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谁偷了我的井盖

谁偷了我的井盖

收录日期:2025-08-08 07:21:22  热度:8℃

六月开初,虽说没有太阳晒的皮肤火辣的疼,但这蒸笼似的天气也让人受不了。田里干农活的都是卷起裤腿,打着光膀子,远远看去黝黑的肌肤周围的空气都是呈波浪状的,像似蒸包子。

就在两田之间的小道上,小女孩说道:“外婆,我们这是去哪儿啊?”

“今天不是赶集吗,俺们到城里去置办点生活用品,家里的东西都用的差不多了。”

外婆叫李晓芬,在家带外孙女小桃,小桃父母都去城里打工了,为了让生活过的好点,不得不去城里赚点钱给家里用,也存点钱给小桃以后读书用的。

“好耶好耶!可以去城里了。”小桃一下子就精神了。

城市依旧那么忙碌,好像每个人都是去赶着干什么事似的。只有小桃东张西望,虽然每个月都会来这城市,但每次来都好像不一样,让小桃流连忘返。

“这些东西好好看哦,”

“别乱跑,小心待会儿让人贩子给拐去卖了。”

小桃听到人贩子三个顿时就老实了许多,显然是让外婆以前讲人贩子的故事给吓着了。

“啊!!”

外婆本想问怎么了,可是放眼四周都看不见小桃,只感觉自己脚下有哭声,外婆吃惊的看着自己脚旁,一个自家大锅那么的坑摆在眼前,哭声就来自里面。

跪着身子往里看,小桃正惊恐的哭着。外婆一下就着急了,想拉上来可是距离不够,惊慌失措的喊着小桃不要怕,可现在自己比小桃都害怕。

周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能帮忙的都议论着怎么把人救上来,不能帮忙的就在一旁看。几个大汉想尽办法都还是没救上来,外婆急得团团转。这时,远处传来警笛声,原来是消防队和医疗队的车来了,也不知道是谁打了电话。

就这样外婆和小桃一同坐上了救护车去医院,人群也渐渐散了。

来到医院,经医生检查和治疗说:“病人右腿小腿一处骨折,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破坏,需要进行手术。”

外婆也没听明白怎么回事,只知道是腿出了毛病,“那要怎么才能好呢?”

“需要进行手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重建骨的支架,经手术后通过石膏、夹板来维持骨折端的位置直至骨折愈合。”

外婆还是没听明白是什么意思,也没多想,反正医生说的都是对的。

“那需要多少钱啊?”

“到最后康复总共大概需要两万元左右。”

这句话外婆倒是听懂了,可两万块钱外婆听都没听到过,更别说拿出来了。今天出来赶集兜里也就几十块钱,对于两万块来说那是杯水车薪。外婆这时候有点范懵了,怎么想也拿不出两万块这么多的钱啊。本想找小桃她爸她妈的,可再想想,他们两口子一个月也就两千左右,每个月寄回来一千,去了还不到半年,哪有那么多钱啊。

医生也看出了她的难处,就先出去看其他病人,让她再想想办法。

外婆走出医院,暂时让护士帮忙照看小桃。准备回村里借点钱,正走在道上,遇到刚刚热心的几个大汉,寒暄了几句,几个大汉也知道是怎么个情况,纷纷给外婆出注意。

“我听说这个可以找政府负责的,是他们的责任,”一大汉说道。

“对啊,你还是去问问看吧,说不定可以拿到钱呢。”其余的人也跟着附和。

外婆想想了,只要不自己花钱就行。

经过打听,也了解到了市政工程处的去向。走了没多久又经过了那口井,只不过井盖被放在了一旁,就这么把井口暴露出来,井盖上还有四个大字:市政工程。

来到市政工程处门口,跟保安说了十几分钟才让进,就差点没给跪下了。门是虚掩着的,轻轻一推就开了。

负责人诧异的看着这位农村大妈,外婆也盯着负责人,带着一副眼镜,头很油,如果把灯打开应该可以反光了。

“你哪位,有什么事吗?”

“是这么回事儿,我外孙女走在路上掉进了那什么下水道井里,腿给摔遭了,手术要钱,他们说你们会赔钱,能拿点钱救救我外孙女吗?”外婆这么说道。

负责人也是经验丰富的,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似笑非笑的说:“这个事情啊,不是我们负责的,我们负责的是这个市的整体规划,这些细节上的责任不在我们这里,帮不了你。”

“他们说来你们这里能拿到钱的。”

“他们也不懂啊,我们在这方面是专业的,对不对,你应该去其他地方问问。”

“可是……”外婆还没说完就被负责人打断了。“这样吧,你去城市管理部门问问吧,他们负责的好像是这块。我还有好多事要做,你赶紧去问吧。”

外婆糊里糊涂的就走了出来,天气还是一样的闷热。不知道折腾了多久,终于打听到了城市管理部门的地址。穿过几条街,来到管理部门门口,这次还比较顺利,少了保安的纠缠。

办公室的门大敞开的,里面坐着一男子,嘴里吐着白烟,身材略胖,衬衫看上去已经装不下他了。

外婆心想:这平时得吃多少啊!

男子根本没注意到,只是闭着眼抽着烟,享受着身边电风扇带来的快感。

外婆走到办公桌旁,男子眼皮微微一颤,感觉有点不对,猛的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大活人吓了一跳说道:“进来怎么不敲门啊,来干什么!”

“前面那条街上的井盖松了,我外孙女给掉进去了。”

男子一听有人掉井里了,赶紧把手里的烟给灭了,询问是怎么个情况。

外婆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男子一听只是把腿给摔骨折了,从办公桌里拿出打火机又点上一根烟说道:“没出什么大事就好,送进医院了没?”

