何,著名歌手陈羽凡的太太,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失恋33天》狂赚3亿元票房后,她一夜成名。正当人们以为白百何会乘势而上时,她却突然宣布回归家庭:“我愿意当个小女人,看着丈夫大红大紫、儿子健康快乐……”傍个明星男友,辣妹爱得真诚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