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没有亲情融化不了的坚冰

没有亲情融化不了的坚冰

收录日期:2025-08-07 19:57:43  热度:13℃

父亲和母亲离婚

父亲的老家在农村。父亲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大型国企上班,就是那个时候,父亲和在工厂里做临时工的母亲相识相恋的。

母亲是我姥姥家的独生女,我父亲是作为上门女婿入住我姥姥家的。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母单位的效益不好,需要裁减一批人。母亲作为临时工,第一批下岗了。

母亲下岗后和父亲大吵了一架:“自己的妻子都照顾不了,嫁给你真是倒霉!”姥姥用眼睛狠狠地瞪我父亲。父亲坐在沙发上低着头不说话,两只手不断地绞着,样子很是窘迫。

姥姥一直看不起我父亲,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姥姥经常训斥他。

姥姥家住在郊区,有着自己盖的三层楼,三十多间房子。随着城市的开发,市区不断向外蔓延。姥姥家的房子越来越好出租,有这三十多间房子出租出去,姥姥家的生活过得很是不错。

母亲下岗后,在姥爷的资助下开了个小超市,生意不错。没过多久,父亲也下岗了,母亲让父亲去她店里给她打工,父亲在店里干了半个多月,总是吵架。后来,父亲就去一个私人工厂打工去了。

也就是从去私人工厂开始,父亲学会了抽烟、喝酒、打麻将。

后来,父母离婚了,我被判给母亲。但父亲每月要给我抚养费,一直到我十八岁。

离婚后不到三个月,父亲就和一个来城里打工的女孩结婚了,这让母亲非常愤怒:“离婚才三个月就结婚了,一定是和那个女人早就有一腿了。”

父亲再婚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对一些事情也有了自己的判断。父亲这么快地结婚,我觉得父亲离婚之前肯定就做了对不起母亲的事,很快,父亲在我心中的形象就是一塌糊涂了。

父亲千方百计收买我

父母离婚后,最初的那几年,父亲给我的抚养费经常拖欠。我经常听到母亲在电话里怒斥父亲,说他怎么怎么地没有责任心,怎么怎么地千方百计拖欠女儿的抚养费。母亲怒斥的时候,我在一边听着,心里也就一点一点地增加着对父亲的恨。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做了一件让母亲特别高兴的事情,我拿着户口本去派出所要求改名字,把我的名字张莉改成了刘莉。管户籍的民警是我姥姥家的老邻居,他当时笑了笑,说这个孩子真是有意思。然后什么话没说,就给我改了。

我以这种方式向父亲宣告着与他的另一种形式的脱离。

那一年我过生日的时候,父亲来了,给我带来了一套新衣服,还有双漂亮的皮鞋。母亲躲在超市里不见父亲。姥姥与姥爷淡淡地不怎么说话,父亲非常尴尬地站在那里,把衣服和鞋递给了我,有些讨好地笑着,说:“祝愿女儿张莉生日快乐!”我接过父亲的衣服和鞋,扔在沙发上,然后告诉他:“我现在已经改名刘莉了,以后你就叫我刘莉吧!”我等着父亲问为什么,然后就把肚子里积攒的他的罪状一一说出来。父亲却什么都没问,脸一下子变得惨白。他走出门的时候,姥姥和姥爷没有送他,我也没有送他,他就那么一个人孤零零地从家中走出去了。

第二年我过生日的时候,父亲到学校里给我送了生日礼物,那是一辆漂亮的红色自行车。我看了心里喜欢得不得了。回到家,姥姥和姥爷以及母亲看了那自行车,都一个劲地批判父亲,说现在父亲太有心眼了,开始喜欢用物质收买人心了。

