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那些失效的职场法则

那些失效的职场法则

收录日期:2025-08-08 06:03:05  热度:8℃

大学毕业后,我应聘到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做了一名客户经理。在正式上班之前,我特地买来一摞职场指南类书籍,并且从网上搜罗了大量新人守则,开始疯狂补课。

通过“补课”我才了解到,混迹职场居然还有那么多道道。啃完了那些职场书籍,我已经完全被职场专家们精辟的理论所折服,开始把那些职场法则奉为圭臬。在工作之初,我严格按照那些职场法则行事,以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谁知道工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许多纰漏,这时我才意识到,那些所谓的职场法则并非是所有上班族都适用的“万金油”。

与其在外表上下功夫,不如做一个精神贵族

首次让我对职场法则产生怀疑的是着装问题。一本畅销书里说,你着装的品位决定了你客户的等级。一个人的生活即便是再拮据,也要为自己置一身好的行头,这能帮你赢得客户。为了这句话,我咬牙花掉了仅有的几千块钱,为自己置了一身不错的西装。穿上那身价值不菲的衣服,我感觉自己立即神气了不少,也开始不把自己的竞争对手小王放在眼里。小王是另一家证券公司的员工,和我同在一家银行值班,他身上的西装一看就极为廉价,和我身上的衣服根本不是一个档次。所以我总觉得自己高他一等,不太把小王放在眼里。可是很快我就为自己的得意付出了代价,因为我的一位大客户被小王挖走了。我一直跟那位客户交流得不错,我着装整齐,举止也算优雅得体,可是却仍然无法获得客户的信任,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公司例会上,我向部门经理反映了这个问题,才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玄机。经理告诉我:“并不是每个客户都是势利眼,看到你衣着考究就会信任你;再者如果你穿得太好,客户就会感到心理不平衡。这样一来,就不会对你有什么好印象了。其实,只要衣着整洁,神清气爽就好,何必穿得这样考究?”

满足他人的虚荣心,你就能获得实质的好处

公司里有一位股票分析师叫孙铭,因为同是安徽老乡,所以我跟他走得比较近。我称他为孙老师,希望能从他身上学些东西。

因为工作比较忙碌,所以孙铭并没有教我什么东西,大多数时候都要靠我自己领悟。可是在我接下几单业务之后,我却听到同事们在背后议论孙铭的厉害,说他深不可测,仅仅是指点了我这个徒弟几招,就让我顺利地拉到了客户。听到这个话,我十分生气,追根溯源后才发现,散布这个消息的居然是孙铭自己。从进入公司之后,他从未教过我任何东西,现在却跑来居功。求职法则里有一条说,一定要维护好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能让别人抢了自己的成绩。我实在是有些咽不下这口气。

最后还是母亲的话打消了我的念头。她问我:“他那样以为,对你有什么伤害?客户还是你的,公司也不会因此多给他加薪。如果说你经他指点在工作上做出了成绩,那也只能说明你天性聪颖啊!”

听了母亲的话,我变得心平气和,不仅没有跑去和孙铭理论,还在同事们议论这件事的时候,微笑着告诉他们孙铭对我帮助很大。自那之后,我觉得孙铭对我的态度明显变好了,在我向他请教问题的时候,他也不再以工作忙为借口推脱了,而是开始耐心地指点我。

应时而变,处于才与不才之间

职场法则里有一条告诉我们,想要被同事们接纳,就要主动热情,同时不失时机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来获得大家的认可。

为了和大家搞好关系,我变得非常勤快,经常主动帮同事做事情。同时,我开始展露自己在写作上的特长。我总觉得,如果有才华,就会有遇见伯乐的那一天,所以我总是让自己显得很“有用”。

没有想到,我的做法给自己带来了麻烦。开始有同事频繁地找我帮忙写材料,更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居然有同事让我帮他的爱人写征文,或者是帮儿子批改作文。我忙得焦头烂额,可是又不敢偷懒,因为稍有懈怠他们就会不高兴:不过是请你帮个小忙,你就这样拖沓,真是不够意思!


猜你喜欢

  • 心中的明矾

    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我们心中也有一块心灵的“明矾”,那我们还会有多少忧虑烦恼呢?一直以来,我就在寻找这样的一块“明矾”,幸运的是,我找到了。那是去年,刚毕业的我应聘到一所学校。在试用期里,难免要受到学校各方面的

  • 独特的眼光

    美国一所著名学院的院长,继承了一大块贫瘠的土地。这块土地不但不能为他带来任何收入,反而成为一个巨大的负担,因为他必须支付土地税。州政府建造了一条公路从这块土地上经过。一位农民开车经过,看到了这块贫瘠的土地正好位于一处山顶,可以观赏四周连绵几

  • 小善成就大业

    哈佛大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流学府。它以为美国培养出了众多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学者而享有世界声誉。它的高徒包括3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0多名普利策奖获得者和几位总统,以及一批法官、内阁官员和国会领袖。世界首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仅仅

  • 卖热狗的小贩

    一个男人打算做热狗生意。他买来手推车,满满地装上热狗,在午饭时间,将车子推到了一条繁华的街道。令他欣慰的是,热狗很快就销售一空了。一星期过去了,他不断地扩大着他的生意,很快就成了一个业绩斐然的小贩。一天,他的儿子从大学回到家中,给了他一些建

  • “积累”成功的人

    他生在英国长在美国,父母都是教师,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他都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中度过。高中毕业后,他成绩优异,顺利进入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思想保守的父母,对他期待甚高。一直希望他日后可以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律师或政府官员。然而,谁也没有想到,

  • 不是每一只打火机都叫Zippo

    时光倒溯到70年前,一个夏夜,虫儿呢喃,凉风习习。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布拉福的乡村俱乐部里,乔治·勃雷斯代习惯性地掏出雪茄,一摸口袋,却忘了带火。一个朋友递来一只老式且笨重的澳大利亚打火机。这种打火机在街上的商店里比比皆是,而且顶多只值一美

  • 没市场只因为空想太多

    20世纪80年代,居住在里约热内卢市郊的华裔移民中,有一个小伙子提出把家乡的茶叶拿到巴西来卖。同伴们认为他愚蠢至极,因为在巴西,几乎所有的人都只爱喝咖啡。“根本没有市场,根本不会有人买,哪儿来的市场”同伴们这样讥笑他。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他只

  • 坚持下来的人赢到最后

    我经常收到一些在校大学生的来信,询问关于实习和学业该如何分配时间的问题。比如:“公司说最好全职实习,那上课怎么办?”“我现在大四下学期要写论文,但是也要实习,如果申请一个月的假期,我的实习位置很快就会被人顶替。我在这家公司实习快一年了,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