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我不相信王子,但我相信爱情

我不相信王子,但我相信爱情

收录日期:2025-08-08 01:22:31  热度:10℃

在电视上看英国的威廉王子大婚,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订婚。王子把母亲戴安娜的蓝宝石戒指戴在新娘手上,新娘戴着那枚蓝宝石戒指,用同样的姿势,挽起了不一样的王子。那枚蓝宝石戒指,曾经因爱情而璀璨,也曾经因婚姻破裂而黯淡。而现在,它又随着一对新人,开始了新的征程。

我可以不相信王子,但是,我相信爱情。

江湖上有句话说:“多少英雄儿女,栽倒在一个‘情’字上。”说得我害怕去爱。恋爱失败的概率是这么大,风险是这么高,还不如不要。直到我看到伊丽莎白·泰勒,这位爱过七个男人、有过八次婚姻的奇女子,她有“一个女人的身体和一颗孩子的心”。她到老仍像未经历初恋一样,憧憬着爱情。因为她相信,她之前遇到的都不是真正的爱情,真爱还在路上,正朝她走来。如果有天堂,她大概会在那里结第九次婚吧。

我可以不相信男人,但是,我相信爱情。

我曾经为徐志摩—这个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人感动。但是,我从他的传记中发现,无论是他得不到的爱情,还是得到的婚姻,都有缺憾:猜忌、背叛、柴米油盐、金钱算计或者无疾而终。

在显微镜下,没有一桩爱情是完美的。徐志摩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句话是说:“你这样的人啊,遇不到,也就算了,我这一辈子,也就这样过去了;遇到了,就一定会爱上,爱上了,就一定会奋不顾身。”他还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我可以不相信永恒,但是,我相信爱情。

从前,我不相信爱情,不相信世界上会有人无缘无故地对另一个人好;现在我相信,爱一个人,其实也是自爱。爱让我们发觉自己原来可以成为更好的人。

从前,我不相信爱情,因为爱情会带来伤害。运气好的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在爱中屡战屡败,可是爱情需要屡败屡战啊!能找到真爱的,并不只是运气好的那些人,更是在伤痕累累后,仍然相信爱情的人。

从前,我不相信爱情,现在我相信。世界上惟一比被爱更幸福的,就是去爱;惟一比被爱更幸运的,就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值得爱的人。

作家杜拉斯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我相信爱情,全心全意地去爱吧!其他的,都交给命运。

猜你喜欢

  • 最短的距离

    2004年年末的一天清晨,在美国底特律的街头,一辆鸣着警笛的警车疾驶着在追赶一辆慌不择路的白色面包车。面包车上,一个持枪男子疯狂地踩着油门夺路而逃。他叫道格拉斯·安德鲁,曾经是一位职业拳击手。就在20分钟前,穷困潦倒的他持枪抢劫了一个刚从银

  • 五月新娘沈傲君,幸福“潜伏”在转弯处

    感情受挫来了位神秘的安达沈傲君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凭借在《神医喜来乐》《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大宋提刑官》等电视剧中出色的表演,逐渐走红并被观众所熟知。2006年,久居上海的沈傲君拎着6个行李箱突然北上,把事业的重心放在了北京。来京不久,她

  • 非洲俏新娘,追爱追到长江畔

    帅小伙妙手仁心黑美人芳心暗许年9月17日,毕业于湖南湘雅医科大学的医学硕士谢志刚,辞去了广东花都中医院的高薪工作,报名到非洲当志愿者。临行前,他特地回到家乡武汉,向父母告别。谢志刚的父母都是汉阳大桥局工程师,通情达理的老两口对儿子说:“你是

  • 我给跳江女孩写情书

    失意女孩跳江残疾慈父替女广征情书年9月12日黄昏,夕阳的余晖斜洒在重庆朝天门的江面上,江边石阶上坐着一对对相拥相依的恋人。眼前这温馨浪漫的场景,让站在江边的刘苏感到更加落寞,心灰意冷的她,一步步走向波涛汹涌的江心……江边游玩的人们被眼前突然

  • 书报亭前

    学校附近有个书报亭,东方穆强常常在那里买报纸杂志,慢慢地,东方穆强喜欢上了那个端坐在书报亭中的姑娘。他觉得她身上有种古典的美,而且是那么朴实单纯,她的一颦一笑都那么耐人寻味。东方每次来买报纸都会偷偷地看她,最终他鼓起勇气写了一封情书,趁姑娘

  • 爱上一条美人鱼

    李安交了一个叫杨淼的女朋友。有次李安问杨淼的名字为什么有那么多水,杨淼笑笑说:“都说女人是水做的,我这么温柔的女人当然得多点水啊。”玩笑归玩笑,不过这个杨淼好像真的特别喜欢水,她总喜欢拉着李安到海边去玩。一到海边,杨淼整个人马上神采飞扬起来

  • 跳进鱼缸里的风筝

    一、 不见了的金鱼风筝这天是周末,刘天宇一个人逛到市中心广场上,广场上很多人在放风筝,刘天宇玩心大起,也买了一只黑色的金鱼风筝放起来。刘天宇的风筝在天上欢快地游着,忽然,一条红色的金鱼风筝靠上来,和他的黑鱼风筝上下翻飞,宛若两条活鱼相互嬉戏

  • 手语里的爱情

    沈鲤在公交车站等车,一旁用手语交流的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吸引了她的视线。读大学时,沈鲤当过3年的志愿者,定期去聋哑学校服务,她能熟练地用手语交流。她看出,女青年是在问路,她想去三峡学院,而男青年用手语说他不知道。一向乐于助人的沈鲤连忙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