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奇石

奇石

收录日期:2025-08-08 07:52:51  热度:8℃

清朝光绪年间,海曲县有一个大财主,叫杨庆,家境很是殷实。杨庆喜欢结交朋友,救助别人,海曲人称“小孟尝”。杨庆有一个雅好,那就是收藏石头,几十年来,他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数以万计的奇石。为此,他还特地为这些石头修了一座大屋子,美其名曰:石客居。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这天,杨庆刚起床,就觉得胸口堵得慌,还隐隐作痛,开始没有在意,因为此时将近花甲之年的杨庆身体一直很结实,平日连头痛感冒都很少得,岂料那胸口越来越闷,后来就像一块巨石压在胸口。杨庆实在忍受不住,就请来了海曲有名的药铺“济世堂”的大夫,大夫诊脉之后,却不知杨庆得了什么病,只好开了一些消食散结的药。杨庆吃了之后不但没有任何效果,那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这日,杨庆将儿子杨仙叫到身边,说:“为父这辈子啥好东西也吃过,啥好玩的东西也见过,自问良心也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按说死了也不亏了,可是为父心里却有一个遗憾。”杨仙垂泪道:“爹,你把你的心愿讲出来,我想尽办法也要满足你!”

原来,杨庆虽然藏石无数,不过他最中意的是三块奇石,奇石上有三个大字:福禄禧,却唯独少一个寿字石。此后几十年一直在寻觅,却一直没有找到此奇石,为此,他一直觉得这是平生最大的遗憾。

杨仙很孝顺,一听父亲的话,为了满足父亲的心愿,当下四处张贴告示,说谁要是将有寿字的石头献出来,赏银2000两。告示贴出去一个月,眼见着父亲的病越来越严重,却没有人前来献石,杨仙又将赏银提高到5000两。

几天后,杨仙兴冲冲地来到父亲的病榻前,说:“父亲,好消息,寿字奇石找到了!”杨庆忽地从床上坐起来,急切地说:“快拿来给为父看!”杨仙一边将一块椭圆形的石头递给父亲,一边讲了得宝的经过。

原来寻石告示贴出后很久,也没有任何消息,正在杨仙信心渐失之时,一个形容猥琐的中年汉子登门了,说是来献石。杨仙接过汉子手中的一块圆滑的石头,但见上面有一个清晰的黑色隶书体“寿”字,不禁喜出望外,就付给那汉子5000两银子。

杨庆仔细看了看手中的石头,又用力揩了揩,忽然脸上的笑容凝固了,接着将石头一掷老远,痛苦地捂着胸口躺下了。杨仙忙上前扶住杨庆,急问:“父亲,你这是怎么了?”杨庆指了指那块石头,说:“假的!”听父亲这么一说,杨仙的脸一下子红了。

其实杨仙何尝不知道这块石头是假的,因为长时间找不到那块石头,父亲的病又越来越重。杨仙情急之下,就求一个善于作假的古董商人,造出了这一块“寿”字石,原想着糊弄父亲一段时间,使他笑着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没想到竟然被父亲识破了,反而适得其反,加重了他的病情。

杨仙眼睁睁看着父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却没有任何办法,他想起离家几十里的奎山上有一座寺庙,就想去上香,求菩萨保佑父亲迈过去这个坎。

杨仙刚到奎山脚下,就看见了一些人,足有几百口,这些人扶老携幼,满脸菜色,漫无目的地向前走着。杨仙打听后才知道,原来这些人是因为黄河决口逃荒的难民。在途中,已经有数百人饿死或者病死,杨仙像父亲一样,是个善人,具有菩萨的心肠,当下就顾不得上山烧香,赶紧回到家中,让手下设下粥场,救助这些人。

杨仙设粥场救助灾民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呼啦啦,附近的灾民全都来讨粥吃。杨仙为了不使灾民遭受风霜之苦,特地还用草帘搭了几十间棚子让他们栖身。杨庆知道了此事,对儿子的行为大为赞赏,说:“仙儿,此等积德行善的事,为父支持你,你先不要顾着为父的事,先照顾灾民才是!”

