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母亲的路有多远

母亲的路有多远

收录日期:2025-08-08 06:22:39  热度:9℃

刘伙、周沟、小漫坡、大山根……直到汽车穿过那座叫娘娘洞的短隧道,从那束通透的亮光里,再也看不到远处松柏丛里的缕缕纸烟,我才回过头来,任泪水夺眶而出。

母亲就这样安眠在我的身后,此去,只会离她越来越远。母亲目光里的女儿,从此将永远用目光尋找母亲。

我是3岁进的寄宿幼儿园,接着进的寄宿学校,也许那时年少,也许幼儿园与学校毗邻,而妈妈就在学校工作,意识里没有与母亲分别的感觉,直到中学毕业上山下乡,背起行李离开家门,才发现孩子离开家庭,对于母亲是一件多难的事情。提前几天的各种用品打理自不必说,每一件都要看过理好,再找理由添加,塞进大包小箱,直到合不住箱盖、拉不住拉链。而最不理解的是影子似的相伴相随,从提起行李那一刻,无论我在干什么,妈妈都会跑过来跟在身边,把那些整理过的物品、交代过的事情,一件件一桩桩重复个遍。出家门了,出院门了,没话了,就那么走着跟着,无论你怎样一次次说走吧走吧,妈妈都始终不肯离开,直跟到车站的那道无法通过的闸门才站住,还要挥挥手,记住妈交代的话呀……我怕同学熟人笑话,赶快大步走开,到长途汽车边上了,回头一眼,却见妈妈还在那里,看见你转过身,她脸上竟然浮出孩子般满足的笑容……

如果那一刻我没有回头,妈妈她会怎样?多少次送别之后,我才有了答案。

那次进车站不久,天上就下起了大雨,我们那趟班车一直没有进站,记得是一个多小时后,车站一个工作人员跑到候车区域,大声叫我的名字,递过来一把雨伞,一个塑料袋,那袋子热乎乎的,打开来竟是几个白生生的熟鸡蛋。“是周老师(妈妈姓周)给你的,你妈看车没有来,叫我等着,回去拿了这些东西……”

妈妈怎样在熙熙攘攘的车站找到这个“熟人”,怎样在雨中来回奔波不得而知,从此我确认的是,看女儿离开,看女儿上车,看那辆车开走,或者说,是最后看不见,才是母亲离开的时刻,无论孩子是否回头……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后来,我有了自己的车,每次回家,我都要用尽一个业余司机的技能,七扭八拐把车停在家门口,让妈出门就看我上车。谁知一定是觉得没有了发车时间的限制,妈一如过往把所有事情说个遍还不够,还一次次回转身,把她认为重要的东西塞进车里,无奈之中,只有发动起来开车走,巷道里没有速度,她竟然跟着走到大路边,倒车镜里,依然看到她站在那里,感觉到她眼巴巴的目光。

再后来,妈老了,我和弟弟把她接进省城,住进我们自己的家里。安顿下来,心想朝夕相处的妈妈,再也不会有分别的纠结了吧。哪知每天上班的时刻又成了她忙碌的时刻。90多岁的老人听力已经严重下降,却能准确分辨女儿的脚步,几乎同步从自己房间出来,伸手摸摸你的衣服厚薄,看着你开门,随着走到单元门口,再三劝阻才不进电梯,还大声问一句什么时候回来。弟弟家在一楼,妈妈在那里的时候更是麻烦,每次去探望离开时,她都要甩开小阿姨的搀扶,执意走下门口的台阶,送你到停车的地方,看你上车离开。

弟弟住在小区最后面角落的那栋楼,送别成了一件事情,是参加一次必须踩点到达的活动,还是一次需要抓紧发走的稿子?总之那一次的焦急中,我想出一个主意,从弟弟家出来,就快步转过墙角躲了起来。只见妈妈步履蹒跚地走出门洞,看到小区通道上没有我的身影,就疑惑地向后张望,我暗自庆幸母亲会转身回家时,却见她只是犹豫了半分钟,就坚定地开始向前寻找,最后,我还是现身赶快打电话让小阿姨出来。耽误了更多时间的我,那次真的生气训斥了老妈:“都多大了,还把我当小孩!”我气急败坏的样子肯定吓住了妈,她孩子似地辩解:“妈还没有问你上哪儿呢?

到哪里去?做什么?何时回来?对于孩子,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母亲那里,却永远是新的出发。当年年轻的妈妈面对年少的我,这样的道别这样的提问尚能理解,而如今,90高龄的母亲仍要在每一次离开时,追问已经做了母亲的女儿。我的白发老妈,你是糊涂了,每一次的追问却那么清晰又认真;你已经成为习惯,岁月漫漫,你为何就是保留了这个习惯?

