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关于海洋,给儿子的一封信

关于海洋,给儿子的一封信

收录日期:2025-08-07 20:25:21  热度:10℃

儿子:

那天带你去看《海洋》,电影里有只海狮,在一片脏兮兮的海域穿梭游弋,彷徨而好奇地注视着身边的垃圾和超市里的手推车,我不禁难过起来。我想起了妈妈家乡的那片海。曾经,那里天蓝蓝,水莹莹,各色贝壳沿着波浪的弧线,点缀着洁白的沙滩。你老妈我这个岁数人的童年,都与那片海有点关系。海边是连绵的椰子林,大片马鞍藤盛开着美丽的紫色小花,一直由椰林蔓延到海边。小螃蟹横行沙滩,刚被发现,就会迅速消失到某个隐形的洞穴里。

儿子,你的运气不如老妈。我玩过的海滩已经沧海桑田。就如《海洋》的导演雅克·贝汉带儿子参观灭绝生物博物馆所做的凝重诠释与回顾一样。因为人为的破坏,上一代所经历的很多事,所看到的海洋和生物,新一代都可能不再知道了。

十几年前,先是有人在妈妈的家乡开挖海沙和海底珊瑚礁。因为过度开采,海变得越来越浑浊,海水慢慢上涨,没过白色的沙滩,漫进椰林,很多从海里漂浮上来的垃圾四处散落。近几年,老家政府开始严打挖沙和挖珊瑚礁行为,投入资金重新买沙填海——没承想,一个资金雄厚的商人把椰林周围的地全都承包了,建起了海边度假村。原来的椰林不见了,到处是外表原始内在奢华的小木屋。人们要想再去那片海,已不似从前那么容易了。若不是到度假村去住宿或吃饭,到村口就会被阻拦,要不掏点钱,就甭想去海滩。记得我带你去那儿的情景吗?我心里说:这就是我儿子认识的海?这里不属于你,而是属于某个商人。

这是不对的。你要永远记得,儿子,人不可能拥有一片海洋,也没人有权利垄断海滩。

以前海滩上人很少,到处都是贝壳;现在,海滩上贝壳要比人少。水上摩托艇和沙滩直升机不停忙碌,不断发出嗡嗡呜呜的声响,海面一片喧嚣;海边布满遮阳伞,游人如织,海滩一片吵闹——照我看,海没有以前的蓝,连沙也没有以前的白。孩子,一定不要说脏话,但是你妈我当时看着这些游客,心里想,你们看个毛啊。

过去,渔民为了近海捕鱼发生矛盾与争吵是家常便饭,这个不和谐的场景如今倒是没有了——近海的鱼类越来越少,谁也不知道它们是迁徙到了别的地方,还是跟着这片海域的静谧一起消失了。雅克·贝汉说,“我们经常能听到,这一年又有多少物种消失了。我不禁想反问人们,这就是它们的意义吗,仅是一些数字?在我小的时候地中海有很多沙丁鱼,但是经过工业捕捞后,它们少了很多;西班牙和法国等国家还因为捕捞鳕鱼的问题发生过争端,但是后来争端没有了,为什么,因为鳕鱼没有了。”

“灭绝,灭绝,灭绝”,这部电影的旁白就这么直白。

没有了,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我心里想。

鲨鱼的宿命并不比鳕鱼好到哪里去,看过《海洋》的人,都会对鲨鱼被割掉背鳍和尾巴,然后被活生生地丢回大海的片段感到难过。唱诗班沉重低吟的音乐背景下,鲨鱼习惯性地试图摆动业已不见的尾巴,痛苦而绝望地坠入海底,等待死亡。我真希望你没有看到这一幕。

“它们花了几百万年进化到今天,却在几十年内消失了,因为人类”——环保主义者说人类是“地球之癌”,我也曾是个愤世嫉俗的女青年,如今看着你,无论如何也下不了狠心,说你这样圆头圆脑的小伙子是“地球之癌”。我只能希望你长大后,能成为一个有反省能力的人,能过一种更有意思的生活,懂得人的局限,懂得自然之美,并且和自然万物和平共处。

我带着你,走在海边,脑子里又想起了自己童年时的那片海,想起了海边的那几块礁石。小时候,我们还常常爬到礁石上玩,可现在礁石不见了,有人说它们被淹没到了海水里,有人说它们被加工成了度假村里的假山,也有人说它们被冲到另一个海滩去了……

没有了。儿子,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这三个字更让人空虚了。

猜你喜欢

  • 鱼姻缘

    宋朝年间,芒砀山脚下有一书生柏衍,喜爱丹青笔墨尤其擅画青鱼。最近,他为博取功名,不得不丢下画笔,去山中书院求学。先生黄章进士出身,对学生极为严格。柏衍学习十分刻苦,白天求学,晚上借居书院旁边的汉源寺,发愤苦读,常常到深夜。因为过分用功,柏衍

  • 而复生上花轿

    清朝咸丰年间,落魄的孙禹年公子流落到了海州城。孙公子的祖上曾做过朝廷总兵,世世代代都精通武艺。不过到了孙禹年这一辈,由于国家内忧外患,官场腐败不堪,得道当势的都为奸佞小人,孙公子空有一身武艺,却难以实现报国之志。又因他在家乡得罪了权贵,不得

  • “刘罗锅”的外号,为什么叫刘罗锅

    清朝乾隆年间,朝中有位被戏称为“刘罗锅”的大臣刘墉。堂堂的大学士怎么会让人乱呼外号呢?原来是皇上亲口封下的。刘墉身为朝中重臣,日夜忙于政务,伏案看书写字,久而久之身子难免有些佝偻驼背。有一日,刘墉上殿面君议事,刚刚在品级台上一跪,只听乾隆笑

  • 琵琶缘

    江如风是一个才子,凭他的才学,考个状元并非难事,可他偏偏不喜功名,只醉心琴棋书画,把酒赏月。这年,江如风偶然购得一幅好画。画中人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身着浅绿衣,端坐如云,手抱琵琶,正轻弹浅唱。而她的裙下则卧着一只懒洋洋的老虎,似乎听着佳人

  • 赵子龙凿井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赵子龙是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然而,民间流传的赵子龙凿井的故事,可能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了。在山东诸城县城南25华里处,有一座山叫常山,常山背面的石崖上有一个泉眼,至今还哗哗地淌着泉水。相传那石崖上的泉眼就是赵子龙用长枪

  • 送寿礼

    从前,有个冯员外,富甲一方,老年得子,取名金宝。夫妻爱若掌上明珠,娇生惯养。小时长得白白胖胖,长大身强力壮,却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吃饭不晓得放碗的傻子。长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动个脑筋想问题、做事。眼看年方二十,还无人提亲

  • 一只烧鸡

    从前,有这样一个缝鞋匠,他四海为家,光棍一条,修鞋为生。鞋匠养着一只小巴狗,鞋匠走到哪,小巴狗就跟到哪,形影不离。这天,鞋匠边走边吆喝,不知不觉,眼前惊现一幢豪宅。高大的门楼上挂着一块漆黑发亮的匾,匾中央闪耀着两个金色大字:王府。鞋匠见此情

  • 画了一张饼

    徽州城里有一间小杂货铺,铺主姓杨。杨掌柜平日里咋咋呼呼的,守不得半点秘密。他有个儿子,名叫杨垒,读书非常用心,颇有学识。这年,杨掌柜病倒了,每天都要花银子喝药,等他病愈之后,家中的积蓄已全部花光,不但杂货铺开不下去了,而且都快揭不开锅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