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大漠真情

大漠真情

收录日期:2025-08-08 06:02:47  热度:9℃

1971年中秋节前,父亲从生产队借了头驴,带着我到内蒙古浑善达克沙漠腹地的敖伦淖去探望伯伯。父亲给伯伯准备了很多蔬菜,还有一杆盘秤,那是伯伯之前特意交代的,因为原来的秤,已经不能用了。

我家离伯伯家有180多里,其中要徒步穿越90多里的沙漠。沙漠里迷路是常有的事。那天,我和父亲就迷了路。不过,总算在天快黑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一块绿地边上。绿地面积不太大,中间还有两个小水坑。更让父亲惊喜的是,水坑边还卧着两头牛!父亲高兴地对我说:“这下有法子了,快把牛撵起来,跟着牛走吧。”父亲说,在沙窝子里迷了路,只要碰到牛或骆驼,跟着走就行了,它一定会把你带到主人家。

跟着牛走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真的望见了一点灯光。紧接着,就听到了狗叫声,看到一户人家。

上前敲了门后,走出一对夫妇。男人姓李,有50来岁,个头不高,肤色黝黑。女人看上去比他丈夫小不少,留着两条大辫子,长得像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芳。

男人听说我们迷路了,赶紧让家人招待我们。大儿子大柱去喂驴,二儿子二柱给我们准备住的地方,“柱他娘”则为我们炒菜做饭。好像他们接待的是两个久别的亲人。不一会儿,饭菜就做好了,有牛肉干、奶豆腐、蚕豆炒羊肉……满满一大桌,像过年一样。

第二天一早,父亲把给伯伯的蔬菜留下一半、道过谢后,才离开。赶到伯伯家已是当天晚上,收拾东西时我们才发现,给伯伯的秤落在了李叔家……

36年后,我到锡林浩特出差。工作结束后,朋友说敖伦淖新建了个旅游区,想带我去看看。牧民风情我是很熟悉的,但听到“敖伦淖”3个字时,一下就勾起了旧地重游的欲望。

不到4个小时,我们的车就到了敖伦淖。我站在那里,看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感到莫名的惆怅。这里曾经有伯伯、父亲和我留下的足迹,但现在,那足迹在36年间狂风暴雪的挟裹下,已与两位老人一起上了天堂,我忽然意识到,决定来这里的动因不是旅游,而是追寻与凭吊。

离旅游点三四公里的路边,有个“康保酒家”。我们决定在这里吃饭。一进门,一个30来岁的女人热情地迎了过来。但看到她第一眼,我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当天的客人不多,女人给我们上菜时,我随便问了句:“这里有个叫李玉山的,你认识不?”她忽然诧异地看着我:“你是?”“我也姓李,是康保人。”“你小名叫辰辰?”“是呀,你是?”“李玉山是我爹。自我记事起,我娘就总念叨你们。”接着,她冲外喊道:“小杨,快去叫娘来,康保的辰辰哥来了。”

原来这是李叔最小的一个孩子,我去的那年她还没出生,可她和李婶长得很像,难怪我看着眼熟。不一会儿,进来一位老太太,虽然已头发斑白,还有点发福,但我一眼就认出,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李婶。

李婶仍像当年一样,热情爽朗,她还记得36年前的那顿饭,她吩咐女儿“做个蚕豆炒羊肉,是你辰辰哥最爱吃的”。

饭后,我要走时,李婶拿来一个包袱对我说:“这是那年你和你爹忘在我家的那杆秤,一直在家里保存着。你李叔有一年专程去找过你伯伯,但他已经搬了家,你们家也不顺路,就一直留下了,30多年了,今天可以物归原主了。”

我打开包袱,那杆秤依然崭新。看着秤,再看看李婶苍白的头发,我叫了一声婶子,眼泪忍不住流下来……

猜你喜欢

  • 解救自己

    周末去母亲那儿。遇上了睽隔二十多年的苏阿姨。苏阿姨是我母亲在怀宁师范的同学,毕业后两人又做了五年的同事,苏阿姨的丈夫在山东工作,后来她也调到山东。关于苏阿姨,我母亲的评价是,“这世上有好人,可没见过像你苏阿姨那样的好人。”夕阳黄昏,两位老人

  • 绝壁上的诱惑

    在马六甲海峡附近的崖壁上,曾经栖居着不计其数的金丝燕。它们的身形虽然比家燕还要娇小,但鸣声却异常清脆。它们总是一群群地在天空上飞翔着,犹如蜂巢上空的蜜蜂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之下,它们的羽毛上浮现着一层神秘的金光。最初,那些金丝燕与附近的渔民们

  • 只要弯一次腰

    歌德的《叙事谣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智者带着他的门生出门远行,在路上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智者就让门生捡起来,不料门生懒得弯腰,假装没有听见。智者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送到铁匠那里换了几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十几颗樱桃。出了城

  • 小烛龙、菜问大战黑暗机械龙

    阳光明媚的一天,菜问背着书包去植物小学上学。到了学校之后,他目瞪口呆。只见学校的楼房破烂不堪、地面坑坑洼洼、火焰还在燃烧着菜问和伙伴们辛辛苦苦种的花草树木。菜问心急如焚,急忙搬开石块,看看有没有幸存的人,他找到了火炬树桩和一只从来没有见过的

  • 别总问该怎么选择

    前几天看到一个广告,我突然想起了曾经的一个香港客户。她是一个大陆女孩,但不是那种在香港毕业就留下来工作的,而是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又跳槽去香港的。这样会比毕业直接留下来工作还要艰难许多,无论从语言、习惯,还是背景来说。我们熟悉了之后,偶尔她

  • 时间改变了友情

    和好朋友渐行渐远,是什么感觉?那就是——我妈问我“那谁谁谁最近怎么样了”,我只能回答“我不知道啊”的感觉。那就是——以前提到她,总是说“我闺密”,现在提到她,只能说“我以前有个同学”的感觉。我们曾经许诺,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我们曾经幻想,为

  • 性格如杯子

    伊壁鸠鲁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一天,有三个年轻人结伴找到他,说:“我们三人有着同一件心事,那就是没人愿意和我们交朋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能讲一讲别人的缺点吗?”伊壁鸠鲁问。第一个人指着第二个人说:“他是一个特别固执的人,从不听任何人

  • 把护栏变陌生

    新西兰有个轨道安全基金會,近几年因为铁路事故频发而苦恼不堪。他们经过调查后发现,发生多起铁路事故的原因,居然是“人和列车抢时间”。原来,这些人经常穿越铁路,他们因为太过熟悉要走的路,一到铁路前的闸口护栏处,就会不自觉地计算时间,好抢在列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