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诚心的道歉

诚心的道歉

收录日期:2025-08-08 02:14:05  热度:11℃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宋时秦桧害死了岳飞,几百年后,他们的后人会不会还有冤仇?或者说,秦桧的后人,心中会不会有负罪感?

我来讲一个故事。

我知道秦桧的夫人王氏,有一支余脉散落在杭州乡下,蜗居在山坳里,他们的族谱上,仍然可以追溯到宋时的历史。解放前,这个村有一个节气,所有人要吃素。这个节气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九,也就是除夕的前一天。

后来有人查阅了历史,发现这个日子,竟然就是岳飞处死的日子。

当然几百年后,这些农民并不知道自己就是王氏的后人,但这个传统的存在,印证了这个家族有一种遗传密码。

前些天,我看了一则故事。今年6月,37岁的英国人安德鲁·霍金斯来到了非洲冈比亚,参加了当地举办的贩奴纪念集会,在这个集会上,安德鲁向参加集会的非洲人跪下了。

安德鲁为何要跪下?

冈比亚人早已不知道他是谁,他的祖先又是谁?但是对安德鲁来说,他的祖先犯下的罪恶,让他痛苦不堪,他必须要用这种方式来减轻自己道义上的痛苦。

这种道歉是善意的道歉,没有人会想到他的血液里还有“罪恶”。相反他是一个纯净的人,有道德耻辱感的人。

道歉是永远不会迟到的。它更能显示内心里的良知。像安德鲁这样的道歉,是一种道义上的示范。

拉瑞尔以摆放位置高低不同的两只手作比喻。在道歉前,右手(加害者)的位置比左手(被害者)高,道歉后,两只手必须平行,甚至要让左手的位置更高,被害者的情绪才能抚平。反之,倘若冒犯者坚持不道歉,可能遭到报复。

最常见的情况是,伤害发生后,没人认为这是自己的错,没人多想对方,没人愿意主动道歉。于是,亲人变路人、企业与消费者缠讼多年、国与国间大动干戈等悲剧陆续发生。事实上,这里是有盲点,凯勒曼说,学术研究显示:“人们往往容易高估道歉的代价,却低估道歉的好处。”

人们为何会高估道歉的代价?在心理层面上,有三种反应:一、担心被对方羞辱、拒绝等;二、担心影响自己的权威、地位,包括感觉自己是输家、暴露自己的脆弱等;三、担心道歉后引发的法律责任、财务损失等。

人们如何低估道歉的好处?事实之一,伊利诺大学法学院教授罗伯奈特的研究显示,诚心的道歉,可以减少一半的官司;每两件官司,就有一件是因为缺少诚心的道歉。

换言之,只要在第一时间表示“诚心”的道歉,通常可以避免伤害继续扩大,甚至可能将危机化为转机。而“诚心”,来自于加害者须付出代价,这一点常被忽略。


猜你喜欢

  • 假如生命明天结束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少有人去想过,生命也许就在明天结束。我们忌讳说死亡,天也长,日也久,哪里就会死呢?日子就像盛在米袋子里的米,足够慢慢数着的。尽管有时,我们也惊觉岁月的流转,白云苍狗,白驹过隙,都是眨眼间的事。可我们也只是小小伤感一下

  • 面对不富裕

    萨伊今年28岁,靠开电动三轮车过活。他出生在老挝的沙耶武里,当过4年沙弥。他的妻子卡姆25岁,身材娇小,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她在大树咖啡厅当厨师。萨伊月收入100美元左右,在琅勃拉邦算是生活不错的人。在老挝,公务员的月收入是50美元,以这个

  • 心应有常闲

    一般人以为延长工作的时间就可以多收些效果,比如说,一天能走一百里路,多走一天,就可以多走一百里路,如此天天走着不歇,无论走多久,都可以维持一百里的速度。凡是走过长路的人都知道,这算盘打得不很精确,走久了不歇,必定越走越慢,以至完全走不动。很

  • 包容的人生里,不会有伤害

    当生活中遇到不愉快时,请不要去抱怨生活,因为抱怨好比是给生活增添了苦涩,而这种苦涩会像流行感冒一样传染给后面的生活。相续的阴霾,生活自然会变得消极黯淡。生活的天地如此宽阔,我们没有必要在彼此摩擦中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人生在世,大度一些,容别

  • 人生需要“赶一程”

    刚赶到车站,气还没有缓过来,就看到女儿拖着一个偌大的旅行箱正通过安检出口。我轻轻吁了口气,朝她挥了挥手,她笑得一脸灿烂,叫着“妈妈”,燕子般地向我飞来,在我热得通红的脸上印上一个深深的吻。那一刻,我的心都化了,仿佛空气中都流淌着一股甜蜜,满

  • 给人生一个删除键

    父亲脾气暴躁,不懂得疼人,又是个大孝子,母亲嫁过去以后,受了不少委屈,吵架是家常便饭,父亲吵不过,便拳脚相向。记忆里,母亲总有流不完的眼泪,双眼红肿还在地里劳作。父亲也不会照顾人,那年母亲胆结石做手术,他倒寸步不离守了母亲一周,却一点也不称

  • 坦然面对别人的挑剔

    在大学同学聚会上,有一位女孩在向同学不停地抱怨她老板的不是。女孩说,那老板是个死板的法国老夫人,经常指责她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对。女孩跟她聊天,她说女孩的法语发音不准。女孩说的那位法国老夫人,是个因体胖而行动不便的老人,她的女儿在上海的一家

  • 指责别人,等于惩罚自己

    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在生活中处处碰壁,因此慢慢地产生了厌倦尘世的感觉。一天,他来到一座寺庙,想请一位得道高僧为其指点迷津。年轻人说:“大师,如今这世道实在太险恶了,处处充满了冷漠和陷阱。不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就是互相倾轧,争得你死我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