母亲非常郑重地说:“女儿,别信你爸的那一套,那都是骗你的。”我懂事地点了点头,觉得父亲就是动机不纯。母亲高兴了,眉开眼笑地搂着我,在我脸颊上狠狠地亲了一口。

母亲一直在丑化父亲

小升初考试的那天下午,考完试后,父亲出现了,给我买了一大包东西,有可乐,有冰淇淋,还有很多小零食。

我毫不留情地当面揭露父亲的虚伪:“考试一整天,没见你露一下影子,考试完了,倒跑来了。开始的时候,紧张得要命,还是我妈给打气的。现在考试结束了,倒假惺惺地来了。再说,我也不缺这些破烂东西,我妈开的超市,我在超市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比你这点东西强百倍!”然后我狠狠地把这些东西扔在了他的脚下。刚散场,大门口还聚集着很多的人,一起惊奇地看着我的父亲。父亲脸上白一阵红一阵,后来,他把东西拾了起来。虽然低着头,但是,我依然能看到他眼中噙着的泪。

我心中微微地疼,感觉自己做得有点过分,虽然他是假惺惺,但是,那是我的父亲啊,不能在众人面前给他弄得那么难看,特别是在母亲面前。

一路上,母亲特别高兴,一个劲地夸我,说真是没白疼我,真是与妈妈一条心。我没有说话,望着窗外,脑子里过电影一般一遍遍地浮现父亲的泪光……

初中起一直到高中,父亲都没有再出现,每年过生日的时候,父亲总会用快递的形式给我邮寄礼物。高三那年,我过生日的时候,父亲给我邮寄了一个手机,是我最喜欢的粉红色,我非常喜欢。我没有告诉母亲,怕母亲生气。想想父亲的眼泪,心里有点愧疚。不管怎么说,父亲多年来还是牵挂我的。

艰辛生活里的父亲

大学毕业后,我很快找到了工作。在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我想看看父亲。中学六年,大学四年,想一想,已经有十年半没见过父亲了,不知道他还认识我不。

我买了些年货,打听来打听去的,终于在一个城中村附近的一家水果店找到了父亲。父亲、继母以及我那同父异母的弟弟都在店里,弟弟十一二岁的样子。

父亲一家三口人就是住在水果店里,一张双人床,父亲不好意思地指着旁边一个立着的折叠床:“晚上你弟弟就睡在这个折叠床上,白天只能收了,要不然,屋子里就没有站脚的地方!”

弟弟显然是个人来疯,他兴奋地说:“家里根本就没地方炒菜,我们平时都是用电饭锅做米饭或者吃面条!爸爸刚才说了,咱们今天去饭店吃饭,我们都好几年没有去过饭店了……”我一下子惊呆了,没想到父亲居然过着这样的日子。尽管这样,我读大学的时候,父亲每个月还是给我寄五百元的生活费,虽然我早已经过了18岁。我在电话里告诉父亲,不要寄了,父亲说道:“以前手头紧,你的抚养费总是不按时,有时候还拖欠,现在爸爸的日子好了,就多寄几年,等你毕业上班了,爸爸再不寄!”

我没有说话,我在心里默默地计算着五百元,父亲需要卖掉多少水果……

在饭店里,弟弟很活跃,一个劲地插话,从弟弟的插话中,我了解到父亲五年前还是流动的水果摊贩,经常在大街上与城管打游击,载水果的三轮车前前后后被城管没收了四辆。后来,父亲积蓄了点钱,终于开了这么个水果店,不用到处流动了,收入虽然不高,但是好歹总算稳定了下来。

小学毕业考试的那天,其实父亲早早就到了,怕我见了心情受波动,就没露面。考完试后,父亲才兴冲冲地出现,没想到,不懂事的我竟然给了父亲那么大的伤害。

弟弟说话的时候,父亲一直宽容地笑。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父亲:父亲其实对生活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家里平静。但是,上门女婿实在难做,母亲的刀子嘴、姥姥的白眼、姥爷的训斥,这一切都让父亲痛苦万分。正是因为痛苦,父亲才用喝酒、打牌、抽烟来麻木自己。现在过上平静生活的父亲,早就戒掉了那些嗜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阅历的加深,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当初父亲的选择,并为自己多年由于误会而伤害父亲感到羞愧。

