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朋友来了有好酒

朋友来了有好酒

收录日期:2025-08-08 01:00:42  热度:8℃

郁达夫游历很广,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安徽、福建、上海都长居过,还到过山东的青岛、济南等地,抗战后到新加坡,最后迁居苏门答腊,可谓尝尽天下美食。

他交友也同样广泛,朋友很多,而朋友们在一起又往往少不了吃吃喝喝。比如与柳亚子、鲁迅、沈从文等,互相之间的饭局记载充满了各自的日记。

郁达夫日记中对此亦有细致的记录:“午后打了四圈牌,想睡睡不着,就找鲁迅聊天,他送我一瓶绍酒,金黄色,有八九年光景。改天找一个好日子,弄几盘好菜来喝。”

这种默契舒适的交往,欢乐而温暖,在当代文人中很少见了,很让人向往。郁达夫记录的这种互赠美酒的细节,让我很感动,也勾我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一帮诗人朋友经常喝酒聊天的往事。

那个时候没有多少钱,买不起瓶装酒,常常喝散酒,几毛钱一斤,瓶装酒要两三元钱一瓶。有一年冬天,有个开大货车的哥们儿穿着一件军大衣来找我,兴奋地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两瓶泸州二曲,说:“二哥,今天咱们喝好酒!”

我顿时眼睛一亮,马上抓起来,放到办公桌下的柜子里,说:“这么好的酒,今天喝太浪费了,我们过年再喝。”当时我做老师,一个月只有50多元的工资,他开货车能挣到上千元,便经常搞些好酒来。

另外一次是和诗人李亚伟,他也穿一件军大衣来找我喝酒(那时时兴穿军大衣),拿一瓶泸州二曲,两人喝了之后,还觉得不过瘾,李亚伟借着酒劲儿就说:“二曲算个屁,等老子稿费来了要喝泸州特曲!”当时是1986年,我们这些“地下诗人”已经开始逐渐得到官方刊物的认可,陆续发表诗歌,有稿费拿了,喝酒也更豪气了一点。

郁达夫和鲁迅的交往充满了浓浓的酒气,但我能感觉到他们之间的醉意已超越了酒本身,这种醉更有一种朋友的情谊在里面。

从这段故事可以看出,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主要指对自己的儿子和老婆,而小时候我们接受革命教育,说鲁迅这是“为人民”,人为拔高了。这首诗中还有两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如果当时看到,肯定会觉得鲁迅格调不高,不是“人民卫士”了。

与郁达夫喝酒吃肉时的鲁迅是更本色、更接地气的,也是更可爱的文人。

酒肉与诗歌恐怕很难分开,鲁迅在饭局上作诗这样的事,我们那个时候也干过不少。

每次喝完酒之后,我们常常朗诵自己作的新诗,有时候还闹出笑话。记得一次诗人马松兴奋地站到桌子上朗诵自己的新作,酒喝得太多,刚朗诵了两句就记不得了,伸手摸口袋里的诗稿,哪知道一下子摸出一张收据,又摸出一张粮票,马松醉眼迷离,还拿着粮票认真地看诗句在哪里,引得大家大笑不已。

2007年的一天,诗人张枣从德国回到中国,喝了酒以后,用俄文朗诵莱蒙托夫的代表作《帆》,还朗诵普希金的诗歌,非常深情投入。那时的我们非常快活。

有一个巧合是,鲁迅和郁达夫都患有肺结核,我想这可能与他们忧郁、爱生气有关。

但郁达夫与鲁迅相比,性格上更加开朗些,他的夫人王映霞做菜也更好,更懂得如何照顾他,常常熬鸡汤、炖甲鱼,用黄芪炖老鸭给郁达夫补身体。黄芪是补气的,与老鸭同炖,可以治痨热、骨蒸、咳嗽、水肿。

