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故居

故居

收录日期:2025-08-07 13:11:03  热度:11℃

一名活跃于上世纪初抗日时期的蒋姓陆军上将,死后留下了一栋洋房,洋房加上外面的花园约有一千平方。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就不断有关于这栋洋房闹鬼的传闻,最初是从一对守房的老夫妇开始。

蒋上将于1967年病逝于北京,其儿女亦移民至香港、加拿大等地,所以他的故居曾经空置了一段时间。后来一对无孩无房的老夫妇入住,美其名曰守房,但这跟强占也没多大分别。因为老夫妇的景况也令人同情,所以也没人提出异议。

老夫妇入住后不久,就有怪事发生,首先是丈夫得了奇疾,全身也动不了,并一个劲儿叫痛。但问他哪里痛,他却说不出来,过了大概一个月就死了。

丈夫死了,妻子就终日胡言乱语,说丈夫在下面很寂寞,想自己去陪他。没过多久,她也死了。

老夫妇死后,故居又空置了一段时间。在故居旁边有一所小学,乡村里的野孩子都贪玩,经常在课间时溜进洋房里玩耍,而洋房最好玩的地方要数底层的地道。

故居的建筑风格挺诡异的,不论是花园的围墙,还是洋房的外墙都是用红得很鲜艳的石砖所建,远看很醒目,但近看却感觉怪怪的。更怪的是,底层地基有很多边长约半米的方形洞口,从这些洞口能钻进小洋房下四通八达的地道。对小孩子来说,这些地道无疑是最好玩的游乐场。

白天钻进地道里挺好玩的,晚上钻进去也许会更刺激,但之前都没人尝试过,毕竟地道在晚上是伸手不见五指的。

小学四年以上的班级都必须上晚自习,有一晚停电了,校长不在,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电,所以老师们不敢随便让学生放学回家,就让他们到操场玩。要知道当时的通信极不便,固话也不多见,手机就更别说了,要找人只能靠吼。

一群孩子在一起疯,当然是什么事也做得出来。闹了一会儿,他们就打起洋房地道的主意。不知是谁先提出在地道里捉迷藏,反正就是一拍即合。当时一共有九个人,我也是其中一个。

我们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来决定谁当鬼,我小时候的运气很差,或者说是反应比较迟钝,所以差点就要当鬼了。幸好还有一个比我更笨,叫小庄的女孩,她只会出剪刀,每次都是这么出,我再怎么笨也不会输给她。

小庄刚趴在墙上开始从十数到一,我就往洋房里面跑,其他本来想钻地道的男孩看见我跑进洋房,也跟了过来。虽然之前约定是在地道里玩,但我们耍赖也不是第一次,只是没想到这次耍赖却救了我们的命。

跟着我跑进洋房的一共有四个男孩,其中两个和我一口气跑到楼顶,就坐在顶楼一处暗角聊天。另外两个是小勇和小乔,小勇胆子大是出了名的,所以他没跟上来,拉着小乔在洋房里“探险”。

我们三个在楼顶聊天,聊着聊着就把捉迷藏的事忘了,直到放学的钟声响起,我们就各自回家。补充一句,上下课的钟声是人手敲的,有没有电也没关系。

直到第二天上学时,我才知道昨晚出了事。小勇和小乔在洋房“探险”时,竟然见到一只长舌鬼,因为小孩子的形容能力有限,只说是一只舌头长得掉地上的长舌鬼。小乔当场就吓晕了,小勇胆子大,咬着牙眼睛只看地板硬把小乔拖出来。

而小庄到底看见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因为她的父母只在地道里找到她的尸体。尸体的脸色发青,死前应该受了惊吓。另外三个女孩子见男生都跑进洋房,所以她们也没钻进地道,只是躲到花园的荔枝树后面。也就是说,昨晚只有小庄钻进地道里。

之后,校长就禁止我们到故居玩,其实用不着禁止,也没人敢去玩了。

后来,我们小学兴建新校舍,地址远离故居所在。经济好了,外来人员也多了,管理区的小官私自把小学的原校舍,还有空置了很久的故居改成了出租屋。

旧校舍没什么事情发生,但故居却怪事不断。租房的基本上都是民工一类,白天工作劳累,晚上一躺上床就打呼噜那种。可是租住故居的人,还没住上一个月就全搬走了,连押金也不要。对收入微薄的阶层的来说,两三百元的押金可不是个小数目。

民工搬走的原因,传说是因为老夫妇的鬼魂作祟。不管是真是假,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在晚上走进故居。

大约十年前,镇政府开始重视文化遗产,把破旧不堪的故居修整翻新。本地人是不敢在故居里过夜的,所以镇政府安排了一名外来工守夜。但第二天,这名外来工就不干了,他说夜里看见蒋上将的半身石像,眼睛会动,他走到哪里,眼睛就转到哪里。

