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生命不能复制

生命不能复制

收录日期:2025-08-08 07:50:31  热度:11℃

楼是八层高的小楼,他与同学合租的房间在第六层。

一日傍晚,他们出去吃饭回来,将钥匙插入锁眼却怎么也打不开了。很显然的是,锁确实已被旋转开,可里面似乎又被插上了门后有一根手动横插。

他们惊出了一身冷汗,以为被贼光顾了。

透过针孔大的门隙望进去,里面空无一人,只有灯还亮着这是他们的惯例,每次出去都不记得将灯关闭。由于惧怕贼躲在门后死角,他们擂门高喊,说只要里面的人将门打开,他们绝对将其放走不会有丝毫为难。

但一切照常,一点反应都没有。

看来,屋里确实没有人,门后的横插也只是关门时受到震荡而自己绊住了插孔。

他们找来螺丝刀,从门缝里往一旁撬,仍无济于事。

最后,他找来几根绳子,拉着同事上到楼顶,手指着下面六楼的阳台说:你身材瘦小,我用绳子束住你的腰,将你坠到六楼阳台,你进屋将门打开吧!

同事惊惧地摇了摇头。

他不屑地说:如果你害怕,那我下去,你拉绳子!

同事仍是一个劲儿摇头,并千方百计阻挠他下去,还拨了110求助。

在等警察到来的时间里,他们再次回到屋门口,将钥匙不抱希望地插入锁眼,一边拧锁一边晃着屋门。

门,竟然开了。

他们欣喜地跑进去,将屋里检查一番:一切都是原样,就连墙角的那台落地扇也还在不知疲倦地晃着脑袋。看来,贼确实没光顾过。

警察就是这个时候进来的,问明白是他们报的警后,仔细地在屋内和阳台检查了一番后离去了。

警察走后,他开始讥笑起同事来,说这么点小事还劳师动众惊动警察,如果用绳子下去的话早就打开了。

同事并不搭话,他说的多了,同事才慢腾腾地说:给你讲个故事吧!在我的老家,有一家人住在三楼。一次,他们的钥匙锁在了屋里,便也想到这个办法从四楼的窗口下去。其实这种办法根本就不用想,他们的邻居已经用好几次了。那次,他们和邻居一起用绳子拴住了取钥匙的女主人的腰,为了保险他们还特意找了根看上去挺粗壮的绳子。然而当那女主人眼看着到自家阳台就要进去时,绳子却突然断了。虽然在坠下去的时候,侥幸被一楼窗口的雨棚挡了一下。但还是摔断了脊椎和大腿。

同事看了他一眼,接着说:那个女主人就是我的嫂子!也就是在那次事发后,我才明白看似粗壮的绳子,有时也不可信,而生命永不能复制。

猜你喜欢

  • 亲爱的舅妈

    A“你这个小拖油瓶呀!”舅妈常会这样说我,当她烦恼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心有不甘的时候,她就会用食指点着我的头这样说我。我三岁的时候爸妈离婚,我被判给了妈妈,妈妈再嫁,继父容不下我,我就被丢给了外婆。外婆跟舅舅舅妈住在一起,所以,我也就等于是

  • 那些有关父亲的爱与痛

    我在家里是老小。父亲有我的时候已经将近40岁了。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对我特别关爱。父亲在年轻的时候属于“热血青年”,有西北男人的豪爽,时常也爱喝点酒,脾气当然也不小,大哥和二哥小的时候没少挨父亲的揍。但是父亲从来没对我动

  • 婚礼上,爸爸们的小抄

    1这下该怎么办才好?我真的要办喜宴了,却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小时候竟从来没想到,如今真的要结婚时,我只希望在平凡无奇的一个午后,和心爱的人手牵手,散着步去登记。不要提亲,不要喜宴,没有婚纱,没有捧花,不要浪漫梦幻!因为,我的爸爸妈妈太多了

  • 从青丝到白头

    母亲年轻的时候,脸庞秀美,长辫粗黑,像一朵娇艳的山茶花。不断有人上门提亲,都打动不了她的心,直到后来遇到父亲。父亲是一名军人,随部队常年驻守海岛。有一次他回乡探亲,奶奶托媒人从中说合,领着母亲来家里相亲。眼界极高的母亲见到父亲的那一刻,竟有

  • 爸爸的背影

    作为“严父”的他老马,在我儿时的印象里一直是一个严父。我最怕他眼睛瞪得溜圆唬我的时候,无论是在撒娇还是无理取闹,只要他眼一瞪,我就瞬间感觉自己快被吓得尿了。记得有一次从部队回上海探亲的时候,在大姑妈家做客,被问到一个几乎所有的孩子童年时候都

  • 岁月把我雕刻成了你

    看到一则脆腌三杯小酱瓜的菜谱,趁周末有闲试做一番。去菜市场买来新鲜黄瓜,仔细地把黄瓜洗净,切头去尾,再分成小段。拿出厨房小秤,按照菜谱指导的米醋、生抽、盐、糖的量调配了酱汁,尝了尝,觉得不够酸,又自作主张添几勺醋。把酱汁入锅煮沸,再把黄瓜浸

  • 这是我能想到最爱你的方式

    1儿子从学校回来,问我:“妈妈,你最希望我爱你的方式是什么?”“什么?”他说得太一本正经,我一时有些愕然。“就是最爱你的方式。”他不满地重复。“你要乖一点,听妈妈的话。”我明显敷衍他,但其实也是实话。他从小就调皮捣蛋,整天搞得家里鸡飞狗跳的

  • 用什么报答母爱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的一生平平淡淡,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当然,这个印象不完全准确,很久以前,我在一本家庭相册里见过她早年的照片,秀发玉容,一派清纯。她出生在上海一个职员的家庭,家景小康。后来,那本家庭相册遗失了,母亲也不再提起以前的日子。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