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王卫与顺丰物流的故事

王卫与顺丰物流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8 05:01:40  热度:8℃

顺丰一直是中国物流界的一个谜,核心在于创始人王卫自己也是一个谜。“即使王卫18年绝缘媒体,也并不妨碍顺丰成为中国快递业的孤独求败。”一位同行调侃道。

整个中国都被快递化了。从北京到上海到深圳,其实,物流大军就像毛细血管,他们的流动和尊严是国家经济体是否健康发展的晴雨表。如果没有王卫,不会有今天的顺丰。这样一家公司,连同它的创始人,外界却知之甚少。当我们谈论起顺丰和王卫的时候,像是在谈论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缭绕弥漫在空气中的幽灵。

他是一个谦逊、谨慎乃至有些悲观主义,且掺杂着一定程度的自我中心主义的人。王卫的“谦逊”,相关主管部门的官员应深有体会。行业主管部门通知开会探讨行业问题,没有谁比他更有资格充当“布道者”,但王卫常常以自己不善言辞为由派副手出席。2011年,王卫破天荒接受了《人民日报》专访,但谈及最多的仍旧是中国民营快递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差距,没有丝毫的沾沾自喜。

坚持从来不“卖身”

王卫的“谨慎”,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物流业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在2009年遭遇历史性低谷,加之在华跨国公司的价格战打压,很多公司亏损、倒闭。“也许最后只有顺丰等少数几家公司可以活下来。”彼时,一位现在已远离快递业的资深人士忧心忡忡地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只要中国快递业还有幸存者,顺丰一定身在其中,只要顺丰还活着,中国民营快递业就不会全军覆没——唯独王卫不这样认为。

在2008年底的一次内部名为《用生命扞卫价值观》的讲话中,王卫显得颇为悲壮。他说:

“3年后,顺丰是不是能成为中国民族快速业的骄傲,我们能不能打赢这场与国外对手的保卫战,也许都不重要了。因为,我们要让大家看到的是:在中国的速递行业中,曾经有这样一批人……曾经有一家叫顺丰的民营企业,能从心底让对手感到可怕更可敬!人可以输,但不能输掉尊严!死随时都可以,但要死得有价值!——战死,好过做俘虏。”

一位业内人士证实说,中国民营快递企业里,不乏嘴上喊坚持民族品牌,一看到国外巨头的收购支票就心软的主儿,“唯一一个坚持从来不卖身,对任何收购企图一向严词拒绝的,只有顺丰”。他指出,如果顺丰肯卖,过去行业内所有的并购案,甚至都不会发生,因为无论UPS还是FedEx抑或海航都明白,没有哪个企业比顺丰更有收购价值。也正因此,王卫的悲壮有其道理,别人做不下去尚可被收购,但顺丰不行,要么生,要么死。

物流之外都不关心

王卫的保守也好,低调也罢,不过是一家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本能反应。业内一直有传言说,早年面对邮政部门的罚款,王卫从来都是眼都不眨罚多少交多少,并一再“教育”底下人要对有关部门“感恩”。另一位曾经和王卫同桌吃饭的人说,王卫根本不是什么“不善言辞”,性格也很开朗。低调的原因,一是怕树大招风,二是“和物流行业无关的事,从来不关心”——包括媒体,这也是王卫几乎从不接受采访的原因,“王卫认为和媒体交流不会对业务有什么帮助,他个人也不想靠媒体出名”。

即使在同行眼中,王卫也不好接触,有位同行经深圳市政府领导介绍,见到了王卫,双方见面无言,“可能他觉得和我没什么好说的,他也不会因为领导在就教我两招,我的公司也没有什么让他感兴趣的”。

鲜为人知的是,王卫还热衷公益事业,只是从来不肯出镜,个人捐款大多算在公司名下。“王卫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对员工很尊敬,第二是有理想主义,第三是有社会责任感和一种关注弱者的情怀。”一位被王卫挖角到顺丰的高管说。