“送进医院了,可是没钱,医院不让手术,你们是管这个的能帮忙给点医疗费吗?”

男子早就料到了,也没显得特别的惊讶,吐出一口烟说:“这样吧,我现在手上有很多事走不开,你去街道办事处问问吧,他们是具体管这个的,比我们更知道怎么处理,还可以负责你外孙女的医疗费。”

“街道办事处?”

男子连忙称是,迅速的把外婆给打发走了。

走出门口外婆心想:怎么都不给钱啊,不是国家给钱吗,又不是让他们自己掏钱,好像这钱就是他们的一样。

没办法,外婆只好上街道办事处去看看。经过医院,外婆看了看小桃,跟小桃说了几句,让小桃别害怕。出了医院,外婆也不知道小桃跟她说了什么,只知道小桃在喊疼。

来到街道办事处,跟工作人员说了几句,外婆就出来了,他们让外婆去找污水处理厂。

天气越来越闷,外婆也有些烦躁了,“我又不是粪球,咋都踢来踢去的!”

无奈之下,外婆又只好四处打听污水处理厂的地址,打听后才得知在郊外。外婆也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厂里没开门,外婆刚准备离开,听到后面有鸣笛声。是厂长回来了,厂长下车后也没理会外婆,看上去很忙的样子。外婆追了上去,把事情说了一遍,厂长像是要处理什么事情,敷衍到:“我们都是听政府的,你去市政工程处要钱吧,钱都在他们那儿。”说完就走进办公室“砰”一声把门关了。

外婆感觉这市政工程很熟悉,想来想去,这不是最开始去的地方吗,合着我这是在兜圈子?外婆很想骂街了,但想着外孙女还在医院等着医疗费,也不敢耽误了。

外婆走回医院,想再看看外孙女,之后回村里借钱。在途中又看到了那个井盖,心想:把这东西卖了说不定能换点钱。外婆把井盖搬到街沿边,等看完外孙女回来取。

来到医院跟护士说了几句话,让她好好照顾小桃,外婆摸了摸小桃的脸就离开了。

这时候的空气都被热气蒸得朦胧,外婆准备把井盖拿去卖了,可来到街边发现井盖不见了。

“你奶奶的!”外婆大骂到,“谁把我的井盖偷了!能给我留点东西不,还让不让人活了!”大骂了几分钟也骂累了,继续沿着村里的路去了。

没走几步,只听到背后的井口处传来“啊!!”的一声,众人都去看热闹了,外婆可能是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继续往村里的方向走去。

猜你喜欢

  • 世界“排队大王”的悲喜人生

    改变命运1963年12月18日,格雷格·帕克出生于纽约州的亨廷顿。由于家境一般,各方面也都不出众,高中毕业后,他勉强做了一名高速公路维护员,日子过得清贫而又无趣,年过30还打着光棍。好不容易在酒吧结识了一个在便利店做收银员的单身母亲,可一个

  • 马克·吐温的幽默

    马克·吐温喜欢借书。邻居很小气,不想借给他,于是他想了个主意。一天,马克·吐温又来借书,邻居便说:“好吧。不过,我和妻子刚刚订了个规矩:从我这儿借去的书必须当场阅读。”过了几天,邻居来向马克·吐温借割草机。马克·吐温笑笑说:“当然可以。不过

  • 莎士比亚的那些糗事

    莎士比亚在早期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形象,是莎士比亚喜剧的巅峰。可惜,生活中莎士比亚自己后来也沦为金钱的“奴隶”。他像夏洛克一样放起了“高利贷”,后来,他经常将那些还不起债的借钱人送上法庭。莎士比

  • 赫鲁晓夫的“恶作剧”

    1956年4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对英国进行了首次访问。两位领导人是乘坐当时苏联海军最现代化的舰艇“奥尔忠尼启则”号巡洋舰抵达英国的。笔者作为随行记者目睹了后来所发生的一切。4月18日,“奥尔忠尼启则”号巡洋舰顺利抵达英国朴次茅斯

  • 悬在天边的钻链,谁是查韦斯一生最爱的女人

    2013年3月5日,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因癌症去世,消息立刻轰动了全世界。身为玻利瓦尔革命的领导人,这个在支持者眼中的“反美斗士”和“平民总统”,在反对者和西方国家眼中的“独裁者”终于放下一切走了。他的人生经历,情史八卦都被翻了个底朝天

  • 卡塔尔王妃,全球最会赚钱的女人

    为王室赚钱1977年夏,位于亚洲最西南端的小国卡塔尔,正在举行一场王室婚礼。新娘叫谢赫·莫扎,18岁,是卡塔尔大学社会学系的一名平民大学生。她有着如雕塑般的面孔,沙漏型的性感身材。婚礼十分盛大,可莫扎忧郁而愤懑。莫扎并非不爱丈夫,嫁给王储哈

  • 美国总统的“穷亲戚”

    9月1日,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在记者会上,首次对总统奥巴马的叔叔奥扬戈·奥巴马醉驾被捕以及非法移民身份被曝光做出回应:“白宫期待此案将像其他非法移民案件一样处理。”事实上,奥巴马出生于一个关系网十分庞杂的平民家庭,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散落着一

  • “弄斧”也要找高手

    德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沃尔夫因成功发明一种从熔炼废渣中回收铁的方法而誉满欧洲。不少爱好物理和化学的年轻人,都甘愿当他的学生。一次,沃尔夫的一名弟子罗蒙诺索夫在权威学术杂志《德国科学》上发表了一篇化学论文。在文中,这名“狂妄”的学生,竟然点名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