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两棵树

两棵树

收录日期:2025-08-07 22:47:48  热度:7℃

两棵树

李永康

在一处风景区的山上长着两棵特别的树,一棵是松树,另一棵还是松树。

当它们还躺在母亲的怀抱——藏在松果里玩耍的时候,有一天,一位读书人来风景区,走累了,便捧起一本砖头一样厚的书大声朗读起来。它们静下心细听,原来读书人正读着的是《圣经》里的《马可福音》第四章:

你们听啊,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有落在土浅的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干枯了。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就不结实。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发芽长大……

读书人合上书走了。它们两个却再也无法平静下来。

一个说:我一定会落在好土里。

一个说:我一定要落在好土里。

一个说:落在好土里我就要好好地长。

一个说:落在好土里我就会长得好。

……

一阵风吹来,松果像铃铛一样摇着。不知不觉中,它们就离开母亲,不由自主地在天空中流浪飘飞。一粒松子儿如愿落在好土里,另一粒却不幸落在悬崖的石缝间。

落在好土里的松子儿果真很快就生根发芽,快快乐乐地生长着。落在悬崖上的松子儿一阵叹息之后,很快振作起来,它慢慢地发芽,慢慢地生根。由于悬崖上风大,泥土少,它不敢多生根。为了能站稳身子,它把几乎所有能获得的营养都供给了根部。有一段时间,周围的小姐妹小兄弟还嘲笑它是一棵长不大的小松树。

一百年后,长在悬崖上的松树虽然仅仅只有碗样粗细,但它那像人手指形态的粗壮的根紧紧抓住石缝顽强生长的形象,却成了一道风景,一个象征。凡来此旅游的人都把它作为背景争着与它合影。还有不少艺术家为它作画、摄影、吟诗、题词。

长在好土里的松树已经有水桶般粗大。只是由于它生长的环境地势低洼,和风细雨经常滋润,根系就特别发达——长了许多须根,稍粗的根上又长须根,须根上又长须根。有一年,突然刮来一阵大风,它被连根掀翻,倒在地上。

一天夜里,长在悬崖上的松树对长在好土里的松树说:我还没有长成一棵真正的树啊!

长在好土里的松树说:我以为我曾经为自己活过,哪知却是为风而活的。

我们都是为装饰别人的梦而活着。

说罢,长在悬崖上的松树张开双臂想抱着长在好土里的松树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却扑了个空。原来它做了一个梦。

夜静静的。无风。山月朗朗地照着。

两颗同样的种子落在不同的地方,最后有了不同的命运。这不能不给人以生命的启示:即使拥有不好的环境,只要不气馁,努力拼搏,那么最终会赢得生命的辉煌;而即使拥有好的环境,那么在庆幸与享受时,也许正在丧失抗击风暴的根基而使生命枯萎。(卢宁)

猜你喜欢

  • 刘备:三顾茅庐的隐情

    许多人提到“三顾茅庐”,就会坚信,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就一定会等到明主的拜见。但是,真是这样吗?诸葛亮真的纯粹因为其才华横溢远近闻名,而被刘备三顾茅庐的吗?我看,其中恐怕也有隐情!在公元207年,还不是大军阀的刘备率领一帮乌合之众来到了新

  • 唐宣宗是个“高考”狂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出身寒族的读书人获取功名利禄的唯一途径。由于每年科举录取的名额有限,能幸运地冲过科举考试独木桥的举子,实在少之又少,因此,古人对科举中第者推重艳羡至极。《唐摭言》就这样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

  • 好色皇帝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的风流韵事

    正当徽宗为贵妃的去世伤感不已时,内侍杨戬在徽宗面前夸耀另一刘氏有倾国倾城之貌,不亚于王昭君,徽宗将其召入宫中。刘氏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贱,但长得光艳风流。徽宗一见,魂不守舍,瞬间便将丧妃之痛遗忘殆尽。徽宗对刘氏大加宠爱,与她形影不离,若离了

  • 海马龙凤坠之乱世情缘

    唐昭宗年间,政治动荡,昭宗李晔继位以来,宦官势力蔓延,藩镇趁着平定农民起义的机会逐渐扩大,唐昭宗根本没有掌握实权。昭宗李晔聪明而又有才,他深知时下唐朝力量和权威受到严重阻碍,并发誓有朝一日定要复兴王朝。时民间有一女子穆青瑜,其父穆乘霄本是海

  • 龙凤定江山

    显德六年,后周世宗驾崩,天下素缟。其后,年仅七岁的恭帝即位,使得后周政局相较之前更加不稳定。恰逢唐朝寂灭之后的混乱局面,短短几十年间无数小国政权更迭战乱不断,使世间百姓们长年累月混搅在战争的恐惧里流离失所。于这败絮般的乱世里,传说中的海马凤

  • 西方和平女神艾琳娜

    他的属下便问道:“哈德洛尼卡公爵,您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这名属下也是无法理解,东罗马帝国的公爵会有什么烦心事!哈德洛卡五世叹息道:“伊卡诺斯,我厌恶这宫廷斗争,也厌恶这帝国之间的战争!真想去东方的世界看看,马可波罗写的那个地方究竟是什么样

  • 龙凤后传—艾琳娜的心愿

    永乐十二年七夕,明王朝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朱棣的第五个儿子朱文斌迎娶异国公主艾琳娜。二人在国都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以此表示两国同盟友好之情。艾琳娜不仅长的清秀可人,更是菩萨心肠,对朱文斌更是体贴入微。朱文斌将艾琳娜照顾的也是无微不至,所以二人的

  • 抗倭志

    一九四二年。泉州。洪向志坐在摇椅上。摇椅轻轻地晃着,吱呀呀地乱响。下午温暖的阳光像缎子一样地泄在洪向志的身上,那热气透过衣服,像一只温柔的大手抚摸着洪向志的身体,浑身上下是无比的舒泰。洪向志最喜欢坐在这个欧式别墅二楼的阳台上晒太阳。这个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