而王卫曾说,同样画画,有人一辈子为画匠,有人却是画家。显然,他希望自己是后者,在谈及中国民营快递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差距时,王卫直言缺乏战略眼光是中国民营企业的短板。这个只关心“物流”,“物流以外的事情都不关心”的人,对物流有着宗教徒般的忠诚和独立人格,这正是即使强大如马云,也难以撼动他的地方。王卫以及顺丰对于电子商务大潮的冷静与隔岸观火,也因此可以理解——顺丰终究是要做一家真正的物流企业,而不是谁的附属品。

顺丰争夺话语权

看看这些数字,它们简直就是王卫的“话语权指数”。目前,顺丰的经营规模、网点覆盖和市场份额仅次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EMS),在中国快递企业中排名第二,在中国民营快递企业中则排名第一。

快递行业似乎成了一片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预备好了要进行一场隐秘又危险的狂欢。如果要为这场嘉年华准备一份军备资料的话,有人用了“正规军、军阀和游击队”这个说法。所谓“正规军”是EMS和顺丰,这两家企业都是直营模式。EMS有国家邮政局的政策支持,网点优势无人能及,并且在国内企业中有巨大的国际件优势。顺丰有航空运力的资源优势,并且以服务质量高、管理严格着称。

“军阀”是宅急送和出自浙江桐庐的“四通一达”。宅急送的品牌和营销能力强,和制造企业关系良好,但是受2008年多元化业务失败的影响,尚未彻底恢复元气。“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和韵达)是加盟模式的快递企业,网点分布全面,有规模化效应,但是对淘宝业务有路径依赖(这5家来自桐庐的企业有80%的业务来自淘宝)。

2010年底,媒体频频曝光“暴力分拣”和“爆仓”事件,已经折射出加盟制企业的管理短板。至于“游击队”,上有做代收货款业务的区域性配送公司联盟(COD联盟),下有几万块、几十万块、几百万块起家的夫妻老婆店。门槛低、投资大、周期长,这个快递军团未来5年内会怎样整合?

“中国快递行业未来有两大趋势。一个是集约化,劳动力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会有大量资金投资在信息化设备、中转中心和飞机上。一个是优胜劣汰,美国前四大快递公司占全行业份额的95%,中国前四大快递公司占全行业份额的50%,很明显集约化程度还不够。这个行业将在未来5年完成一轮整合,最终会有8家大的领先企业生存下来。”

这位资深人士还说:“这8家里,顺丰和EMS是一定有的。其余的,都还要观察。”

猜你喜欢

  • 南辕北辙的故事

    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向北走却要去楚国的人,我告诉他说:‘你的方向错了!’他却回答我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很快!’这位马车夫驾车技术非常高明,但是他这样走下去,只会离楚国越来越远而已。现在,大王仗着强势想称霸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故事

    出处: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注释:宁愿做高贵的玉被砸碎,也不愿做低贱的瓦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而死,决不苟且偷生。南北朝时,高洋废掉了魏孝静帝元善见,建立了北齐朝廷,当上了文宣帝。高洋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肆意

  • 囊萤映雪的故事

    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

  • 鸟尽弓藏的故事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范蠡坚持不允。夫差无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

  • 怒发冲冠的故事

    怒发冲冠”这则成语的冠是帽子。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比喻极度愤怒。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壁,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壁玉。这块壁是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的,所以称为

  • 牛衣对泣的故事

    【释义】亦作【泣对牛衣】牛衣:牛畜御寒遮雨之覆盖物。 原指睡在牛衣中,相对涕泣;后喻夫妻共度贫困之生活,常用此语。【出处】典自(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诀,涕

  • 奴颜婢膝的故事

    南宋时期,南宋与入侵的元兵交战,而且因为宋朝的兵力不足,因此总是打败仗,国家面临了灭亡的危机。但是昏庸的宋朝皇帝却仍然只顾享乐,而宰相贾似道则隐瞒敌情。大臣陈仲微知道情况十分严重便告诉皇帝说:高宗在位时,君臣都十分昏庸,敌人攻打进来时,那些

  • 南山可移

    唐朝时期,李元纮在雍州担任郡司户参军,主要负责管理民事纠纷和户籍方面的事物。李元纮做人做事公平正直。有一次有人向他举报自已的石碾被人抢去了,而被告却是名声显赫的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经常我行我素,仗着官方的势力抢占他人的财物,没有人敢得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