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打翻了的油灯

打翻了的油灯

收录日期:2025-08-07 22:00:25  热度:10℃

打翻了的油灯

在一个古老而富有神秘氛围的村庄里,住着一个年轻的农夫。他勤劳善良,每天一早就起床工作,直到日落才回到他简陋而温馨的村舍。然而,他的生活在某一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农夫起床后像往常一样,准备前往田地工作。他打开油灯,准备将其点燃,却不慎将油灯打翻在地。油灯里留下的油滴洒在地板上,星星点点的火苗在地板上跳动着。

他急忙拿起布去擦拭,却意外发现,地板上散发出令人陶醉的香气。这是平常他从未闻过的香味,令人心旷神怡。他停下了擦拭的动作,静静地聆听着这个陌生却又熟悉的香味。

突然,一个奇怪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年轻人,你有着一颗纯洁的心,我愿意赐予你一样东西。”农夫一惊,他转过头寻找声音的来源,却只能看到空荡的屋子。

声音又继续说道:“这个油灯里蕴藏着奇妙的力量,只有纯洁的心才能触发它。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你将能够从这盏油灯中得到灵感和智慧。但要记住,用它的力量来做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农夫感到莫名的激动和好奇,他小心地捡起那盏打翻的油灯,并将它放回桌上。他立刻感到一股温暖的能量从油灯中传出,充盈了整个房间。

从那天开始,农夫每晚都会点亮油灯,静静地坐在桌前。这盏打翻的油灯成为了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当他遇到难题或陷入困境时,他会沉浸在油灯的光芒中,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

几个月过去了,农夫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变得更加宽容、善良,乐于助人。他利用油灯赋予的智慧,解决了村庄里许多难题,帮助了许多有需要的人。他的美德和善行在整个村庄里传颂开来。

然而,一年后,农夫的油灯渐渐失去了光亮。他知道,这标志着油灯的使命完成了。他小心翼翼地将油灯包裹好,并放置在最特别的地方。尽管油灯没有再次点燃,然而,农夫在心中明白,它所带给他的智慧和灵感将永远留存。

打翻了的油灯,让一个普通的农夫拥有了超凡的智慧和善行。它的力量启发了一个纯洁的心灵,使他超越了自己的局限,成为了村庄的光芒。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也让人们明白了纯洁和善良的力量是如此深远而宝贵。

猜你喜欢

  • 有空回家看父母

    岁末,单位工作比较忙。那天加完班从单位出来,已是晚上九点多。街上霓虹闪烁,车来车往,一派歌舞升平。我走到十字路口,等红灯变绿,脚步却迟疑起来,心里生出些许茫然。这条路,我太熟悉了,不知不觉已走了20多个年头。以前下班,我会不假思索地沿着街道

  • 后娘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

  • 隔着两代人的疼

    再见他时我突然被他的苍老蜇了一下时光终归是个残忍的东西,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毁掉一切。如一段长久的感情、一尊精致的雕塑、一个人的样貌,或是拉长了的影子。大四实习还没结束的时候,父亲就不停地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家,他的语气软绵又轻柔,带着点孩

  • 我的疯娘痴爹

    戴亮是上海汽车集团销售主管,在上海闸北区一家茶馆里,他向记者讲述了父母的爱情故事——母亲被强迫出嫁时声声泣血叫着父亲的名字疯了父亲母亲相识于东北,那里与俄罗斯一河之隔。父亲是上海人,叫戴建国。1970年,他初中一毕业,便作为知青上山下乡,去

  • 母亲,你是一株荞麦

    “其實,人这一辈子也是这样,谁还没有个三灾八难的,有了难事别硬碰,服个软低个头也就过去了,硬碰硬有什么好处。”那年,陪母亲一起去村边的田野散步。是初秋,天高云淡,万里无云,蔚蓝的苍穹下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金黄色麦田,无限地延伸到远方,金黄和蔚

  • 母亲的自行车

    我一直认为我们家挺富有的,我的同学、邻居小伙伴们,也这么看。证据是,我家有两辆自行车。纵向比较,略等于今日家有两部汽车,焉得不富?父亲的那辆,是英国货,蓝铃牌。听起来出身高贵,我见到时却已是锈迹斑斑,镀的那层克魯米已没影了。原是公家的,后来

  • 不让亲情提前散场

    寒假回老家,正赶上隔壁的王叔要卖房子。考虑到父母的老屋年久失修过于陈旧,我便打算将那套房子买下,留作父母养老之用。小弟家住本村,与父母仅有半里路之隔,这几年一直靠承包土地为生,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因为是给父母购买养老房,购房之前我想得先和他商

  • 母爱,如风随行

    回趟乡下,在巷子口遇见晒太阳的老人,他们看着我唤我妈的小名,老奶奶忘记了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我连忙解释说不是不是,我是她女儿,老人只得感叹道,你们太像了。我跑回家和我妈说,又有人把我认成你了,我妈只会摇头说,哪里像呢?你比我胖,还没有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