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宋庆龄遵守诺言的故事

宋庆龄遵守诺言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9:44  热度:11℃

宋庆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她在中国革命期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致力于推动妇女解放运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而在她塑造的形象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她守信守诺的品质,这正是人们心中关于宋庆龄的一段佳话。

故事发生在她任职国家妇女儿童服务总会主席时的一个寒冷冬天。当时,中国正处于长期的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积极筹措资金和物资,支持抗日工作,并且她对于教育事业的关注更是毫不松懈。她亲自参观了许多孤儿院和贫困学校,了解到孩子们的需要和困境。

有一天,宋庆龄来到了一个贫困山村的小学,她见到了一群饥寒交迫的孩子们,他们衣着破旧,面容憔悴。这让宋庆龄十分心疼,立刻决定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于是,宋庆龄承诺给这个小学建造一栋新的教学楼,以及为孩子们提供干净的饮用水、优质的食物和新的教学用具。这一承诺在小学的师生们中间引起了轰动,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然而,由于战争时期的困难和物资短缺,许多诺言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兑现。但是,宋庆龄不同,她紧紧抓住诺言,决心不辜负师生们的期望。

宋庆龄立即展开了募捐活动,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善款和物资。她不断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热心捐助,同时亲自电话联系商人,请求优惠的价格购买建材和学具。

几个月后,新的教学楼终于在小学建成,孩子们欢呼着走进了崭新的教室,他们看到了整齐的桌椅、洁净的地板和彩色的黑板。孩子们不禁感叹宋庆龄的承诺能够如此快速地实现。

此后,宋庆龄又陆续送去了饮用水设备、食品和其他学习用具,确保孩子们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宋庆龄是一个真正守信的人。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承诺的重要性,并且始终坚持兑现诺言。无论面对多少困难和阻力,她都不会放弃。这样的品质使她成为了一位值得尊敬和效仿的人物。

猜你喜欢

  • 传奇郎中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民间出了个奇人,是个郎中,叫做孙芪。他祖上三代行医。医术越传越精,到了他这辈,已然名满京城,无论什么病,只要他开三副药服下,立刻就好。找他看病的人把他家的门槛都要踩烂了,可是竟都是一些达官贵人,只因诊费太贵,一般百姓根本

  • 帅张飞奇遇记

    张飞其实长得还挺帅的,单是两个女儿嫁给了皇帝刘禅,其遗传基因就可见一斑。也不知怎么得罪了罗贯中手中的笔,落得个豹子头的形象。话说刘备军被曹操军击溃以后,刘、关、张三兄弟失散各处——刘备投靠了袁绍;关羽投降了曹操;张飞躲到了芒砀山。就是在这芒

  • “书圣”家门上春联事

    东晋有位“书圣”王羲之(公元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无锡洛社(今江苏无锡)、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他的字天下人赞不绝口,其“书圣”之名流传千古。迎新年有个传统的习

  • 配姻缘

    很早以前,有个叫吴三的人,那年24岁,还没有娶上媳妇。这天,他一个人扛着锄头下地锄田,走到半路,看见路边的大树下,有个老者坐在树荫里,守着几堆碎碗碴玩儿。吴三觉得有点好笑,就站下来看。老者就像没看到他,继续玩儿。他看看这堆,拿起一块儿,看看

  • 紫荆山的传说

    在朔县东南方向,有一座巍峨的大山,叫紫荆山(民间多称莲花山)。关于这座大山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紫荆山光秃秃的,连一根草也没有。这里的百姓生活得很艰苦,一则这里地薄没有产量,二则牲畜也难养,三则北方的匈奴没准什么时

  • 飞毛腿季丹山的故事

    我的家乡是昌邑南部的石牛庙村,为何叫石牛庙呢?是因为村西北角埠岭上有一奇石如牛,旁有庙宇奉祀神牛而得名。石牛庙出了个飞毛腿的故事很快传到了在京城为官的刘墉的老家高密——我们村与高密县相邻,只隔着一条官河。刘府立即差人到了俺村,让季丹山到京城

  • 娃娃寻“罪证”

    文革中的那一天,一个看上去像学生模样近二十岁的年轻人,他穿着黄军装,手里拿着红宝书,走起路来雄赳赳气昂昂的一副革命架式。年轻人他已经是一个革命闯将,头脑中已经装满大义灭亲的忠于思想,他是特地来寻找他亲人的“罪证”。那一场声势浩大的文革运动,

  • 都是蟑螂惹的祸

    小袁是个普通大学生,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每天过着睡觉睡到自然醒的生活。闲来无事就和一帮狐朋狗友到处乱逛,上课除了第一次就再也没去过。可是,突然有一天也不知道他发了什么疯竟然宣布要好好读书﹑重新做人,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之后,朋友叫他也不理,整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