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俺家的小金毛

俺家的小金毛

收录日期:2025-08-08 03:02:08  热度:8℃

邻居家一对年轻的夫妇,和俺家的她一样,喜欢养宠物,那对夫妇,说起她们家的金毛,那骄傲高兴劲儿,真是要有尽有,她说她家的金毛,长着一双忽闪忽闪的大耳朵,当她回到家的时候,它会摇头摆尾的跑出来给她叼来拖鞋,它会陪着她看电视,它会假装睡着,它会学她的丈夫打呼噜,这是多么温馨的一幕呀,听着都叫人羡慕。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她家的金毛不见了。夜里,会听见她的阵阵哭声。这样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后来,夜里,没有了哭声。可也没有了她的身影。

一年后,我在大街上见到了她,她说她已经离婚了,我不敢相信,问她为什么?她说她的老公那天喝了酒,出去遛金毛,把金毛给丢了。

我说:“不就一条狗嘛,难道你的老公还不如你的一条金毛狗,至于吗?”

她一下子提高了嗓门:“你们男人有时候连一条狗都不如,别说金毛了。有了钱,出去养小三,我不跟他计较,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我还不跟他计较,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对他的爱、他的付出不需要回报,爱者不来来者不爱,别去追求虚荣的爱,要珍惜得来的爱。金钱买来的爱是价值,情感换来的爱可以死去活来。丢了金毛,就等于把我丢了。”

听到这里,我的脑子一下子“懵”了,突然,我发现手里牵小金毛的绳子不知啥时候可没了,我急忙扭头看身后:“金毛,小金毛!”我大声吆喝起来:“哎呀,我摊上大事了,俺家的她、她的小金毛不见了,刚才还在身后。”我发疯似地沿着大街寻找起来小金毛,找不到小金毛,我决定不回家。

猜你喜欢

  • 救娘饼

    元朝末年,张士诚在苏北兴化误伤人命,怕官府捉拿,就带了老娘,逃到江南。一天晚上,张士诚逃到常熟虞山脚下的一个村庄,他的老娘肚子饿了,便要张士诚想办法去弄点吃的东西来。张士诚听娘喊饿,心里很难过,忙让娘在村外树林里等着,自己就进村去沿门乞讨。

  • 一笔火

    从前,乐山迎春门码头边,有一对老夫妻开了个茶馆。老两口心地善良,广结人缘。只是茶馆座落江边,加上门窗又坏,一到冬天,北风呼呼地刮进来,吹得人直打哆嗦。由于喝茶的人寥寥无几,生意冷落,老两口只得讥一顿饱一顿地打发日子。这一年的冬天,来了个和尚

  • 一双粗糙的手

    小夜上初一时认识了一群社会上的小混混,他和这些小混混在一起学会了逃学、抽烟喝酒、打架骂人。父母老师拿他没办法,亲戚见他躲着走。小夜变得越来越坏。这一天正在上课的小夜接到一个小混混的电话,说是自己被欺负了,找他这个兄弟去报仇,让他带着刀快来。

  • 一棒鹰

    清朝辰光,宜兴蜀山附近有个西望圩村。村上有个姓范的小佬①,名字叫鼎甫,因为家里穷,父母把他送到蜀山一个做茶壶的人家去当徒弟。巴望孩子学会一门手艺,弄口饭吃。范鼎甫年纪小,孩子脾气重,空下来总喜欢拿点紫砂泥捏个小鸡、小鸭白相相。有一次鼎甫又偷

  • 七仙山和饭山

    江宁县和安徽搭界的小丹阳乡,有座有名的七仙山。据讲,当初七仙女下凡时,头一脚就踩在这座山尖上,山上有她走过的脚印,山下有她坐过的七仙墩。老早,当地人还盖了座七仙庙来纪念她。离七仙山不远还有座饭山,看上去就像一碗堆得尖尖的饭。这饭山又怎么来的

  • 韩信瓜

    邳县倚宿山盛产三白西瓜。这三白西瓜有三好:"个儿大,皮儿薄,能治病。"老辈人留言:"说三白,道三好,韩信留种有功劳。"由此它又叫"韩信瓜"。韩信年轻时,遍访名山,广交豪杰。听说下邳南蔽江淮,北控齐鲁,是兵家必争之地,韩信便决定到下邳去。韩信

  • 神笔赵登仙

    明末清初,陡岗"七塔村"出了个文人,叫赵登仙。他读了不少古书,蛮有点才学,在州府考试得了个"贡生",四十出头就被人称做"江宁府七支笔"的头一杆笔。他不贪富贵,不慕功名,有官不做,情愿教书过苦日子。平时喜欢写诗做文,替人申冤打抱不平。他随身带

  • 一壶救一命

    宜兴了山北面的上袁村出了个做茶壶的高手叫邵大亨,做的茶壶刮刮叫。官宦之家,文人雅士都想弄到一把"大亨壶"。苏州府台任道溶得到一把大亨壶,高兴得整天捧在手里。有一回,丫鬟侍琴帮任道溶泡茶,一不小心,茶壶跌在地上,掼成碎片,这下闯大祸了!侍琴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