除了鲁迅和郭沫若,郁达夫还常与他的兄弟们,如楼适夷、王鲁彦等喝酒。一次大醉,郁达夫被巡捕带回了看守所,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牢里,吓了一跳,以为自己搞左翼文化运动被揭发,慌忙做好受审的准备。巡捕过来,斥责他深夜醉酒,触犯了治安条例,把他当作一般的酒鬼,这才让他松了一口气。

抗日战争期间,郁达夫先是去了新加坡,后来被迫到苏门答腊,改名赵廉,开了一家赵豫记酒坊,给日本人送酒,当翻译掩饰身份,从事营救华侨和文化名人的地下活动。因为环境危险,他怕误事,居然戒了酒。

1945年9月,郁达夫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尸骨至今都没有找到。消息传到国内,胡适评价他的一生说:“郁达夫生于醇酒美人,死于爱国烈士,可谓终成正果。”

猜你喜欢

  • 竹篮打水亦不空

    山里的农场住着祖孙俩。 每天早晨,爷爷都会早早起来,在餐桌旁诵读一本圣典。孙子也照样学样地在一旁模仿。 一天孙子禁不住问爷爷:“爷爷,我试着像您一样诵读这本圣典,可是我怎么也做不到全部读懂,而且读懂的那部分,合上书就忘个精光。您说读这个

  • 被水淹死的鱼

    一条崭新的商船在无边的大海上航行。傍晚时分,突然刮起了大风,滔天的巨浪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吓坏了船上许多人。这时,船长命令大家都回到甲板下面,“不要慌张,在海上,遇到风暴是常有的事情。”但这次风暴却和往常不同,风越刮越猛,浪头越来越大,最后

  • 行动的力量

    做一件事情,只要开始行动,就算获得了一半的成功。 演讲大师齐格勒提醒我们,世界上牵引力最大的火车头停在铁轨上,为了防滑,只需在它8个驱动轮前面塞一块一英寸见方的木块,这个庞然大物就无法动弹。然而,一旦这只巨型火车头开始启动,这小小的木块就

  • 每个人都是一只向往天空的鱼

    在一次心理学讲座上,主讲的心理学家为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小鱼,它每天都对着天空发呆,幻想自己有一天能像鸟儿那样飞到天空去,在白云和蓝天之间翱翔。同伴们对它的愿望都觉得不可理喻,认为鱼儿本应该生活在水里,在山涧和水草间嬉戏,在清澈的河

  • 台阶与佛像

    有座山上建了一座庙,庙里有尊雕刻精美的佛像。数不清的善男信女沿着一级级石阶走到山顶,在佛像前顶礼膜拜,烧香许愿。一年又一年过去,这座庙一直香火鼎盛,前来拜佛的人络绎不绝。 终于,铺在山路上的石阶开始抱怨了:“我说佛像呀,大家同是石头,凭什

  • 乞丐的钵子

    他拿你的钱去花天酒地。“ 我说:”只要做了乞丐就没有假的,因为他伸手要钱的时候,心情就是乞丐了。心情是乞丐的人,即使他四肢完好,孔武有力,家财万贯,他仍然是个乞丐,更值得同情,值得施舍。“ 同样的,一个穷人只要有富有的心情,那他就是一个

  • 绝境开花

    我在阳台上养了一盆扶桑花。花呈水粉色,每朵花虽然只能开两天,但蓓蕾满枝,你方开罢我登场,而且朵朵开得豪放、艳丽,极尽生命的灿烂。有一天日落时给花浇水,不小心碰落了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蕾,我好生心疼,不忍扔掉,就把它夹在了两片叶子中间。 第二天

  • 捷径是在开始的时候绕点路

    菜市场在一片民居中间,大道旁有许多条巷口,每一个巷口都可以通往菜市场。不过,我每日都是跟着邻居穿过第三个巷口到菜市场去买菜,每天要走10分钟才能到。 那天跟邻居走到第一个巷口的时候我突然想:这个巷口离菜市场最近,何必走到第三个巷口再折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