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婆媳都是母亲

婆媳都是母亲

收录日期:2025-08-07 20:02:26  热度:10℃

我和许纯结婚时,婆婆强烈反对。婚后我们的关系也没有改善,我没去过婆家,婆婆固执,也没来过我家。

我以为我和她各自守着自己的城池,不会有任何交集。没想到,我生完女儿从手术室出来,第一眼看到的竟是她。她怀里抱着那个粉团样的小人,喜滋滋地说:“是个女儿呢,女儿好,知道疼人。”

我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婚礼上冷若冰霜的模样,这样毫无铺垫的喜悦和亲切让我有些不适应。她见我满脸狐疑,哼了一下:“这么大的事,小纯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再说,我不在身边照看着,万一我孙女有个什么闪失,后悔就晚了。”

我舒了口气,又暗自苦笑,是的,她心疼儿子孙女,独独和我没什么关系。

出院回家,她就把许纯赶到书房去,她睡在我们的大床上,说方便照顾孙女。

宝宝闹人,夜里不肯睡,她给宝宝喂水,换纸尿裤……白天她更忙,要跑菜市场,要回来洗切煮炖,还要洗衣服洗尿布涮奶瓶给宝宝洗澡。

我心疼她太劳累,让她搬到客房去好好休息。她却说:“那怎么行?小纯白天要上班,晚上再带宝宝,哪还有精力?他的身子从小就弱,晚上熬夜多伤身体啊!”

她的话一下子堵在我的心口上,是的,她如此不辞辛苦,也还是心疼自己的儿子。

那次宝宝夜里忽然发烧,我抱着她滚烫的身体惊慌失措方寸大乱,内心焦灼犹如困兽。她却很镇静:“没事,不超过38。5℃,在家里物理降温就可以了。”她用凉毛巾给宝宝敷额头,用温水擦洗四肢……可到了下午,宝宝的烧非但没退,反而一下子烧到了39℃。

我急了,要给许纯打电话。她拦住我:“你一打电话,小纯还不得火烧火燎地赶回来,万一路上出点岔子怎么办?”

我的火腾地就燃了起来:“你就知道心疼你儿子,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她是我女儿……”

等我发泄完了,她才淡淡地说:“你的感受我懂,孩子一病,当妈的心就揪着。但幼儿急疹没必要去医院,补充水分物理降温就可以。”

我冷静下来。她衣不解带,给孩子喂水,洗澡,量体温……两天后,宝宝烧退疹出。

为了感谢她的辛劳,我给她买了一对玉镯。没想到她却不领情:“小纯养家不容易,去退了吧。”话还是那么硬邦邦的,她心疼的还是自己的儿子,但我心里早已释然。她所做的一切都打着心疼儿子的名义,但事实上,我也在享受她母爱的惠泽。或许在她的眼里,我和她的儿子早已合为一体,都是她的孩子。

我是母亲,她也是。我们都有一颗为了儿女忍辱负重甚至舍弃一切的心。为了儿女的幸福,矛盾可以消除,隔阂可以化解,辛苦劳累却甘之如饴。

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同此心。

猜你喜欢

  • 三连坟

    三连坟作者:唐本庆天门和京山交界的地方,有个湾子叫三连坟湾。在湾子的东头,有座三个坟包连在一起的坟墓。每年的清明,全湾的人都要到这座三连坟前烧纸拜祭,据说这个习俗在当地已延续了好几十年。关于三连坟的来历,在那一带曾流传着一个悲壮的故事。20

  • 我的生产日记

    以前听别人说,生孩子很痛,是十级痛苦,以前并不是很相信也不是很能体会。十级痛苦究竟有多痛?可以承受多大的心理极限呢?所以,自己倒有些期盼可以剖宫产。虽然很多人都说顺产好,顺产恢复快,对孩子也好。一怀孕,整个人都胖了40多斤,我在想,这个孩子

  • 黄巢井

    黄巢井公元880年的六月,正值初夏的睦州,天气十分炎热。六月的一天,一支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像一股滚滚的洪流一样,向前汹涌奔腾而去。队伍的前面,走着一些身强力壮的好汉,他们身材高大,双手擎着一面面迎风招展的黄色大旗,上面绣着醒目的红色的“黄

  • 水火案

    1鲁定公七年,初秋时分的一个上午,西南风裹挟着干燥,无精打采地溜达着。宰予擦着满头的热汗,饥不择食般地向杏坛奔去。猛然间,他觉得怀里一软,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就在他发出“哎呦”的惊叫声时,也听到了“妈呀”的另一个人的惊叫声。原来是自己与迎面

  • 曹操的烦恼

    曹操自从斩黄巾以来,身经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建立了赫赫战功,之后他更“挟天子以令诸侯”,把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也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皇帝名存实亡。按理说,曹操应该没有什么烦恼了吧,可是不然。一方面是政治上的原因,虽

  • 诸葛亮的机遇

    历史给了诸葛亮太多的垂青,他的成名是因为他的才华横溢和智慧,更是因为他碰到了一个好机会。如果不是遇到刘备,如果不是刘备的三顾茅庐,那么他会名垂青史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诸葛亮最初是在南阳躬耕,也就是一个亲自耕田种地的农民而已,只不过他喜欢在

  • 一尊石砚的背后

    一、农家奇遇暑假的头天,同学王兵约赵大强到乡下去玩。王兵的爷爷在城郊的农村,那里有树林、有小河、有水塘,村南土岭上还有一个古庙,古庙里经常有人上祭品,花生、核桃、水果应有尽有,吃着祭品,躲在神像后装神卖鬼多有意思。赵大强早就听王兵说过,对乡

  • 巧退无赖

    相传嘉庆年间,在今粤东海丰可塘镇有一位叫黄汉宗的举人,他文采非凡,经常帮乡人解除麻烦。有一天,黄举人在海丰最大的茶楼斗玉楼宴请好友,突然听到楼下吵得不可开交,一问之下才知道有三四个无赖,霸占了大厅中最大的一张桌子,叱六喊七点了一桌子好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