到现时为止,故居晚上仍是无人看守。虽然里面摆设了不少蒋上将生前用过的珍贵文物,但从来没被盗窃过。

我带朋友到故居参观过,朋友说底层的通道应该是为了使洋房里面凉快点才建的,原理就像电脑芯片上的散热片。的确洋房里面明显要比外面凉快得多。我又问他闹鬼的事情,他说:“这洋房建成这样,不闹鬼才怪。外墙红得像血,形状又四四方方,活像个大棺材,最容易招惹游魂野鬼了。最要命的还是底层的地道,里面终年不被阳光直接照射,加上花园里又全是百年以上的荔枝树,花多树多,使得里面湿气重阴气盛,自然就会影响活人的大脑,有幻觉再正常不过了。”

“为什么蒋上将在生时没有闹鬼的传闻呢?”我问。

朋友说:“蒋上将戌马一生,意志肯定比常人坚定,对游魂来说,他就是一团火,遇到他逃也逃不及,哪还敢招惹他呢?有他在,比高僧开光的佛像还管用,但他一走,这里马上就变成鬼窝了。”

蒋上将的全名我就不方便说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定位置,不但是位抗日名将,建国后还当选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有兴趣的朋友百度一下就知道了。至于他的故居至今尚保全完好,并对外开放,但只限白天。

白天到故居参观没什么意思,就算钻进底层的地道也不会发生怪事。晚上就不一样了,单在外面看就觉得阴森恐怖,十数棵百年以上的荔枝树把洋房包围,看起来像鬼影憧憧的。

胆大一点的可以爬上围墙往里面看,从一楼窗户看进去,正好可以看见蒋上将的半身石像,认真看一会儿就会发现石像眼睛似乎真的会动。不怕死的话,还可以爬进去,没人会抓你,哪怕你把里面的东西拿走也没人妨碍你,因为周围早就没人居住了,故居方圆百米之内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空的。不过,虽然近年治安越来越差,但故居从来没掉过东西。

猜你喜欢

  • 姐妹花

    她放下电话,怔怔地跌坐在床上。“阿囡,快过年了,今年一定要回来过年啊,5年了,妈想你想得心口痛,夜里一直睡不着……”“姐姐,求求你了,回来过年好不好,我也想你呀!年初二是妈60岁生日,你一定要回来噢……”妈妈和妹妹的声音里都含着哭音。是的,

  • 我在这里很好

    历时两个半月的装潢,终于在粉尘、噪音、油漆味里结束了。结算了工钱,主人家请他和他手下的小小装潢队,去小餐馆吃了一顿好饭。主人家知道他们不容易,天天吃大蒜煎豆腐;冬天睡在门窗半拆的工地上,有两位都冻病了;为了赶工,边咳嗽边做木工……今天是他们

  • 别踩疼了雪

    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

  • 仅仅是一条腿

    三年前的一天中午,我接诊了一名患者。时年17岁的玛莎,此时这个身材婀娜、脸庞秀丽花一般的姑娘,正游走于生死的边缘。她的左侧骨盆长了一个骨瘤。我告诉她:“你的病情并不乐观,如果不进行切除手术,那么你只有死亡;如果你接受切除左腿及部分骨盆手术,

  • 良心的安抚

    困难时期,粮食成了全社会的中心,天下事,再大也大不过粮食去。“民以食为天”的平淡警句,在那个时候,彻头彻尾地被我们所理解,牢牢地记在心上。在普通的家庭里,一天要吃几两粮食,一顿又该怎样分配,成了大家要反复掐算计较的事情,绝不可以有半点疏忽。

  • 爱情终结者

    高庸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屡屡不顺,他一气之下决定自己创业当老板。这天在地铁上,他看到一家婚介公司的广告,忽然间灵机一动,既然帮人牵手有市场,那么帮人分手一定也有市场!牵手公司遍地都是,分手公司可是风毛麟角。一周后,高庸租了间办公室,注册了一家

  • 情书,那年我高三

    教室里弥漫着高考前的气氛,个个紧张,期望,忐忑,疲惫。我却丝毫紧张不起来,对我来讲,努力与否,结果还不都一样,肯定名落孙山呗!我自己最知道,高中这前两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夜里偷着去网吧,上课睡觉,和几个社会小混混搅在一起,厌倦学校,讨厌老师,

  • 一双金丝绣花鞋

    锦锐布店的李老板膝下只有一女,名叫婉晴。这丫头才貌双全,李老板视其为掌上明珠,不忍心看她裹脚的痛苦,任其长成了一双大脚板。当时盛行三寸金莲,即使相貌出众的女子,如果长着一双大脚板,也很难嫁出去,所以婉晴到了出嫁的年龄,依然没找到合适的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