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父爱有多长

父爱有多长

收录日期:2025-08-08 03:03:58  热度:9℃

她对父亲的记忆,是从5岁开始的。那天晚上,他和母亲吵架,她被吵醒后睡眼惺忪地从自己的卧室里走出来,迎面飞来一只杯子,“啪”的一声,正打在她的额角上,鲜红的血,顺着眼睛流下来。她还没哭,母亲已经吓得大哭起来,他也慌了,愣了片刻,才醒悟过来,慌忙地抱起她往医院跑。医院离家大约有十几公里的路程,他一路飞奔,不断地有水珠落在她的脸上。他不停地叫她的名字,声音温柔而急切。她故意不理他,身体软软地瘫在他温暖的怀里。他急了,“丫丫,你别吓我啊!”她猛地用手攀住他的脖子,附在他耳边轻声说:“爸爸,以后别再和妈妈吵架好吗?”

父亲笑了,笑着又哭了,他说:“丫丫,以后不许再吓爸爸……”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把她搂得更紧了。

那以后,他果然再没和母亲吵过架。

那年,她5岁,他35岁。

进入青春期,她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课桌的抽屉里常常有男孩子偷偷放进去的纸条。那一天,她慌慌张张地拿起书包上学,书包带突然断了,书本洒落一地。他蹲在地上帮她拣书,一张纸条悠悠地从书里掉出来,上面写着:“星期天一起去郊游,我等你。”纸条的主人,是她一直暗恋的男生。

他将纸条拿在手里,看了又看。她脸红心跳,低眉垂眼不敢看他。他却什么也没说,将纸条折叠好,重新夹进去。

星期天,她骑车跑了二十多公里,到郊外和那个男生会合。路上,天突然变了,雷鸣电闪,暴雨如注。她冒雨赶到约好的地点,却空无一人。一个人站在荒郊野外,满怀的热情被雨水一点点浸湿,失望和恐惧交织在一起,终于忍不住哭了。却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丫丫别怕,爸爸来了。”

那以后她再也没对学校的男生动过心,她在心里发誓,以后找男朋友,一定要找他这样高大俊伟坚实可靠的男人。

那年,她14岁,他44岁。

高二的暑假,和同学一起去玩。路上,她坐的那辆车和另一辆车相撞。父亲赶到医院时,她已经躺在手术室。手术清醒后再见到他,她几乎认不出他,他的面容变得苍老而憔悴,眼角和嘴角一直在剧烈地跳动,一头黑发全变成了苍灰色,高大的身躯突然就佝偻起来。不过一夜之间,他就老了十几岁。

医生的诊断结果:中枢神经损伤,截瘫,以后的日子将在床上度过。他没敢把这个结果告诉她,自己在医院的厕所里抱着她的鞋嚎啕大哭。铁骨铮铮的他,完全像个无助的孩子。他整整在她的床前守了3个月,给她翻身,喂她吃饭。他背着她到3楼扎针,到5楼检查,一步一步,汗水一点点湿透他的衣衫。

几个月后,他发现她腿上的肌肉开始萎缩。他终于不顾医生的告诫,执拗地要为她穿上鞋让她下地。他说:“丫丫,咱不能就这样认命,你得站起来!”他慢慢地把她移到床边,他和母亲一人扶她一只胳膊,努力地想要让她站起来。可是她瘫软的双腿根本就不听使唤,她的身体不停地打颤,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滴落下来,他们也累得气喘吁吁。但是他依然坚持着不肯放弃,坚持的结果是他摔倒在地上,她也重重地跌倒在他的身上。

她终于绝望,伏在他的身上歇斯底里地痛哭起来。

他长叹一声,老泪纵横……

那年,她17岁,他47岁。

她的脾气变得格外暴躁,不过是妹妹穿了她以前穿过的裙子,她便不依不饶,掀翻了桌子,顺手操起一个酒瓶便往她身上砸去。他把妹妹挡在身后,酒瓶结结实实地砸在他的胳膊上,锋利的玻璃片划破了他的胳膊,血一下就流了出来。他的手高高抬起,巴掌似乎要落到她的脸上。她闭上眼睛,歇斯底里地喊:“打吧打吧,打死才好……我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他的巴掌并没有落下来,脚狠狠跺了一下,冲她怒吼“你还要闹到什么时候?你瞧你那点儿出息……”

那天晚上她辗转不眠,他在窗外拉了一夜的二胡,他把所有的愁绪都融进了曲子里,把二胡拉得凄切苍凉。她在他的哀伤里愧然落泪,她分明看到一颗被辜负的父亲的心,在汩汩地向外淌血。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她对他说“爸,到图书馆给我办个借书证吧。”他看着她,眼角和嘴角的肌肉又剧烈地跳动起来。他的手明显地颤抖了一下,夹的菜全掉在了桌子上。

此后,每天午后,在通往图书馆那条两旁长着高大的银杏树的路上,常常看到一个中年男人推着一个女孩子。有时候女孩儿兴致勃勃地讲书里的故事,男人听着,安详地笑有时候男人半道上偷偷跑到路边的小花坛里折一枝白玉兰,女孩儿会突然紧张地叫他“爸,有人来了!”他慌慌地跑回来,才发现中了她的圈套。

