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谋杀的证据

谋杀的证据

收录日期:2025-08-08 04:52:13  热度:9℃

周四晚上,一条电视新闻引起了约克警长的关注:关押在丹恩兰肯监狱的抢劫惯犯比尔越狱逃走,并在公路边的指示牌上留言,要对抓捕和指证他入狱的所有人进行报复。警方已向全国发出通缉令,并通过电视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

这个消息让约克警长十分不安,因为惯犯比尔是他三年前亲于抓捕的。为防万一,约克将妻子和儿子悄悄送到酒店去住,并嘱咐他们注意安全。

一连三天,平安无事。周一早上,约克正要去警局上班,突然接到了警察分局局长打来的电话。局长说,本市M大学昨夜发生了一起谋杀案,该校生物系的弗兰多教授和他的女助手丽莎在教授的公寓内双双遇害。局长命他立即赶赴案发现场。

约克警长赶到弗兰多教授的公寓时,法医和刑侦技术人员已经到达,他们立即开始了侦查。

弗兰多教授今年54岁,妻子两年前去世,独生女儿在国外工作,公寓内平时只有他一人居住。约克警长发现,房门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公寓内十分凌乱,客厅的餐桌被打翻,菜肴满地,室内所有柜门和抽屉都被打开,两万美元现金被盗,弗兰多教授有记账的习惯,柜内一个小本子上记着他的现金使用情况。弗兰多教授倒在靠近门口的地上,胸部被尖刀刺中,深及心脏。女助手丽莎的尸体斜仰在沙发上,颈部有一道深深的刀痕,是失血过多而死。现场显然已被凶手处理过了,未发现手、脚印之类的痕迹。

据此分析,该案很可能是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死者生前正在与人聚餐,死亡时间大约是昨晚十点钟。凶犯很可能与弗兰多教授熟悉,或者是冒充熟人骗开他家的门。

经过对现场进一步缜密侦查,在弗兰多教授右手食指的指甲缝里,发现了一道不明显的黯淡血痕。约克警长敏锐地感到,这很可能是死者在受袭反抗时,无意中抓破凶犯皮肤留下的。于是,他立即让人对那血痕进行DNA鉴定。

接下来,经过走访附近居民,约克警长得知弗兰多教授生性古怪,平时少言寡语,很少与外人接触,平常与他来往较多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他的男助手克拉克,另一个是他的女助手丽莎。目击者说,昨天晚餐前,弗兰多教授的女助手丽莎和男助手克拉克,曾先后去了他家。八时许,男助手克拉克离去。大约九时多,有一名身穿宽大外衣、戴口罩和墨镜的男子曾进入楼里,一小时后,那男子又离去了。由于天气较冷,各家各户的门窗都关闭得很严,加之当时许多人都在看电视,故出事时未听到响动。

约克警长断定,那个穿宽大外衣、戴口罩和墨镜的男子就是杀人凶手。为了解案发前的情况,约克警长首先传讯了克拉克。

克拉克是个二十六七岁、精明干练的年轻人。他说,弗兰多教授曾是他的研究生导师,他博士生毕业后,又被教授选进了他的实验室。得知恩师遇害,他伤心欲绝。随后,克拉克又说,昨天是弗兰多教授的生日,丽莎早就与他商议,要给教授庆贺生日。教授以前从未庆贺过生日,所以没有同意。谁知周六晚间,教授突然来电话又同意了。后来才知道,是教授在电视里看到一则“惯犯比尔越狱在逃,并扬言报复”的新闻后,才改变主意的。因为教授此前曾指证过比尔,害怕比尔找他的麻烦,准备借聚餐之机,与他们商量是否要求警方提供保护。克拉克来到教授家中不久,就接到女友的电话,说她突然肚子疼得厉害。克拉克立即赶到女友那里,送她住进了医院。之后,他就一直陪在女友身边。没想到,导师竟……说到这里,克拉克禁不住掩面而泣。

克拉克的话提醒了约克警长。三年前抓捕比尔时,由于狡猾的比尔在最后一次作案时,清除了现场的所有痕迹,警方无法指证他是罪犯。关键时刻,约克请本市司法鉴定中心的权威专家、M大学生物系的弗兰多教授,对案犯遗留在现场的一根头发进行DNA鉴定。经与警方DNA档案数据库资料“比对”,最终锁定比尔,判他20年刑期。比尔既有杀人报复的动机,又急需要钱生存,况且,那个戴口罩和墨镜男子的身材和破坏现场的手法也极像比尔……

约克警长想到这里,心里不由一阵后悔,后悔没及时提醒弗兰多教授防范。克拉克临出门时,突然回头欲言又止。约克警长问他,是不是还有什么话要说?克拉克吞吞吐吐地说:“警长先生,还有一件事,因有损弗兰多教授的名誉,我本不想说,可人命关天,觉得还是应该告诉你们。”

