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河南小伙冯三峰:拉面绝技闯天下

河南小伙冯三峰:拉面绝技闯天下

收录日期:2025-08-07 09:04:05  热度:14℃

河南小伙冯三峰:拉面绝技闯天下

中式厨师有红案、白案之分,不管是在大酒店还是在小摊上,白案厨师只能做一些早餐面点。可是,河南籍小厨师冯三峰却苦心钻研白案技术,练就了一身绝活,被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迪拜的伯瓷酒店挖去,成了该酒店的“首席面点师”,月薪高达6000美金,在伯瓷酒店工作的短短3年时间内,他竟积累了百万财富。

36岁的冯三峰是河南省虞城县城关镇人。1999年的一天,无一技之长的冯三峰从收音机里听到了合肥市一家厨师学校的招生广告,他便跑到合肥学厨艺。

厨艺分红案和白案两种,红案就是做菜,白案就是做面食。由于当时报名学红案的人太多,要排很长的队,于是,冯三峰报名学了白案。

冯三峰学成后,就回到河南,辗转几个城市,做了几年的白案厨师。

2003年7月,冯三峰听说合肥市的一家建筑公司因在阿联酋承接了部分建筑工程,要招聘两名白案厨师去那儿工作,年薪不低于6万元人民币。由于冯三峰的白案技术高超,他有幸被选中了。2003年12月底,他们一行来到了阿联酋的第二大酋长国迪拜,那里有世界上最豪华的酒店。

冯三峰和另一位白案厨师主要负责工地上中国员工的早餐。他总是变着法子做面食,尽量让中国员工吃好。当时,有几位外国工程师也经常在工地上就餐,他们非常喜欢吃冯三峰做的面食。有一天,一个叫阿姆阿罕的技术员对冯三峰说,他的哥哥在迪拜开着几家饭店,想请冯三峰过去“指导指导”。

冯三峰不善言谈,不会“指导”别人,他就每隔三五天到阿姆阿罕哥哥开的那家饭店去亲手做些面食。每去一次,人家都会付给他35美元的报酬。让冯三峰没有想到的是,虽然阿联酋也是以面食为主,但当地人只会用面烙像脸盆那样大的大饼,而不会做面条、饺子、花卷等。他到饭店露了几手后,一下子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很多人没想到面食还能做出那么多花样、做得那么好吃。

2004年3月的一天,冯三峰正在饭店里做面食,一个阿联酋男人来到后厨,跟在他后面仔仔细细看了两个多小时,又亲口尝了他做的面食。最后他走上前去说:“我叫穆罕默德,是伯瓷酒店(又称帆船酒店)总管的助手。我想请你去伯瓷酒店工作,专门做中国面点,我们可以给你4000美元的月薪,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刚来迪拜时,冯三峰就听说了伯瓷酒店的大名,知道那是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去消费的客人都是世界各国王室成员、政要以及体育界和娱乐界的顶级人物。酒店开的工资,按当时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算,约合年薪40万元人民币。冯三峰不由心花怒放,经与建筑队协商后,他走进伯瓷酒店,当了一个面点师傅。

冯三峰做事喜欢琢磨,在做面食时,经常玩点儿花样,而酒店总是能满足他对原料等各方面的要求。很快,他的面食技艺就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渐渐地,冯三峰做的各种面食越来越受欢迎,那些听起来如雷贯耳的名人,大都喜欢吃他做的各种花样的民间小吃。

冯三峰的名气越来越大。2005年年初,他到酒店工作满一年时,被评为“首席面点师”,月薪涨到了6000美元。这让冯三峰看到了前途和光明,他想,原来行业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认准一行,做到极致,都有前途啊!

由于冯三峰面食深受客人喜爱,每个月他都能收到四五千美元的小费,再加上6000美元的工资——他的月收入在1万美元以上。冯三峰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学白案的小厨师竟能拿到这样的高薪,并庆幸自己选择学白案真是明智之举。

2007年,当初把他请进伯瓷酒店的总管助手穆罕默德告诉冯三峰酒店的规定,任何一位厨师在伯瓷酒店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3年,因为酒店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一批厨师,以便不断地为客人提供全新服务。不过,根据规定,优秀的员工离开酒店一年后,可以继续被聘用。

2007年3月28日,冯三峰和伯瓷酒店签订了一年后继续回去工作的合同后,就直接回到了河南老家。他一边在家乡休息,一边继续钻研白案技艺,为一年后再去酒店工作精心做着准备。

冯三峰这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中国打工仔,竟靠做不起眼的白案成了世界唯一七星级酒店的首席面点师,并因此成了百万富翁。他的成功,既不是神话,也不是偶然。他的成功说明一个道理:“一招鲜,吃遍天。”打工者学艺和从业时,不一定要一味地追求热门行业,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行业才是真理。只要能把一个不起眼的职业做好、做精,一旦机遇降临,你就有可能取得冯三峰式的成功!

猜你喜欢

  • ATM机里卖蛋糕

    当你把提款卡放进ATM机里,吐出来的是蛋糕,而不是钱,你会相信吗?在美国纽约州的街头,就有很多这样特殊的ATM机,它能吐出比货币美味的“杯子蛋糕”。威廉姆斯是纽约州立大学的一名学生,毕业后一直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生活没有波澜也没有什么惊喜。

  • 胡雪岩巧借巨款

    1866年,胡雪岩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胡雪岩开始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有一次,左宗棠需要大笔钱财筹集军饷以及订购军火,由于这次数额巨大,胡雪岩手头的资金远远不够,虽然还有一段时间可以筹措,但胡雪岩的资金大部分都被

  • 生死于母语之中

    我生在大陆,只会说国语。直到出国前,我没有母语意识,也没有母国问题,一切都理所当然。可是一出去,就发现我从小讲的普通话,在不同区域的华人圈,上演不同的剧情,这些剧情,就是母语和母国的不断错位。我先到旧金山,见了一堆从未见过的亲戚。几天内不能

  • 可以取暖的土豆

    站在寒风凛冽的公交车站台,要等的车一直不见踪影,拿包的手早已冻得冰凉,身体也被冷风穿透,缩着脖子,不停跺脚的你,多么希望有个壁炉从天而降,温暖僵硬的身体啊,如果再有热乎乎的食物温暖一下饥饿的胃,那么,在车站等多久,都不会觉得冷。不久前,在伦

  • 告诉他,你需要什么样的爱

    在和先生的婚姻初期,我像大多数贤良的妻子一样,努力持家,认真地为自己的婚姻而努力。奇怪的是,我不快乐,先生似乎也不快乐。我想,大概是因为地板不够干净,饭菜烧得不够好吧。直到有一天,我正忙着擦地板,先生说:“老婆,来陪我听一下音乐。”我不悦地

  • 他的离去,就是最后一行诗

    诗人周梦蝶再也不能在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馆楼下摆书摊了。一卷《二十二行》诗手稿、一尊佛像,诗人周梦蝶的告别式布置如诗人一生的低调朴素。龙应台吊唁时说,因为诗,让他孤独、单薄的身影有了态度,“周的离去,是用自己的生命和方式写下最后一行诗”。这个

  • 漠视不可能

    我有个关于追寻梦想的故事,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发现梦想成真之路的故事。你们知道,午夜从甜梦中醒来是什么感觉吗?如果床边没有纸笔把梦记下,而第二天一早忘个精光又会怎样?当我23岁的时候,我就做过这么一个梦。我猛地醒来,我想:如果我能把整个互联网下

  • 家之脉

    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