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吴国大夫伍子胥是怎么死的?

吴国大夫伍子胥是怎么死的?

收录日期:2025-08-08 00:28:25  热度:9℃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春秋时楚国监利县(现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伍场村附近)人。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有关于伍子胥的电影,影片中有这样一幕片段:伍子胥跪于吴王夫差面前,告诉他,请大王不要听信勾践和范蠡的话,以免误国,再说他们也并非真正降于大王您,他们想利用西施的美色来迷惑大王,使大王荒于朝政不理政事,之后,他们便会趁机攻打吴国,到那时后果将会很严重,请大王三思。可是吴王夫差哪里听得进去伍子胥的话,他只顾与西施整日游玩,贪图享受,不理朝政。面对伍子胥的忠言进谏,吴王却不屑一顾。伍子胥多次劝谏吴王都没有成功,便感叹说:“吴国,不久将亡也。吴王听后大怒,赐剑于伍子胥,让他自裁了断。伍子胥恨铁不成钢,最后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一腔报国热情,自刎于吴王夫差跟前,看到此刻不禁热泪盈眶,一个悲剧式的英雄死去,令人感慨万分!

公元前451年,夫差做了吴国的大王,此时的伍子胥已是三朝元老,居相国位,地位可谓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他以卓越的才干和直言进谏的忠诚,赢得了吴国人的尊敬,而在他心目中,吴国就是自己的祖国,为了国家,他宁可去死。

吴王夫差得到伍子胥之助,灭越国而以勾践为奴,意欲称霸天下。蒸蒸日上的吴国,有一胸怀天下的夫差,有一深谋远虑的子胥,称霸之期不会遥远。但吴王对越国的处置让子胥如鱼梗在喉,这是君臣之间分歧的开始。其一,夫差放臣服的越王勾践归国,这在伍子胥看来,无疑是放虎归山,吴越争霸数年,如今吴胜越败,不趁机斩草除根,必留后患。其二,英雄难过美人关,吴王宠信越女西施,子胥认识到这是越国实施的美人计,以后能离间君臣,使吴王大兴土木,导致兵乏民困者,西施当是祸首。其三,吴王以越国大夫、号称天下第一谋士的范蠡为大夫。子胥言:范蠡若真心归吴,乃吴之大福,否则,灭吴者必范蠡也。

吴越之间的争斗,最终归结于两个人之间的战争:伍子胥和范蠡。让吴王信任哪一方,决定着吴、越两国的命运。伍子胥进言痛陈利弊,吴王不听,伍子胥欲杀勾践而不得,欲杀西施也不成,他耿直的性格比不上范蠡的隐忍与耐力。当他咄咄逼人地要求夫差绝后患时,范蠡则不露痕迹地运筹帷幄。一个王者,坐得越高,越顺利之时,听到忠言往往觉得刺耳,何况强硬如伍子胥,要杀夫差的信臣爱妃,在夫差眼中这是位高权重的伍子胥对王权的挑衅。至此君臣之间的距离越走越远。

在伍、范的斗智中,伍子胥逐渐处于下风,直至他将儿子送去齐国,为吴、齐交好,日后联手抗越作准备,这已是保护吴国的下下之策。但夫差把这一切误认为是伍子胥通敌卖国,伍子胥的个人悲剧达到顶峰。他忠于吴王,吴王则赐剑让他自刎,他要保护吴国,却眼睁睁看着吴国走向灭亡。

或许自始至终最敬佩伍子胥的,是他的对手范蠡。伯牙遇子期,那是几世修来的福分,但是两位能够互相赏识的英雄却是各为其主。范蠡要救这位失败的英雄,坚强如伍子胥,在这一刻流下眼泪,感动于这份知音之情。但是他拒绝了范蠡出手相救的好意,最后自刎于吴王前,嘱咐其子在他死后挖出他的双眼悬于吴门之上,他要看着越过怎样攻破吴国。

伍子胥至死希望吴王夫差醒悟,可惜没能如愿,最后死不瞑目。

感动于这样一个故事,历史的美丽在于那些逝去的人物,那些细微的情节,那些真实的情感。

猜你喜欢

  • 与面具做一场游戏

    1974年,法国巴黎最大的小说出版社伽利玛收到一部从巴西寄来的小说手稿。作者署名阿扎尔,这部名叫《大娇》的小说,讲述了小说主人公收养一条蛇的故事,“大娇”正是蛇的名字。小说一经出版,即引起如潮好评。人们不相信它会出自一位不知名的年轻人之手。

  • 我想,我已经做到了

    歌里的我,比我更坚强。有时候我需要从我的歌中寻找力量。我从小就在私立学校念书,家里有漂亮的游泳池、汽车和一个管家。我没有经历过太多痛苦的经历,也不需要我来养家糊口。由此我现在最向往的是挫折,我宁愿在失败中学习。我早当腻了流行偶像,我也不想成

  • 最显眼处的秘密文件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富有正义感,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一些革命者,为他们传递信件,提供秘密集会的场所,许多重要的秘密文件也由易卜生帮助保管,藏在保险柜里,为此遭到了当局的嫉恨,警察只是苦于没有证据,不敢贸然采取行动。一天,在家写作的易卜生 发现大

  • 赫鲁晓夫的细腻

    赫鲁晓夫此公,被世人评价为“头顶最秃,胆子最大”。他行事喜欢大刀阔斧,线条常常有些粗疏。但在《赫鲁晓夫回忆录》的第三十六章,我却读到了两个字:细腻。先说年轻的苏联钢琴家阿什克纳济。他演奏出色,得过大奖。他老婆是个英国人,不肯去苏联,但他们夫

  • 一半是玫瑰,一半是尖刺

    在我的印象里,大提琴是有“英雄气”的乐器,挟一股坦荡荡的悲壮,像压路机一般撞入你的肺腑,直白到了莽撞的地步。音符乍入耳就逼得人逃不过、避不开,明知是要泪雨倾盆了,却心甘情愿。我从小就喜欢听大提琴,尤其是音乐王国传奇女子杰奎琳·杜普蕾演奏的《

  • 方文山:我用汉字我骄傲

    喜欢周杰伦的人,没人不知道方文山。他个头不高,笑容羞涩,惯穿牛仔T恤,爱在满头乱发上罩顶帽子。正是这个样貌普通的男子,创作出了《东风破》、《菊花台》、《千里之外》、《青花瓷》等脍炙人口的歌词。低微的出身挡不住惊世才华,他的横空出世,令沉闷的

  • 我看不见,但我有颗阳光的心

    2008年春晚,一个歌手让观众眼前一亮:他双目失明,却唱功高超,模仿马三立、单田芳、张学友、刘欢等十多位名人的声音惟妙惟肖。他的名字叫杨光。1979年,杨光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普通家庭。8个月大时,他被查出患了视网膜母细胞瘤。这是眼癌的一种,爸

  • 杨绛:人生边上觅归途

    钱钟书、杨绛,还有女儿钱媛,组成了杨绛引以为豪的“我们仨”。1997年早春,钱媛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去世。如今,只剩下97岁高龄的杨绛独自寻觅归途。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曾留学日本,后去美国,是当年中国法学界很有影响的人物;而钱钟书父亲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