那年,她19岁,他49岁。

她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在市报上。他跑到报摊上,买光了当天所有的报纸,然后傻呵呵站在街上,见人就发一份,重复着一句话“今天的报纸上,有我女儿的文章。”她远远地看着,泪水一次次迷蒙了双眼。她在心里一遍遍地对父亲说;“爸爸,我没有让你失望。”

那天父亲做了一桌的好菜,他还喝了酒。那是她病后父亲第一次喝酒,他醉了。醉意中,他抓住她的手,语无伦次地说:“丫丫,你是爸爸的骄傲……你不知道,爸当初有多担心你……”他趴在桌子上,像个孩子似地“呜呜”哭了。

她用手轻轻抚过父亲满头的银发,那每一根发丝上,都写着一个父亲的煎熬和挣扎,担忧与呵护。她的泪水潸然而下。

那年,她23岁,他53岁。

她恋爱了。对方是个中学教师,有短暂婚龄,脾气很好,人也细心。父亲看着那个男人代替他为她洗脸梳头,给她买书买零食,背她上下楼,帮她把坏了的电脑修好,点点滴滴,细致妥贴,这才放心地把轮椅交到他的手上。

有一次,她听见父亲和别人说话,提到她,父亲说,我那丫头,谈的男朋友是个老师,教数学的,他们俩一文一理,居然也蛮合拍的,呵呵……她听得出,父亲的口气里有炫耀的意思。

她结婚那天,按照当地的习俗,是应该由父亲抱她上车的,可是她走的时候,却到处都找不到他。她其实很想跪在地上,给父亲磕个头,认认真真地跟他说一声:“爸,我走了。”可是父亲,并不给她这样的机会。

婚车从父亲给她折白玉兰的小花坛旁经过,她目光一凌,突然看见父亲正在那个花坛前的台阶上蹲着,目光空洞地看着来往的车辆和人,手在脸上抹了一下,很快又抹了一下,像是在擦泪。车走得很快,她不断地回头看着那个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的身影,泪一滴滴落在洁白的婚纱上。

后来,妹妹告诉她,她走后父亲一直躲在她的房间里抽烟,好一阵子精神恍惚,老对着妹妹叫她的名字。

那年,她26岁,他56岁。

结婚第二年,她怀孕了。她的身体状况,是不允许生孩子的,丈夫和母亲轮番劝说她,她不为所动。于是母亲便搬来了父亲,父亲看着她,只是说:“丫丫,你自己要当心啊!”

她的反应很厉害,父亲便住了她家里,买了烹饪的书,一天到晚研究怎样吃对她好,吃什么对孩子好。8个月,她被父亲养得面色红润,娇美如花。

将近预产期,有一天晚上她突然心烦意乱,2点多时起来去书房,打开客厅的灯,猛然发现父亲正在沙发上坐着。看见她,父亲紧张地问:“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去医院?”她看见茶几上的烟缸里,满满的都是烟头,父亲笑笑说“反正也睡不着,怕你有事情……”

临产,医生说要剖腹产,让丈夫在手术单上签字,父亲一再叮嘱:“如有意外,一定保大人。”那天夜里,父亲说什么也不肯回去,他在病房外面的长椅上坐了一夜。凌晨3点,终于听到孩子响亮的哭声,护士出来说:“是个女孩儿,母子平安。”父亲激动地在走廊里搓着手来回地走,却只走了两圈,就晕倒了。醒来后,医生埋怨他,这么大年龄了,血压还这么高,跟着折腾什么啊?他却拉住医生问:“我女儿,她怎么样了?”

那年,她28岁,他58岁。

爱一个人,究竟能爱多长?张小娴说:“我们能够爱一个人比他的生命更长久,却不可能比自己的生命更长久。我们爱的人死了,我们仍然能够永远爱他,但是只能够爱到我们自己生命终结的时候。”

她想说,不,不是这样的。有一种爱,是会比他的生命更长久的,哪怕有一天,他的生命已经终结,他的宠爱和心疼,仍会长长久久地伴她一生——那是世界上最深沉博大的父爱啊。

猜你喜欢

  • 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

  • 高山流水

    故事出自《列子 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着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

  • 以德报怨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可能是有史以来大多数人对待对手最容易采取的手段和方式了。古往今来,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演绎了太多的冤冤相报和世代为仇的历史悲剧。古希腊与特洛伊进行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战争,双方元气大伤,却仅为争夺一个女人;二

  • 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它由来于哪里呢?原来,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部《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范蠢坚持不允。夫差无奈,把一

  • 病入膏肓

    成语解释 形容人的病情极为严重,到了无药可治的程度,并引申形容某种情势或问题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作者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源于《左传 成公十年》. 晋景公生了重病,经过许多医生医治,都不见好转.后来,他听说秦国有个名医的医术

  • 脍炙人口

    春秋时,有父子二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皙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再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

  • 不遗余力

    战国时期,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国力逐渐强盛,不断派兵去攻击其他国家。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将白起,在赵国的长平一举歼灭了由赵括率领的四十万赵军。秦王趁机派出使者要挟赵王,要赵国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作为讲和的条件,否则就要将赵国踏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