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爱的印记

爱的印记

收录日期:2025-08-08 03:52:40  热度:9℃

我说,娘,扶住墙别动,我给你搓搓膝盖上那块黑。娘说,别费劲了,搓不掉。我不信,于是拿出吃奶的劲,那块黑最终被我搓掉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结果被娘叫醒了。我再看娘膝上的那块黑,它正有恃无恐地瞪着我。

娘在我家住时,每晚泡脚都会把裤管卷到膝盖上面,我每次看到那块有核桃般大小的黑,心就会猛然一紧。那是怎样的一段煎熬呀!

三姐长到40多岁,生病的次数很少很少,于是我娘就觉得三姐得的绝对不是什么要命的病。我也不信,看气色,三姐咋也不像个有病的人呀!我跑到北京301医院,专家劝我:“别不信,肺癌早期病人都这样,不信我领你去看个病号,他才19岁,已是肺癌晚期了。”我觉得专家也有误诊的时候,就又托人跑到友谊医院,找了肺科专家,他看了一眼片子,将一句话扔了出来:“别费劲了,病人想吃啥,就买点啥吧。”

我不得不面对现实。半个月过去了,娘犯疑了,她说,你三姐得的一定不是小病,要是小病早出院了。娘还诈我说,放心吧,你三姐就是得了癌症,我也挺得住!

实际上,娘压根就挺不住。从6月13日三姐住进医院,到月底,半个月下来,娘的背就驼了,驼得像背了一口锅。我知道娘是愁的。还有娘天生黑亮黑亮的大眼睛,此刻像蒙上了一层雾。我知道娘哭了。

我不知道娘一天去小庙多少次,也不知道娘到底给那些慈眉善目的神灵磕了多少头。仅1个月时间,娘膝上就形成了青、紫、红3种颜色的痕。我纳闷:娘对待神灵的态度为什么变了?要知道她以前对所谓的神灵是半信半疑的呀!小时候在老家,家家户户在锅灶旁架块板,说是供奉灶王爷。过年时就供全神,全神就贴在冲屋门的墙上。我问娘全神都是谁?娘说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其他的娘也叫不上名来,反正都是天上的神。我说请全神有什么用?娘说一张画能顶什么用?我就反问,那为什么还请?娘的理由极为简单,她说人家请咱也请,省得让人笑话。

眼看娘从炎炎夏季磕到秋风萧瑟,磕到枝秃叶落,也没把三姐从医院磕出来。

如今,2900多个日子过去了,娘膝上的黑不但不见浅,反而越来越深了。因为后来这8年,娘磕头是为了祈求神灵好好佑护大姐、二姐以及2个哥哥和我。

娘说如果我们5个中的任何一个再有什么闪失,那样她就不能活了。

猜你喜欢

  • 三县推案

    人们一提起高苑县长,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回答——耳子货。耳子货是傻瓜蛋的意思,为什么会落到高苑县长的头上,这话还得从一起杀人案件说起。相传在清朝时期,凤凰村(现在的西闸村),所处的位置是博兴、桓台、高苑三县的交汇处,凤凰村那时候属于高苑县管辖

  • 女儿的坚持

    这个夏天女儿忽然变得神秘起来,特别是放了暑假后,整日整日地往外跑,晚上六七点钟才回到家。看着女儿忙成这样,我的心有些不塌实。女儿一向文静,现在一天到晚往外跑,这不是她的性格啊。一天傍晚,女儿带着一张分明是被烈日晒红的脸回家时,我说出了我的疑

  • 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

    李煜即南唐后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莲峰居士、钟峰白莲居士,徐州(今江苏徐州)人。他是南唐中主的第六个儿子,历史上称他为李后主,祖父就是南唐开国皇帝李弁。李煜从小就与众不同,尤其是他的长相,丰额骈齿,有一目是重瞳,按照相

  • 天鹅仙子与蛤蟆神

    相传在很久以前,通甸坝子还是一片汪洋的时候,常有一群仙女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就会来到这里洗浴,她们在黎明之前到达这里,然后化身为一群美丽的白天鹅。从日出到日落,群结队在湖中游泳嘻戏、梳洗,一直到太阳落山晚霞映照时离开湖泊。湖泊周围居住着世代耕

  • 风流才子柳永的沉沦

    评说柳永,不管你怎样看待,也得承认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风流才子。李白有才气,苏轼也风流。若要也才子,也风流,且把才气与风流玩得出云入画,游刃有余。恐怕李白与苏轼是难以望及柳永的项背。柳永不仅是个风流才子,还是个屡试不中的补习生,常喝常

  • 一口闯关

    王昭君为大汉王朝和匈奴永世修好,毅然接受皇帝的封赐,以公主身份下嫁给匈奴君主,成就了“昭君出塞”的美丽传说。可是,比她年长的君主一夜间病亡后,按照匈奴的传统,她必须嫁给君主的儿子——新即位的单于。对于从小接受汉朝礼教的王昭君来说,这实在够难

  • 秦王嫁女

    战国末期,西边的秦国日益强大,秦王蠃政胸怀大志,广揽人才,准备平定天下,一统海内。这天,秦王跪坐在王宫内紧皱眉头,怔怔失神,似乎遇到了难题,突然他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了。“猜猜我是谁!”对方虽然压低了声音,但嬴政还是辩别出那是心爱的小女儿

  • 小知县惩治骄奢胡公子

    1587年11月中旬的一天,南京市外的江边,两岸上挤满了千千万万穿白衣的男女老少,他们迈着沉重的步子前行,望着江上的船,失声痛哭,泪流不止,百里不返。这千千万万沉浸在悲痛中的人们是来送行的。那一位右佥都御史(右佥都御史为明代及清代前期都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