直到没有了你的这个年关,我才在一个刹那明白,虽然明白得太晚太晚。

这个春节,我们全家决定在海南度假,假期结束时,儿子被通知到工作单位以外的地方开会,机票临时改签,汽车重新预约。所有行程自然是儿子自个儿在手机上搞定的,几点走,到哪里,自然是我问出来的,最后一个提问儿子终于不耐烦了:“能不能不再问约车号码了,是我乘车好不好!”没有得到答案的我,把闹钟定到凌晨出发的时间,决定随儿子到楼下,就可以看到约车牌号了。哪承想得知我的目的后,儿子竟然毫不客气地电话指挥约车停到另一个门道前,在模糊的晨曦中扬长而去!

“我就是要让妈妈明白,我不是孩子了,应该像成年人一样得到尊重。”事后,儿子的朋友在电话里这样告诉我。

同样的送别,同样的不耐烦,儿子归结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而我当年则认为母亲耽误了我的时间,相同的是,我们都没有想到那个心心念念牵挂你的母亲的感受!

多想飞奔到母亲身边,告诉她我错了,多想再牵着妈妈的手,走出家门,在道路的尽头,转身看见彼此的笑容……

如今,刻骨铭心的顿悟,只能面对黄土,说给沉睡的亲人,只能化作青烟,寻找天堂里那颗与你相守相望的灵魂!

这就是人生,拥有时不懂珍惜。这就是亲情,只有岁月告诉你,她无怨无悔。

找个时间吧,与儿子像朋友那样谈谈心,等下一次出门吧,告诉儿子,只要妈妈在,你永远都是孩子……不!亲情不需要解释,有一种永远无法探寻无法表达的人类情感密码,只能在血脉里跳动感知,流淌传承。

今生,再也没有人会送我直到看不见;今生,我的目光注定会追随一个身影,直到他看不见……

猜你喜欢

  • 友情防腐剂

    不谈金钱,只谈好莱坞明星,离身边越远的越好。朋友有心事,多么沉闷都要聆听。你听完,对方便认为问题解决了百分之九十了。如果人家没有请你提出意见,你便不用提出意见。聆听其实是多了一个人在面前看她自己跟自己说话而已,别误会她需要你指点迷津。没有生

  • 让牵挂你的人放心

    巴金和冰心的友情,在文坛尽人皆知。从20世纪30年代相识,六十余年以来,他们一直以姐弟相称。1985年,冰心的爱人吴文藻教授去世,巴金十分悲痛。冰心对女儿吴青说:“我暂不给巴金写信,你将一些情况告诉他,叫他放心,我好好的。”1986年5月1

  • 狗的友谊

    黄狗和黑狗躺在厨房外的墙脚边晒太阳。虽然在院子门口守卫要威风得多,但是它们已经吃饱了,不想再冲着来来往往的人大叫了,于是就彬彬有礼地攀谈起来。它们谈到人世间的各种问题。自己必须做的工作,恶与善,最后谈到了友谊问题。黑狗说:“人生最大的幸福,

  • 朋友和规矩

    一天,有位研究生对季羡林说,他去国家图书馆借阅一本古代典籍,因为资历不够被拒绝,希望先生帮着通融通融。谁都知道,时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任继愈,是季羡林多年的老朋友。可季羡林回答:“那怎么行?那是别人的规矩,合不合理是另一说,但既然是规矩,我们

  • 我的朋友很贵

    很久没联系的一位前同事打来电话,说她朋友的妈妈最近情绪非常低落,她怀疑老人家抑郁了,知道我有位朋友是心理医生,想向那位朋友咨询一下。我在征求朋友的意见后,把电话号码发给了她,过一会儿她又随口问我:“向你这位朋友咨询,不收费吧?”我压根没去想

  • 你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

    每个人都有朋友,你能吸引什么样的人成为你的朋友?全球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勃特在新加坡开设了理财课程。罗勃特的第一堂课就令人印象深刻。罗勃特要每个人写下10位和自己最亲近的朋友,要大家把所知道的一切详细地写下来,包括:他们的公司大小

  • 你真的朋友遍天下吗

    用心良苦,交情乃见某晚偶然看到一个节目,一个中年男子在诉说有关朋友的一段经历。他说在十年之前,他的朋友遍天下,最早手机还没出现的时候,他的通信录有厚厚两大本,后来有手机了,光陆陆续续输通信录他就花了好几个星期。那时他在搞一个著名品牌的保健品

  • 朋友是酒

    我有几个对脾气的朋友,几乎每周都要聚一次,有话说话,没话打牌。那时候我们都很年轻,我们的父母都在老家。每到冬天,我都接父母亲过来享受暖气。父母亲爱热闹,我就常常把大家的聚会放到我父母亲住的房子里。父母亲果然很高兴,不但给大家端茶倒水,有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