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凶狠的母爱

凶狠的母爱

收录日期:2025-08-08 02:19:33  热度:10℃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9岁以前,爸爸妈妈把我视若掌上明珠,我的生活无忧无虑充满了欢乐。但自从母亲和父亲去了一趟武汉的医院后,我的生活就大不如从前了。

父母回来的时候在晚上。说实在的,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我最喜欢的是妈妈。直到八九岁了,每次妈妈从外地回来,我还会张开双臂扑到她怀里撒娇。然而这次妈妈不仅没像以前那样揽我到怀里,反而板着一张脸,像没看见我似的,用手将我扒拉到爸爸的腿跟前,她却径直往房里去了,我顿时傻了眼……

打这以后的几天里,无论我上学回来,还是在家吃饭,妈妈见到我总是阴沉着脸,即使在她和别人说笑的时候,我挤到她跟前,她脸上的笑容立刻就像肥皂泡一样消失了。妈妈第一次打我,是在她回来的十多天后。我以为妈妈不在家,便大声地喊妈妈。这时妈妈披着零乱的头发从里屋走了出来,恶声恶气地骂我,并掐着我的胳膊把我拖进屋里,要我自己烧饭。我望着一脸凶相的妈妈,嘤嘤地啜泣起来。哪知妈妈竟然拿起锅铲打我的屁股,还恶狠狠地说:“不会烧,我教你!”她见我不动,又扬起锅铲把我打了一下,这时我发现她气喘吁吁,好像要倒下去的样子,我开始有点自责了,也许是我把她气成这样的,忙按照她的吩咐,淘米、洗菜、打开煤气罐……

这样,在她的“命令”下,我第一次做熟了饭。

更使我不理解的是,她还挑唆爸爸少给我钱。

以前我每天早餐是1元,中餐也是1元钱。从那一天起,她将我的早餐减成5角钱,中午一分钱也不给。我说我早晨吃不饱,每天早晨我起码要吃两个馒头。她说她原来读书的时候,早餐只有两角钱。她还说饿了中午回家来吃,以后只给5角钱,叫我别再痴心妄想要1元钱。至于中午那1元钱,更不应该要,要去也是买零食,是浪费。这样,我每天只能远远地站在一边看别的小朋友吃。打这起,我恨起了妈妈,是她把我的经济来源掐断了,是她把我和小朋友们隔开了。

我的苦难远不止于此,由于爸爸在外地工作,我只能和妈妈在一起。好几次,我哭着要跟爸爸一起走,爸爸抚摸着我的头安慰我,他说他正在跑调动,还有一个月,他就能回来了。不能跟爸爸走,就只得受妈妈的摆布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妈妈竟连菜也不做了。我哭着说我做不好菜,她又拿起锅铲打我,还骂我:“你生来干什么,这不会做,那不会做,还不如当个猪狗畜生。”在她的“指导”下,我又学会了做菜。爸爸调回来的当天就催促妈妈住进了医院,他也向单位请了长假。

妈妈住院的第一个星期天我去探望她。妈妈正在输液,已经睡着了。

爸爸轻轻走上前,附在她耳边说我来看她。她马上睁开了眼睛,并要爸爸把她扶起来坐好。开始时她的脸上还有一丝笑意,继而脸变得乌黑并用手指着我:“你给我滚,你给我滚!”霎时,想起了她对我的种种苛刻,我头一扭,气冲冲地跑下楼,发誓今生再不要这个妈妈了。3个月后妈妈死于肝癌。葬礼上,我没有流一滴泪。接灵的时候,要不是爸爸强按着我跪在地上,我是不会下跪的。

我开始喜欢继母了,除了她增加了我的早餐费这一层原因外,还有另一层原因:我每天放学回家,不用烧火做饭了。有时继母因工作忙,提前上班去了,她总给我留下饭和菜。有时尽管是剩菜,但我一点儿怨气也没有,比起我的生身母亲在世时,那种冷锅冷灶的景象不知要强多少倍。我讨继母的欢心是在她一次得了感冒时。那天她烧得不轻,我去给她找了医生,看过病输过液后,她精神略显好转。之后,她强撑着下地做饭。我拦住了她,亲自动手做了饭。这天,我拿出生母教给我的招式,给她熬了一碗鱼汤,随后做了两盘她喜欢吃的菜,乐得她笑眯眯的。晚上,当我上完晚自习回家,继母在爸爸面前赞扬我是一个聪明乖巧的孩子。

转眼我已15岁了。1998年的7月,在中考中,我有幸考上了县里的名牌中学。爸爸高兴,继母也高兴。但爸爸犯了愁,因为手头的钱有限。但继母却说,没有钱先挪挪,哪家没有个事儿,伢儿只要能读上书,要多少钱我来想办法。继母说着话的当儿,爸爸突然拍拍脑门儿,说他记起了一件事。他马上进屋去,从箱子里拿出一个两寸见方的铝盒。铝盒上了锁,他对继母说,这是先妻生前留下的。他马上把我喊来说:“你妈妈临终前有叮嘱,这个铝盒非要等你上高中才打开,否则她到阴间也不能饶恕我。”我摇摇头,转身便走,哪知爸爸用命令的语气叫我回来。他说:“你妈妈生前抚养你一场,一泡屎一泡尿多不容易!无论你多么恨她,你都应该看一看。”

