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那个叫母亲的客人

那个叫母亲的客人

收录日期:2025-08-08 02:00:29  热度:10℃

正上班时,婆婆打来电话,说家里来了客人,问我能不能回家吃午饭。

手头正忙着,实在走不开,但是,中饭不能不陪客人吃啊,要不然太失礼了。于是吩咐婆婆,到餐馆点好菜吧,我一下班就赶过去。

结果,电话刚挂,婆婆又打了过来,说:客人说,就在家随便做点吃,你要是忙,就不用回来了。

这怎么能行呢?这太不像话了!但是,婆婆一报出客人的身份,我就坦然了。客人是母亲,既然是母亲,那也就不必讲究繁文缛节了,怎么着都行。

于是,那天的午饭,是婆婆和母亲一起吃的,两菜一汤,极简单,而我,则约着同事们一起用餐。

晚上下班回家,母亲已经离去,客厅里,留着一大堆她带来的东西,吃的用的,什么都有。

我看着那些东西,想着母亲在我家吃的那顿简单的饭菜,心里,忽然就难过起来。

和朋友谈起这件事,没想到,一下子勾起了朋友潮水一般的回忆。朋友说,她是个不喜欢做家务的人,平时在家里,连茶杯都懒得拿,但是,家里一旦来了客人,她就脱胎换骨,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她会给客人沏一杯茶,即使别人说不喝,她也一定要坚持沏上,那些水果零食,她也鼓励客人随便吃,不用讲究。她觉得,人家到自己家做客,就必须让人家感觉舒服,不然,下次谁还来呀。

于是,每次客人一离开,她就要忙乎半天,拖地、洗茶杯、收拾茶几,虽然这些事她不爱做,但为了客人开心,她忍了。

那次,母亲来看她,一进门,她就要求母亲换拖鞋,给母亲拿出水果,却又生怕弄脏了客厅,就不停地嚷嚷:“妈,小心点,别把汁儿弄到地板上。”吃饭时,也不停地说,别把饭粒洒到地上,别把汤洒到桌子上。

总之,她的要求无止境,弄得母亲有些手足无措,为了保持地面干净,不让女儿清扫,索性,早早地离开。母亲离开后,看着一尘不染的家,她忽然开始自责起来。

还有位朋友,是个热心肠,只要有客人来,哪怕只是泛泛之交,她也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全心全意相陪,把当地的小吃吃遍,把名胜古迹游遍,生怕客人不能尽兴。

这样的热情,自然让她人缘超好,找她当向导的人,也越来越多。她从来不拒绝,人家千里迢迢奔你而来,怎么能让人家扫兴而归呢?

那次,母亲从老家来看她,不巧,那几天她正为工作焦头烂额,母亲就不停地说:“别请假,工作要紧,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不想出去走,你每天晚上回家陪我说说话就好了。”

整整一周,她没有陪母亲逛过一次街,没有陪母亲去看城市里那些美丽的风景。她以为母亲真的不需要,直到母亲回家后,她打电话回去,弟弟问:“有没有陪妈出去转转啊,妈说了,这次出去,要好好地看看风景!”她忽然悲从中来,眼泪大颗大颗地落下来。

每个母亲,最喜欢去的地方,恐怕就是女儿家吧,因为那里,有她最温暖的牵挂。作为家庭主妇的女儿们,总是尽一切努力,让客人开心快乐,让客人感到舒适,感到被重视。可是,当母亲来做客时,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让她开心快乐,让她觉得舒适觉得被重视。反倒是母亲,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客人,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麻烦主人。

在女儿的家里,母亲比任何客人都实心实意,可她从来没有享受过客人的待遇。想到这些,我的眼泪也止不住大颗大颗地落下来。

猜你喜欢

  • 长裙过踝半厘米

    丹妮是我同事柯明的女儿,15岁,每天放学跑过一条街来我办公室找她妈妈取钥匙。我很奇怪,这么费事,为啥不配一把钥匙给她?柯明用不容置疑的目光看了我三秒钟说:必须这样做啊!她有钥匙,你怎么掌握她?有一天,丹妮来取钥匙时,柯明正好去上课了。钥匙她

  • 一万公里的母爱

    如果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她将和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和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在滚滚人潮中被人轻易遗忘。这是每个母亲都渴望的平凡生活,她却无福消受。那一年,丈夫忽然病倒,医生面无表情地说,先交1500元押金。家里只靠

  • 五公分的距离

    灾难之时,有多少母亲在用自己的身体为儿女制造着这五公分的距离。而在他们不明所以的这五公分距离里?其实,早就有了母亲内心坚定的一生一死。我认识一个四川朋友多年,性格极为怪癖。虽然整日与自己母亲生活在一起,却从没向我提过她的一切。甚至会在我无意

  • 谁为他解开心结

    打了学生一巴掌小林头一天上班,办公室的老师就纷纷朝他告状,在他住院期间,他们班从县学区转来一个学生,把班级搅得几乎上不下去课,谁也治不了他,临时代理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女教师,竟被气哭过好几回。小林带的是高一重点班,听老师们这么一说,气得满脸涨

  • 下岗母亲举债百万,绝症养女你的生命曙光在

    一名下岗女子,为了挽救身患罕见血液病的弃婴生命,四处寻医耗光了家财并欠下一身外债;为了全身心照顾养女,忍痛割爱打掉了自己腹中尚未成形的胎儿;为了脐血救女远赴江西下跪哀求养女亲生父母……11年的磨难与祈盼,身患绝症的养女能迎来生命的曙光吗?

  • 母亲心

    我的朋友混迹于城市,朝不保夕。他在两年之内换了八份工作搬了十四次家,他走在城市的阳光里,鞋子上沾满灰尘。朋友是那种轻易不肯认输的人,他说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他说但愿明天一早醒来,满世界阳光灿烂。可是他的母亲已经没有太多时间。母亲住在乡下,

  • 婶娘

    打从我懂事起,村里人都说我命硬,克死了娘。因为我娘在生我的时候难产,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死了。爹跟娘夫妻情深,娘这一死,在他眼里像塌了天,一夜之间他便白了头发,人也变得闷葫芦似的。爹把娘的死怪到我头上,说我是灾星。听村里人说,娘刚死的时候,我

  • 隔世相逢

    在此刻,我知道,她不让知道的是,她已接近全盲了。1978年夏,忽然收到一封信,一边上楼一边拆。当时两岸还没有开放,大陆有信来,要由国外的亲友代转。信是李本明姊寄来的,她说她在北京遇到了“孃孃”(北京人称呼伯母的意思)。信中又附带一信,原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