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借鸡下蛋”的沈鹏冲兄弟

“借鸡下蛋”的沈鹏冲兄弟

收录日期:2025-08-07 15:34:38  热度:10℃

“借鸡下蛋”的沈鹏冲兄弟

沈鹏冲、沈鹏云两兄弟是1955年来到巴西圣保罗市寻找致富之路的。有一次,沈鹏冲到南里奥格兰德州首府雷格里港旅行,在一间餐馆吃饭时,发觉一种意大利肉鸡美味可口。他饱餐了一顿,同时还打听到,这种意大利肉鸡是一种有名的肉食,当地人十分喜爱。

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沈鹏冲顾不得旅行,火速赶回圣保罗与弟弟商量怎样养意大利肉鸡一事。

一番商议后,兄弟俩觉得此事虽有前途,但可惜自己没有资金,怎么办得起鸡场?连续几天奔走求人借钱都无门。在苦思之中,弟弟沈鹏云突然想起了中国兵书《兵经百篇》,于是有了借鸡下蛋的妙计。

沈鹏冲兄弟根据“最巧妙的借”的方法,策划组织了一个互助会,其实质是一种合作社形式,在其相识的朋友、邻里、工友中招募人员参加。他们反复讲明凡参加互助会的成员投入的本金及利息可按时归还,并将会获得较好的分红,因为互助会所筹集的资金是用来创办有发展前途的意大利肉鸡场的。经他们俩声嘶力竭地宣传和东奔西跑地登门游说,虽说没有多少人参加,但总算筹到一万美元。

他们就凭这一万美元在阿雷格里港郊区办起了一个养鸡场,取名为“阿维巴农场”。

由于资本太少,初期该农场规模不大,每星期只能供应200只肉鸡。但沈氏兄弟却充满信心,认为养鸡场正如母鸡一样,由小到大,然后下蛋,再孵出小鸡一群。如此反复循环,很快就会繁殖出千千万万只鸡来。

现在,沈鹏冲兄弟的公司每周可供应180万只鸡,仅此一项业务,每年营业额就达1?65亿美元。随着养鸡业的发展,沈氏兄弟的财富不断增多,他们乘势拓展业务,先后又办起了四家贸易公司,这方面的年营业额也高达两亿美元。

沈氏兄弟用“借鸡下蛋”的计策,掘取到发展的第一桶金。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有着勤劳、吃苦和敢于拼搏的美德,与中华民族本性中的睿智和文化底蕴相结合的结果。

猜你喜欢

  • 阿P监考

    天场镇中心初中的杨校长去县上开会带回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选派30名优秀老师到县中参加2010年高考监考。按理说,这种监考是轮不到乡镇初中的老师的,因为30多年来,高考都在县里进行,县城里“优秀”老师满把抓,高考监考绰绰有余。可是

  • 无中生有的丑闻

    阿痴在沿海一城市打工,他已经有三年没有回家和家人团聚过年了,所以今年他很早就请假回家。他离开了沿海这家公司,滚滚的车轮把他送回了家乡。阿痴家中有七十多岁的老父母、妻子及几岁的孩子。寒冬里身体虚弱的二老常在床上躺着,听说幺儿子要回家过年老夫妇

  • 王二小挣大钱

    王二小向老爹老妈做了保证:“我要出去挣大钱,挣不着大钱不回来见爹妈!”城市里到处是钱,可是从哪里开始挣呢?看着大路上河水一样的人流,王二小一时不知道该做什么。很快,王二小口袋里的钱就要用完了,再找不到地方挣钱眼看就没饭吃。正发愁呢,一辆白色

  • 遇人不“俗”的囧事

    这天,我从老家返回打工的城市。从客运站出来,正要上一辆公交车,刚准备刷卡,突然感觉斜背着的挎包有些不对劲,条件反射下我反转右手,往挎包内猛的一抓——正好抓住一个中年男人的手,他的手正放在我的挎包里……我眼神犀利地看向他,因为我已经跨上了车,

  • 我命在我不在天

    云台寺的凌云大师下山去云游化缘。这是寺院的规定;作为寺里的和尚,每年都要有人轮流外出去化缘。一天,路过一个村庄。凌云大师觉得有点口渴,想讨口水喝,便叩开一人家的门。开门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见门外站着一个和尚,惊诧的问:“师傅为何敲门?”

  • 生活偷去了我的青春

    罗萧杰转过身望了望养育他十七年的故乡,就这样走了,就这样离开了……可又不得不这样选择。老爹是煤厂的工人,煤洞蹋陷,双膝被砸,下半生只能坐着过了,家里的顶梁柱就这样沒了,还有一小妹在读小学,自己也在读高二,负担也就更重了。罗萧杰也感觉到了家里

  • 丢命的攀援

    李扯火听说乌老大这几天发了,心里真是痒痒的。他不知道这个平时求本事没有的乌老大怎么会一夜之间就发了?他到底是捡到了金砖还是弄到了珠宝?于是,他决定上乌老大家里去看个究竟。这天晚上,他便带着一包好烟,提着一瓶好酒来到了乌老大的家里。当他一进门

  • 困在电梯里的男人和女人

    儿子在家削苹果时,不慎割破了手指,流了不少血,女人心急如焚,幸好她知道隔壁那栋楼的六楼有一家私人诊所。她让儿子在家里等她,她要去买些止血消炎的药。刚拐过墙角,眼见着电梯门就要合上。女人慌忙喊了一声“等等我。”便提了长裙,快跑着挤了进来。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