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用行动把握良机

用行动把握良机

收录日期:2025-08-07 21:45:33  热度:9℃

曾有一位40出头的经理人员苦恼地来见心理专家拿破仑·希尔。他负责一个大规模的零售部门。

他很苦恼地解释说:“我怕会失去工作了,我有预感我离开这家公司的日子不远了。”

“为什么呢?

“因为统计资料对我不利。我这个部门的销售业绩比去年降低了7%,这实在糟糕,特别是全公司的销售额增加了65%。最近,商品部经理把我叫去,责备我跟不上公司的进度。”

“我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他继续说,“我已经丧失掌握的能力,我的助理也感觉出来了。其他的主管也觉察到我正在走下坡路。好像一个快淹死的人,旁边站着一群旁观者等着我没顶”。

“我猜我是无能为力了,我很害怕,但是我仍希望会有转机。

拿破仑·希尔反问他:“只是希望能够吧?”接着希尔停了一下,没等他回答又接着问:

“为什么不采取行动来支持你的希望呢?”

“请继续说下去。”他说。

“有两种行动似乎可行。第一,今天下午就想办法将那些销售数字提高。这是必须采取的措施。你的营业额下降一定有原因,把原因找出来。你可能需要一次廉价大清仓,好买进些新颖的货物,或者重新布置柜台的陈列:你的销售员可能也需要更多的热忱。我并不能准确指出提高营业额的方法,但是总会有方法的。最好能私下与你的商品经理商谈。也许他正打算把你开除,但假如你告诉他你的构想,并征求他的意见,他一定会给你一些时间去进行。只要他们知道你能找出解决的办法,他们是不会做划不来的事情的。”

希尔继续说:“还要使你的助理打起精神。你自己也不能再像一个快淹死的人,要让你周围的人都知道你还活得好好的。

这时他的眼神又露出勇气。

然后他问道:“刚才你说有两项行动。第二项是什么?”

“第二项行动是为了保险起见,去留意更好的工作机会。我并不认为在你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提高销售额后,工作不会保不住。但是骑驴找马,比失业了再找工作好十倍。”一段时间后这位一度遭受挫折的经理打电话给希尔:“我们上次见过以后。我就努力去改进。最重要的步骤是改变我的推销员。我以前都是一周开一次会,现在每天早上开。我真的使推销员们又充满了干劲。”

“成果当然也出现了。我们上周的周营业额比去年的业绩好得多,而且比所有部门的平均业绩也好得多。”

“喔,顺便提一下,还有个好消息,我们谈过以后,我就得到两个工作机会。当然我很高兴,但我都回绝了,因为这里的一切又变得十分美好。”

不会游泳的人,站在河边;没跳过伞的人,站在机舱门口,都是越想越怕,人处在不利的境地时也是如此。克服口唯一办法就是壮着胆子去做,不去做,怎么知道结果怎样呢?

猜你喜欢

  • 办事先下棋

    老王今年五十多岁,在林河县做了十多年副县长,虽然仕途上并非平步青云,但官场沉浮,他倒也是岿然不倒,连续几届领导班子发生人事地震,他却明哲保身,在当地口碑一直不错,老百姓都叫他老王县长”。老王性情温和,平易近人,走到大街上,你根本

  • 雕根雕心

    凤岗市地处黔西山区,背靠凤岗山。别看这里交通不便,自然条件闭塞,可是,凤岗市有两种稀罕物闻名全国,一件是水润奇石,另一件是凤岗根雕。郑名杰就是千姿根雕厂的厂长,手下有六十多号人马。别看他们厂子生产的根雕不愁销路,可是由于前些年根雕厂野蛮采集

  • 赔了夫人又折兵

    解放前,北平有这么一位胡同串子是南城有名的人物。他出名可不是因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而是因为欺行霸市,好勇斗狠。他虽不像武二郎那样能打死老虎,可也能把人打得看大夫,幸亏他是家里的独苗,否则谁家的姑娘也不敢嫁给他哥。胡同串子家附近的几条胡同都

  • 雾里青失传之谜

    名茶雾里青”古称嫩蕊”,史书上多有记载,然而,该茶却失传近两个世纪。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瑞典近海打捞出的古商船哥德堡”号上,发现了装于青花瓷瓶中的雾里青”,雾里青”才重新走入人们

  • 扁担镖师

    乾隆58年,正值春夏之交,华北平原暖风和畅、草绿花红,大运河南来北往的船只在碧波之中穿行。在北去的船只当中,有一艘满载货物的贡字”镖船,渐渐靠近沧州的红孩口。船头把簧”的大伙计问站立于身后的一位老者:仇师父,是否要落

  • 凶器之谜

    我爷爷生前多次提到一件稀奇古怪事:说他有个本家哥哥,右腿残疾,走路一瘸一拐,人称王拐子。王拐子在栖州城西门外开了个铁匠铺,曾用一把杀过人的佩刀打出两把菜刀,那刀饮过人血,有灵性,主人遇到血光之灾前,夜间会簌簌作响。早年间,百姓家使用的铁器如

  • 绝赌

    清朝咸丰年间,辽宁西北靠近内蒙地界的人们喜食马肉,大量的蒙古肉马被贩运过来。一个叫混胡口的小镇成了马肉集散地,这里有一个方圆数百里内最大的马市。当地人的这一独特风俗,不但让这个小镇人流如织商贾云集,而且还催生出一门绝技—&mda

  • 邯郸学步

    听故事的人会问,学步,不就是学走路吗?那是小婴儿的事,干吗要去邯郸学呢?真是多此一举。说故事的劝您,先别急着打岔。邯郸学步,是古人庄周庄老头,在他的专著《庄子》秋水”一节中讲的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的真事。当然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