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世界“排队大王”的悲喜人生

世界“排队大王”的悲喜人生

收录日期:2025-08-08 03:48:43  热度:9℃

改变命运

1963年12月18日,格雷格·帕克出生于纽约州的亨廷顿。由于家境一般,各方面也都不出众,高中毕业后,他勉强做了一名高速公路维护员,日子过得清贫而又无趣,年过30还打着光棍。好不容易在酒吧结识了一个在便利店做收银员的单身母亲,可一个星期之后,对方就不再接听他的电话:因为他是个没钱又没势的小人物。

帕克在工友中也毫不起眼,上司甚至都叫不出他的名字。眼见别人每天呼朋引伴、美女坐怀,帕克感到非常沮丧,个性也变得更加封闭。他做梦都想着转运的那一天。

1995年10月4日,帕克正在看报纸,突然间,一条消息吸引了他的注意——教皇保罗二世将于次日造访纽约。

帕克是忠实的教皇追随者,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生之年能亲眼看到教皇。偏巧第二天轮到帕克休班,似乎老天都在帮他。帕克打定主意,一定要试试运气。

第二天凌晨4点,早早醒来的帕克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抓起一件外衣就出了家门。

按照报纸公布的教皇访美行程,当天上午8点半,教皇要在联合国总部做一次公开发言。而当的士司机把帕克载到位于曼哈顿东区的联合国总部时,还不到5点。帕克在寒风四起的广场上抖抖索索地站了将近两个钟头,天终于亮了,街上的人也多了起来。联合国总部附近的路口开始有警卫架设隔离带,帕克抢在隔离围挡后的第一排站定,始终占据着最靠前的有利地形。

他还是第一次见识这么大的阵势。就在帕克紧张得不知眼睛该朝哪里看时,人群出现了骚动。原来,教皇乘坐的那辆黑色奔驰车已悄悄驶入了路口。远远地,帕克看见了教皇那张贴近窗口的笑脸,他感觉自己马上就要窒息,泪水也不受控制地涌出了眼眶。

“这是你第一次见到教皇吗?”身边一位女士一脸惊讶。“是的。今早5点,我就等在这里了,我是第一个等待教皇的人。”帕克擦拭了一下湿润的眼睛,虔诚地目送教皇的座驾消失在视线之外。

接下来一整天,他都处于亢奋之中。而一天后,远在佛罗里达的姐姐快递来的一份《坦帕论坛报》,则让帕克的心脏差点跳出喉咙。报纸头版详细报道了教皇访问联合国总部的消息,而帕克作为第一个向教皇致敬的信徒,为教皇流下热泪的图片,也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原来,那位和帕克攀谈的女士,正是《坦帕论坛报》的记者。

长到32岁,帕克第一次感到自己活出了尊严,就好像自己在考试当中获得了全班第一名一样!从此,他开始密切关注新闻,不放过任何成为“第一见证者”的机会,他的身影出现在众多浩浩荡荡的排队大军中。

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王妃在巴黎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帕克是午夜两点从CBS的夜间新闻得知这一噩耗的,他感到非常心痛。随后,他意识到自己还应该再做点什么。做什么呢?美国和欧洲虽远隔万里,可去英国领事馆表达一下哀悼的心意,还是可以的。

凌晨两点半,帕克冲出家门,敲开街上每家花店的大门,终于买齐了100枝白玫瑰,又在一家礼品店找到了50支白色香烛。准备妥当后,他拦下一辆的士,飞快驶向了位于曼哈顿中城区的英国领事馆。

可是下了车帕克才意识到,要想进入这幢戒备森严的14层大厦,简直难比登天。任凭他和警卫怎么软磨硬泡,也说动不了对方。无奈之下,帕克只得在楼下空地上将点燃的蜡烛摆成大大的心型,并将玫瑰点缀其间。而此时,空旷的领事馆楼下,还只有他一个人。

领事馆的工作人员闻讯赶来,他们将帕克请到位于大厦9层的办公区,并拿出签名留言册,让帕克记录下了对戴妃的怀念之情。当帕克走出领事馆的楼外时,空地上才陆续出现了其他悼念人群。其后的几天,越来越多的人在英国领事馆外展开悼念活动。而帕克作为第一个在领事馆为戴妃签名悼念的美国人,也被媒体争相报道,更多人知道了他的名字。甚至那些平时不怎么和他说话的工友也经常凑到他身边问东问西。帕克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

甘苦自知

尽管帕克对抢占队首越来越上瘾,可他也感觉难度在不断加大,早已不是先到先得那么简单。

1999年5月19日晚上7点,帕克早早来到时报广场的一家影院,准备购买乔治·卢卡斯传奇系列影片《星战前传Ⅰ》的第一张首映门票,可眼前的一幕却让他措手不及——长长的购票队伍延伸了整条街区。更糟糕的是,已经有人手拿门票,欢天喜地往外走了。

怎么回事?发售不是夜里12点才开始吗?帕克一头雾水。冲到队尾一问才知道,原来出于安全考虑,发售方临时决定将售票时间提前。帕克非常失望,他意识到:如果想每次都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就得准备得更细致一些才行。

此后每次决定排队之前,帕克都会做足功课。慢慢地,他也总结出了一份排队宝典:

首先,要保证准确的消息来源,如果能找到内部线人,就更加事半功倍了;第二,要打出时间的提前量,有时晚出门一分钟,就有可能前功尽弃;第三,要对排队地点进行事先踩点,对可能发生的意外状况想好对策;第四,物资储备一定要充足,渴了饿了、冷了热了,都会影响到最后的战果。

尽管算计得如此周到,可毕竟人算不如天算,有时,预料外的事情还是会发生。

2005年8月,帕克在网上看到比尔·克林顿要在好莱坞影星亚历克·鲍德温的私邸举行公益募捐的消息。

帕克对这位前任总统的印象不错。1年前,克林顿在纽约进行新书签售时,帕克曾连夜排到了克林顿的第一个亲笔签名。他和总统先生的亲密合影,就摆在他家客厅最显眼的地方。这一次,帕克觉得也有必要第一个为做善事的克林顿加油捧场。

募捐活动当天,帕克特意挑选了上次得到克林顿签名时所穿的那件纽约扬基队T恤,提前4个小时就到达了比弗利山。他满心期待地排在队伍的最前面,没想到入场时间到了,却意外遇上了拦路虎。

“先生,你不能进去!”一名身材壮硕的保安伸手挡住了帕克的去路。“为什么?这次募捐是对外开放的,不是吗?”帕克底气十足地反问。“是的。可是在这种场合,你不觉得应该穿得更庄重一些吗?”保安的口气非常不客气。

帕克之所以如此打扮,是因为那件扬基T恤原本就是他的幸运装。

自从2002年他穿着这件T恤和扬基队一起迎来一场大胜,3年来,帕克穿着它创造了不少“佳绩”。纽约第五大道的H&M专卖店举行开业庆典时,他是第一个进店购物的幸运儿;《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发售时,他不但抢到了第一本,还在排队时结识了女友凯瑟琳·沃特。可这一次,扬基T恤似乎让帕克幸运不再。

正在这时,克林顿的两名随身保镖偶然经过,其中的一名恰巧和帕克在新书签售会上有过一面之缘。他认出了帕克,并示意保安放行。那一天,帕克的心情大好,并更坚信扬基T恤的神奇魔力了。

帕克的生活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工作之余,他查阅新闻、研究路线,选配装备,生活充实而又忙碌,人也变得乐观开朗、活力十足了。每次有人在街上认出他,帕克都会积极友善地和人家交谈,并应对方的要求讲述自己在排队过程中发生的趣事,他觉得生活从未像今天这样甜蜜而美好。

猜你喜欢

  • 那一年很重要

    1他和妈妈的婚姻是长辈们强加的。两只被强扭的瓜虽然不甜还是结出了果。妈妈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老人们悬着的心也就慢慢放回了肚子里。他们以为,有了孩子,男人的心就会安定下来。可是,在我出生的前几天,他失踪了。和他一起失踪的还有当时在我们镇上的缝

  • 可怜天下父母心

    星期六晚上我打开电脑,决定趁着今天心情不错赶紧把构思已久的文章写出来。然而,刚写下标题,电话便不合适宜地响了起来,我硬着头皮刚提起话筒,那边便大大咧咧地直呼起我的小名——又是我老爸!自老妈去世后,我几次让老爸搬过来跟我们一起住,他都不肯,说

  • 感恩存折

    那时候她家里很穷,但在对待金钱这个问题上,父母显得特别开明和大度。全家四口人,她、哥哥,还有父母,一家人只有一张写着母亲名字的存折,自然,也只有一个密码,全家人都知道的密码。每个月,父母都把自己的工资完整地往存折里充值,然后,将存折放在一只

  • 最深的爱,最疼的心

    是的,我们是吉祥的一家,无论哪一颗星星走丢了,父母的心都会疼。因为,那心上,盛着对我们最深的爱。1母亲嫁给父亲时,她5岁。她的娘在她两岁那年,得了白血病,医治无效,撒手人寰。父亲独自带了她3年,才遇上母亲再婚成家。所以,她是我的大姐。她大我

  • 因为我爱她

    他是在别人的介绍下去那个学校代课的。原来的数学老师得了重病,需要卧床休息三个月。那时他正好刚从工厂里辞职,心想就去代三个月课吧。可以赚些钱,也给自己平淡的生活,增加一些乐趣。就这样认识了她。郊区的小学校园很小,总共只有十多名教师,她是其中之

  • 爱不留守

    记忆里,父母总有干不完的活儿。天刚放亮,他们便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尽管动作很轻,但依旧逃不过我敏锐的神经,吵嚷着跟他们一起下地。早晨的阳光透过淡淡的雾气,温柔地洒向大地,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父母佝偻着背,在田地里来回穿梭,像两个移动的小山丘

  • 有一种恩情,叫婆婆伺候月子

    很多婆婆认为,儿媳妇月子里的开销都是“儿子的血汗钱”,有的会公然说:“这么小一只鸡就要上百块,月子里光吃鸡就得千把块啊!”我也看过更奇葩的,说“鸡蛋吃两颗营养就够了,再多吃都是浪费”,让产妇多一颗都不能吃!因为长期以来的节俭习惯,唠唠叨叨、

  • 爱的幸福

    年少的时候,我最敬仰姐姐,觉得她做什么都很勇敢。而且她从来不会像我,被小男生欺负了会哭,被老师丢了白眼会哭,即便是不小心踩上了一只毛毛虫,也会“哇”一声甩出绵绵不绝的眼泪来。她不过只比我大了一岁,却总会在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握住我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