父亲现在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以前的日子过得更艰难,阿姨没有工作,弟弟还小,估计那个时候,一家人连饭都吃不饱。父亲七凑八凑才凑出抚养费,总是落得母亲的嘲弄、奚落。

我小学的时候,读的是重点小学。春节期间,我去看望当年的班主任,班主任现在已经是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了,答应帮我把弟弟转入他们学校读书。

临去上海的时候,我从邮局给父亲寄了两万块钱,这是我上班大半年的积蓄。让父亲租个大些的门面,至少可以有炒菜的地方。我没有亲自把钱送给父亲,因为我知道,父亲肯定不会收。

帮助弟弟,给父亲寄钱,都是我报恩的方式,想以这种方式来让父亲生活得更好更幸福一些……

猜你喜欢

  • 阿三看病

    阿三斗大的字不识一筐,因为不识字,惹出了不少的笑话。最近,阿三身体出现了问题,经常闹肚子疼,阿三就先在社区卫生室看了看,拿了一些药,吃后不管事,肚子照疼不误,阿三的心病大了,又去了一家小医院,做了一些检查,拿了一些药,回去吃了后,病情还是不

  • 怎么看上你老公的

    怎么看上你老公的怎么看上你老公的闺蜜:你怎么看上你老公的?跟你一点都不配,又没钱,长得又难看。某女:相亲那天,旁边有个老太太摔倒了,他想都没想,背起来就往医院跑。回来我问他不怕被赖上啊?他说应该做的。当时我想,这么善良的人,太难得了。闺蜜:

  • 巨牛的老师

    巨牛的老师高中时数学老师巨牛,第一次上课拿了一副牌进教室,给每人发一张,要求大家记住自己的牌。之后他每天上课都带着那副牌,在讲台上边洗牌边上课,时不时丢出两张淡淡道:“方块4和梅花J上来做题。”男生留一件高考前都要例行体检。体检分很多项目。

  • 起床

    起床10、9、8、7、6、5、4、3、2、1起床!东风一号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手机闹钟提示正常,内衣穿着正常,外套穿着正常,棉被展开正常,现在主体与床板分离,主体与床板分离……失败了……买鞋潘石屹在围脖上发牢骚,说买了一双鞋,结果一只是

  • 放心了等9则

    放心了等9则我觉得打电话挺好的,这样说的每句话都是值钱的。夏天就是不好,穷的时候我连西北风都没得喝。每次看完彩票开奖,都要默默对自己说一声:“好险好险,差点就成了万恶的高富帅!”每个吃货都是正义的使者,因为他们敢于挑战“饿势力”。待人处世要

  • 就是让你宰

    小王是个出租车司机,这天晚上,他正在市区转圈兜客,可不知怎的,大马路上空空荡荡的,半天一个客人都没拉到。小王正在窝火,突然发现,在前面的斑马线旁,有个老大爷正向他的车子招手。小王立马开上去,在大爷面前“嘎”一声停了下来,热情地招呼老大爷上车

  • 你没办证吧

    小沈自打上了省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一夜之间成了“名角”。名人嘛得有点派头,这不,他嫌自行车太土,便买了辆踏板摩托,这下风光多了。这天下午,小沈赶去剧场演出,来到一个路口,刚要拐弯,就被交警拦了下来:“同志,请出示驾驶证。”小沈摸了摸口袋,说:

  • 谁让你是我爹呢

    老李是一位农民,离开家乡到一家工厂做工。这天,他又接到正上大学的儿子打来的电话。儿子在电话中告诉老李,他在学校找了个女朋友。老李一听,很是高兴:“儿子,这是好事,你看着好就行,不用和我商量……”电话那头儿子乐了,说:“我哪是跟你商量这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