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我之鬼故事

我之鬼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7 23:55:58  热度:9℃

本来是打算发个微博的,无奈字数有限制。所以改长文了。

这个故事是小李讲给我听的。不过这故事是小李他奶奶亲身经历的。
有天小李他奶奶去外面溜达,看到隔壁陈奶奶在池塘边洗衣服,小李他奶奶就问:陈大姐,你洗衣服啊?
但是陈奶奶理都没理她。小李奶奶有点生气,心想着这陈大姐太没礼貌了。
回来的路上经过陈奶奶家,看到她坐在家门前剥花生。小李奶奶非常诧异,觉得陈奶奶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回到家了,她七八十岁的人了,走路也太快了吧。所以当时小李奶奶她就脱口而出:“陈大姐,你刚才不是在洗衣服么?
陈奶奶说:没有啊,我一直在剥花生呢。

三天后,陈奶奶死了。

据说,我们那有个说法就是”寿影“。如果你看到你身边的一个人明明没死,但是他被发现在另外一个地方,但是这是不可能的。那么你就得注意了,你很可能是看到了他的寿影,这时候,你欠我不要告诉他本人这件事,要不然他三天之后就会死了。

猜你喜欢

  • 父母从不要求我拿100分

    母亲当时刚获得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父亲是研究土木工程的,他们都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父亲的家族在山东日照市涛雒镇,是远近闻名的书香世家,我的祖父肄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母亲则是那个时代极为少见的女知识分子。母亲与父亲青梅竹马,两人都在美国密歇

  • 奶奶的星星

    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吗……

  • 我不是个好儿子

    小时候,我对母亲的印象是白天去生产队出工,夜里总是洗萝卜、切红薯片、或者纺线、纳鞋底、在门上拉了麻丝合绳子。母亲不会做大菜,一年一次的蒸大菜,都是父亲亲自操作的,但母亲的面条擀得最好,全村出了名。家里一来客,父亲说:吃面吧。随后,厨房一阵案

  • 不求甚解

    这个成语,出自大文学家陶渊明之笔。陶渊明出生于东晋末期。爷爷陶茂官曾做到武昌太守,只是老爹陶逸命运不济,在安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一带)太守任上死得早。那阵子小渊明才八岁,靠着祖荫和上辈子留下的一些田产,紧紧巴巴地过日脚。人倒是长大了,可

  • 古龙的争与让

    因为心宽,所以路宽。他缔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江湖,他是万千读者追捧的偶像,他的名字叫古龙。然而,古龙除了惊世骇俗的才华,更有着超越常人的处世智慧和宽广胸襟。经过多年艰辛的打拼之后,古龙终于在文坛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金庸先生

  • 柴静,不成功的采访

    记者柴静在一次谈话节目中讲了一个她亲身经历的故事。柴静去北京市一所中学就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采访一个姓江的模范教师。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采访任务,普通的人物,普通的采访形式。采访只用了半个小时就结束了,当柴静准备离开学校时,一个女学生跑过来告诉她说

  • 赵薇: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

    学习上不可俭省,不仅指在学习上舍得花钱,而且要让赚钱的机会为学习让路。占据我开销一个大头的,是学习。文化修养是我的一个软肋。出名后,我尝试过出演艺术电影,但不论评论还是票房,都很“毒药”。这在意料之中,因为我完全驾驭不了饰演的人物。稍微深层

  • 隐形的翅膀

    今年北京市高考作文的题目是《隐形的翅膀》,不由得让我想起最近《杨澜访谈录》采访的新任残联主席张海迪。约她做一个采访很不容易,一是她在上任之后相当地低调,二是工作繁重,对于本身就是残疾人的她一定是负荷很大的。让我非常感动的是,在整个采访的近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