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时代的变迁 “学”

时代的变迁 “学”

收录日期:2025-08-07 14:12:20  热度:10℃

小时候,没有学前班。六岁那年,大哥给我背上他用过的已经洗的褪色的书包,里面装着他用过的旧石板和两支石笔。送我去东村的小学校报名。到校后老师教我们排队,按高矮安排座次。课桌和凳子是土坯垒的,粗粗的抹了一层黄泥。为了防止龟裂,黄泥里掺入些腐烂的麦糠,散发着淡淡的臭味。但是同学们都很高兴,因为还有很多同龄伙伴上不起学啊!老师给发了语文、算术两本书,从此开始了我的一年级学习生涯。

那时的农村小学,每天的学习安排是:早晨一节课,中午、下午各两节。早晨六点就起床,好在我家有个破闹钟,父亲给我定好时。闹铃一响,起床后到本村的同学家,挨家叫一遍,我们几个同学搭伴步行到离家三里外的学校上学。

老师布置的作业,同学们写在石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交作业的时候,教桌上摞的很高。有一次,同学交作业,放的时候不小心,摞高的几页石板掉在地上,摔坏了!吓他的直哭。石板被摔坏的几个同学也跟着哭,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父母要指责的,甚至挨打啊!经过这次“事件”,老师想出了办法,稍大些的石板一摞,中型的一摞,小的一摞。摞的矮了,就不容易倒了。同学们都很高兴,说老师真有办法!这种摞石板的风景一直延续到二年级结束。

进入三年级,作业不交石板了,去供销社买来五分钱一张的粉连纸,找同学帮忙,仔细的叠成三十二开,用小刀割开。用纸条做成捻子,把割开的纸钉起来,就成了最漂亮的本子了。这种本子只是交作业才用。三分钱一支的铅笔只有写作业才舍得用,平时练习还是用石板。作业本的正面用完了,再用反面,两面都用完了,就成了大仿【毛笔字】作业本了。

好在当时的学费不多,每年缴两次,每次缴一元二角,冬季缴炭钱【取暖费】五毛,书费四毛到一元不等。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以后,学费免掉了。

现在设了学前班,提前开发儿童智力。一旦正式上学,所用的一切文具、用具一应俱全。上学家长送去,放学接回。既准时又安全,有条件的车接车送。前几天我路过中学大门,接学生的汽车熙熙攘攘,家长们翘首等待。联想到我上学时的情景,由衷的赞叹:“生在这改革开放的年代,真是莫大的幸福”!

我弟弟是一所中学的校长,在一次攀谈中得知,学校全部配备了电脑、实验室,各种教学器材、设备俱全。教师兢争上岗,实行素质教育,学生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每年的考试、考评综合成绩在全市都名列前茅。兴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回忆过去,看看现在,瞻望未来,国家的前景无限光明!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注:石板:一种很薄的石板,切割方正了,周围用木条镶嵌。用特制的石笔在上面写字。代替纸、笔,50岁以上的人都用过。

猜你喜欢

  • 姚劲波:创业是一场长跑

    寻找思路,谋求发展讲起自己的经历,姚劲波的脸上满是欣喜。1999年,刚大学毕业的姚劲波,因是学计算机出身的,喜欢收集域名,就创立了一个以域名注册交易为主的“易域网”。大概做了一年的时间,由于缺乏经验等原因,后期发展受到阻碍,姚劲波想到了把它

  • 相信一双清澈的眼睛

    克拉鲁瓦先生是个好人,这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在法国巴黎的拉丁区,克拉鲁瓦先生和妻子经营着一个名叫弗兰德的低成本小旅馆,生意不好也不坏。1956年的一个傍晚,旅馆里来了个30岁左右的客人,他拎着一只皮箱,衣服也光鲜,一头卷发下的那张脸略显憔悴

  • 李嘉诚把90%的智慧用在哪里

    我很喜欢看一些名人传记,最近我看了全球十大富豪、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有关资料,我对他如何运用90%的智慧,既感慨又感悟,更敬佩!90%的时间考虑失败。记者采访李嘉诚:“您是怎样从塑料大王逐步成为地产大王,进而成为世界华人首富的?”李嘉诚回答:“

  • 郭晓冬:我有我的滋味

    曾经有采访过郭晓冬的人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这是一个浑身都散发着‘好男人’荷尔蒙的人。”的确,这应该是一句赞美,但如果连荷尔蒙都散发着一种“好男人”的味道,会不会有点无趣?事实上,如果你对“有趣”的定义不是整天过得光怪陆离、折腾得鸡犬不宁,

  • 刘新才:把小罐头做成“中国食品名片”

    在山东沂蒙山区,出产的各种优质水果因交通闭塞卖不出去,一个叫刘新才的农民突发奇想,将这种“仙果”做成罐头卖到了100多个国家,年盈利上亿元。他用事实告诉世人:中国食品不仅好吃、便宜,而且非常安全!“犯傻”赚到第一个1000万刘新才出生在沂蒙

  • 章含之:始终是异样的色彩

    她的一生,确有与众不同的灿烂:有过无比风光的巅峰时刻,有过星辰黯淡的被审查阶段,也有精彩自在的晚年起跑。章士钊的女儿,毛泽东的英文教师,乔冠华的夫人……她的身份,一直让人们津津乐道。从前的外交部五朵金花之一,参加第一次联大会议的代表,尼克松

  • 一句承诺一生情

    他叫谢延信,人如其名。因为一个诺言,他几乎守了一辈子。谢延信是河南华县的一个农民,对谢延信来说他是永远都不会忘记他33年前所许下的那一句承诺的。其实那时的谢延信还不叫谢延信,谢延信原本是姓刘的。他22岁那年与同村姑娘谢兰娥结了婚,成了谢家的

  • 飞人尼克,要么刷新纪录,要么粉身碎骨

    挑战还没有结束,尼克再次回到马里纳市大楼西塔楼,蒙上双眼向东塔楼走去。他真正是命悬一线。1分17秒过去了,尼克平安着陆。他一举打破了最高海拔走钢丝纪录和最高海拔蒙眼走钢丝纪录。目前,尼克已拥有9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不折不扣的“钢丝之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