这时继母也发了话,说爸爸说得对。无奈,我接过了铝盒,走进自己的房间。开锁的钥匙妈妈死前丢弃了,我找来一把钳子,不费吹灰之力就扭开了那把锁。铝盒内有写满字的纸,纸下是一张储蓄存折。我展开纸,熟悉的笔迹跳入眼帘:

儿:当你读到这份遗书的时候,妈已经长眠地下6个年头了。如果妈妈果真有灵魂存在,那就算是妈妈亲口对儿讲了。你还记得吧,当我和你爸从武汉回来的那天,你撒娇地向我扑来,我觉得儿太可爱了。我正想把我儿抱起来好好亲亲,但一想起那天在医院检查的结果,妈妈的心颤抖了。妈得了绝症啊。在武汉时,你爸非要我住院,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儿,我儿还小,所以我没住。妈将不久离世,可我儿的路才刚开始。我以前太溺爱我儿了,儿想要什么,妈就给什么。我担心如果我死后,我儿不会过日子,会拿妈和继母相比较,那我儿就更没有好日子了……

因此,在武汉我就拿定主意,我要想办法让我儿恨我,越恨我越好。妈怎舍得打我的儿哟!儿是娘心头的一块肉,你长到9岁,妈没有用指头弹我儿一下。可为了让我儿自己会做饭、自己会过日子,妈抄起锅铲打了我儿。可当你去淘米的时候,妈进屋流了长长的泪水……我知道我在世的时日不多了,为了多看一眼我儿,我每天半夜起来服药的时候,就在我儿睡的床边坐上几个小时,摸我儿的头、手、脚,直到摸遍全身……特别是有两次打了我儿的屁股,我半夜起来特地看了打的位置,虽然没有青紫,但我还是摸了一遍又一遍。儿啊,我死前你的外婆筹集到5000元钱,送来给我治病。我想现在读书费钱,特别是高中、大学,所以我就托人偷偷地把这笔钱存下了。你的外婆几次催我买药、买好药治病,我都推脱了,有时还违心地说已经买了新药。现在,这笔钱包括利息在内能不能交够读高中、大学的学费?要是交不够,我儿也大了,可以打工挣钱了。

……

读完妈妈的遗书,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冷眼、打骂、无情,那全是为了我今后的自强自立啊!我痛哭失声,冲出家门,爸爸、继母尾随我而来。

我边跑边喊:“我的好妈妈呀!”一直喊到妈妈的墓旁。

在妈妈的墓前,我长跪不起……

猜你喜欢

  • 不妨换一种思维

    曾经有位叫于涛的石匠,手艺极好,人也很聪明。有一年,一家书院请他雕刻一座孔子雕像,用来放在书院的正厅。经过三个多月的精雕细琢,一尊慈爱智慧、祥和温润的孔子像完成了,前来参拜的人都惊叹不已。然而,没过几天,于涛就被书院请了回来。原来,老院长发

  • 咸淡人生各有味

    年轻时,喜欢辛甘厚味的食物,滋味越浓烈,心情越舒畅;喜欢张扬独特的服饰,颜色越鲜艳,青春越飞扬;喜欢高速快捷的代步工具,速度越快觉得越“嗨”。年轻时,喜欢轰轰烈烈,张扬不羁,烈火烹油,鲜衣怒马,驰骋人生。看到年长的人追求饮食清淡,衣着朴素,

  • 心宽与心安

    很喜欢一句话:“屋宽,不如心宽;身安,不如心安。”我们生而为人,在于现实,所以不必凡事都争个明白,万事都执念不放。只有宽心做人,心安处世,心才有家,人生才有路。01心宽,容百川《菜根谭》有言:以宽容之心待人,心中容得万物,方能恩泽良久。蔺相

  • 风雨人生,自己撑伞!

    人生如逆旅,时常经风雨。如果你胆怯,没人替你勇敢;如果你软弱,没人替你坚强。路漫漫其修远兮,路总要一个人走,谁也不能永远伴你左右。喜怒哀乐,自斟自饮,悲欢离合,冷暖自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为自己撑起一把伞,只顾风雨兼程。01古人说:天行健,

  •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小男孩总喜欢反穿袜子,爸爸认为这样穿不美观,多次让男孩改掉这个坏习惯。小男孩却坚持认为,袜子是穿给自己的,反过来穿,线头在外面体验更舒适。爸爸和孩子的这两种选择很难分出孰对孰错。但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如此之多,与其在他人的意见中苦苦挣扎,倒不如

  • 不敢存藐视之心

    1985年10月,曹德旺的玻璃厂来了一位西装革履的人。此人道明来意:“曹总,我今天来是想代理贵厂的汽车玻璃。”曹德旺带他看了一圈工厂,提出要求:“要代理也行,你得让我看一看你的工厂。”来人同意了。他带曹德旺来到厦门郊区一个报废的仓库。曹德旺

  • 好想法是未来的种子

    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这样一个人。他说:“我好像嫉妒情绪颇深。比如说,住旅馆的时候,那里掌柜的和招待们对我热情地鞠躬。之后别的客人也来住宿,他们仍然和刚才一样热情地鞠躬。我看到那种场景,不知怎的就对后来的客人十分反感。”这是很狭隘的

  • 最怕这辈子没怎么折腾过

    曾经有人问金庸先生:人生应该如何度过?老爷子回答说: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金庸年少时,因打抱不平,两度被学校退学;写武侠小说,十七年十五部作品,部部经典;办报纸,《明报》成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做学问,全院七个系,他能教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