接下来,克拉克对约克警长说,弗兰多教授很喜欢女助手丽莎,两人关系非常亲密。这件事不知咋的,被丽莎当外科医生的丈夫乔治知道了,三天前,乔治曾开着他的红色轿车来找他,委婉地向他打听教授和丽莎的事情,他当时没敢对乔治说实话。昨晚,丽莎比他先到教授家,他来到教授家公寓楼下时,看到乔治的汽车也停在不远处。因而,他怀疑乔治在跟踪丽莎。

约克警长听后,不由暗暗思忖:乔治肯定与弗兰多教授熟悉,可以轻而易举地叫开教授的家门,且又有作案动机。他问克拉克,你确信没有看错那辆车吗?克拉克说,因为那辆车他见过多次,所以绝对不会认错。

约克警长感谢克拉克提供的重要线索,并请他发现有什么新情况就及时与自己联系。

克拉克走后,约克警长立即向上级通报了比尔的情况,请求加大对比尔的搜捕力度。随后又兵分两路,分别去调查丽莎的丈夫乔治和克拉克当晚的活动情况。

约克警长带人亲自去了死者丽莎的家。乔治已经知道妻子遇害,他眼圈发红,神情悲伤,几名亲属正在劝他节哀。乔治得知约克是负责调查此案的警长后,悲愤地说:“警长先生,您一定要尽快查出凶手,替我的妻子报仇!”

约克警长见乔治的身材与那个杀人嫌犯有些相似,不由暗吃一惊。接着,他又发现乔治右颊处有一道凝结不久的轻微抓痕,心中的怀疑又增了几分。他安慰乔治几句后,就请其他亲属暂且回避。当房内只剩下乔治和警察时,约克突然盯着乔治的眼睛,单刀直入地问道:“乔治先生,据说你最近怀疑妻子与弗兰多教授关系暧昧,有这事吗?”

猜你喜欢

  • 软弱必被欺,无知必受骗

    人的遭遇千奇百怪,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不同的人生。千变万化的遭遇,其实极有规律,十分容易掌握。万变不离其宗,有几个原则,绝对可以肯定。性格软弱的,就一定被人欺负。因为在一生之中,人人都有被人欺负的时候,但是性格软弱的人受了欺负不反抗,只知道逆

  • 有点瑕疵地活着

    完美是一种包袱。对这个世界太过用力,就会伤在用力上。得罪几个人,做糟糕几件事,其实没那么可怕。一辈子让自己活得委曲求全,战战兢兢,才最可怕。完美的危险在于,你一直好,一直好,突然有一天做得不那么优秀了,你却失去了承受糟糕的能力。这才是灭顶之

  • 纯粹的人生

    美国现任国务卿鲍威尔在军旅生活之前,曾在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公司工作,当时老板在录用时告诉他,公司最多还能支撑半年,他的工作就是看大门。对于这样一个公司,对于这样一份薪水很低的工作,鲍威尔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公司没有倒闭、老板没有解雇他,他都要竭

  • 换一扇窗

    一个美国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奇丑无比的大鼻子,因为这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同学嘲笑的对象。他觉得不愉快,不自在,整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旁看风景。他的老师玛丽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

  • 谁的灯亮着

    在一座通往度假区的山中,建成了一条很长的汽车隧道。投入使用之前,工程师在隧道的入口处立了一块警示牌:“前有隧道,请打开车灯。”隧道开通后,问题随之出现:很多司机在白天走出隧道后,忘记关掉自己的车灯,汽车电瓶中的电源白白浪费掉。甚至很多游客在

  • 凿口自己的井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陈先生走出了机关,应聘到一家报社当记者。陈先生的特长和爱好就是写作,在读大学时,稿费收入就基本上解决了他的生活费。做了记者后,陈先生如鱼得水,几年下来,除完成本报的编辑、采写任务之外,还在全国数百家报刊发稿,每月仅稿费就

  • 隔壁的天堂

    有个整日游手好闲、打架斗殴的青年去山上请教一位老禅师:“人们所说的天堂和地狱真的存在吗?”老禅师反问道:“你是一个街头的小混混对吗?”青年一愣,心里有些恼火,可他还是点点头。老禅师说:“你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害怕进地狱对吗?”青年气愤地说:“我

  • 微笑面对

    繁华的城市里,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带着一个小男孩,在喧闹的街上走着。当他们走到一架快照摄像机旁边时,孩子拉着妇女的手,央求道:“妈妈,让我照张相吧!”妇女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先别照了,你的衣服太破烂了。”孩子犹豫了片刻,抬起头说:“可是,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