灾民实在是太多了,杨家的存粮很快就不够了,杨仙亲自带人去城里买米。

海曲县城里有一家最大的米行,叫“仁德”米行,老板叫刘仁义,虽然名为仁义,其实做事却十分缺德。他借着与县太爷相交深厚的关系,几次三番打压城内同行,最后海曲城中的粮店在他的胁迫下纷纷关门,最后只剩下了他这一家,他更加肆无忌惮了。

这次黄河决口,哀鸿遍野,刘仁义不但没有一丝怜悯之心,竟然觉得国家遭灾,粮价必定会大幅上扬,发财的好时机到了,就将粮食屯了起来,准备大发一笔国难财。

因为粮食就要告罄,灾民还是一个劲地往这里拥,杨仙心急如焚,顾不得别的,低声下气地请求他看在灾民的面上,卖给自己一些米救急。刘仁义眼珠一转,说:“贤侄呀,按说我与你父亲是老相识,再说我又是个商人,怎会看着生意不做呢!”他话锋一转,说:“可是你也知道,最近黄河决口,粮食奇缺,我是拿现钱也进不到一粒米,拿什么卖给你呢?”杨仙知道这个家伙的打算,为了灾民不饿肚子,他不想也不敢得罪刘仁义,好说歹说,刘仁义这才答应以平日三倍的价钱卖给他们1000斤大米。

杨家人将米拉回家,想下锅时才发现,刘仁义真是太黑心了,这么高的米价竟然还在米袋的下边掺加了大量的沙石,有的竟然有拳头大小,家人气不过,要去找米行老板讨个说法,杨仙阻止道:“咱不与恶人制闲气,灾民们还等着吃饭呢!”他命令家人一定要将沙石细细淘出,再给灾民做饭。

灾民的口粮有了着落,杨仙暂时放下了心。他惦记父亲病情,来到父亲病床前,看着奄奄一息的父亲,心如刀绞,他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说:“孩儿不孝,不但治不了你的病,就连你最后的心愿都圆不了,我真是……”

杨仙话音未落,外边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杨仙忙擦去眼泪,出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过了一会儿,杨仙捧着一块石头疾步走到父亲床前,惊喜地喊道:“父亲,你睁眼看看,寿来了!寿真的来了!”原来刚才一个下人在淘米时,从米袋中发现了一块大石头,竟然有拳头大小,那个家人咒骂了一句“该死的米行老板”,正想扔掉,忽然发现这块石头与众不同,细细一看,正面竟有一个清晰的楷体“寿”字,他扔掉勺子就前来报喜了。

杨庆此时已经剩下一口气,蒙 中听见儿子的喊叫,他一下子就睁开了双眼,挣扎着坐起身来,说:“寿在哪?寿在哪?”杨仙赶紧将寿字奇石递给父亲,杨庆小心翼翼地接过来,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接着哈哈大笑起来,最后一个骨碌从床上下到了地上。杨仙吓了一大跳,叫道:“父亲,你这是……”杨庆拍手笑道:“这是真的寿字奇石呀,既然‘寿’已经来了,我还躺在这里干什么?我的病全好了!”

杨庆的身体真的好了起来,就在这年他过60大寿的时候,海曲城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当今万岁光绪爷听说了杨家赈灾的善举,龙颜大悦,特派钦差前去海曲县,将一块“德堪天厚”的金字匾额送到了杨府;二是“仁德”米行的老板刘仁义因为借国难发财,被抄家后押进大牢等候秋后处斩。海曲县原县令被查出与奸商勾结,贪污腐化,鱼肉乡里,也被摘掉了顶戴,鞭笞200后发配3000里之外,光绪爷还特赐当时只是个秀才的杨仙入仕,做了海曲县的县令。

猜你喜欢

  • 乱拨电话的母亲

    父亲生病以后,全靠母亲一个人照顾,我们不放心,就给母亲配了个手机。那天,正在开会,母亲忽然打电话来,我心里忍不住打个激灵,赶紧跑出会议室,按了接听键。没想到,母亲听到我的声音后,疑惑地说:“怎么打到你这里了?我给你弟弟打电话呢,我再重新拨一

  • 6个蛋的母爱

    同事最近做了妈妈,妈妈和婆婆分别从老家跑来伺候她坐月子。我在网上问她,婆婆和妈妈的区别是什么?她回答:你说想吃2个鸡蛋,婆婆会给你煮2个,而妈妈,会煮5个。因为妈妈给的总比你想要的多。我一下子就怔住了。因为,我从来没有主动向我的母亲索取过什

  • 没有亲情融化不了的坚冰

    父亲和母亲离婚父亲的老家在农村。父亲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大型国企上班,就是那个时候,父亲和在工厂里做临时工的母亲相识相恋的。母亲是我姥姥家的独生女,我父亲是作为上门女婿入住我姥姥家的。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母单位的效益不好,需要裁减一批

  • 被亲情招安

    一因为家庭贫困,父母为了我能得到很好的教育,有个好的未来,在我十六岁那年双双去上海打工。父亲当过多年的村电工,后来又考取了电工证,于是在一家大酒店里当电工,母亲在这家大酒店后厨当帮工,负责洗菜、涮碗之类。酒店管吃住,他们两人加一起,每月工资

  • 下半场的母爱

    一利用休年假的机会,我回老家住了几天,为了给大家一个惊喜,我没有提前告诉他们。快到家的时候,邻居大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并且告诉我:“你爸上课去了,你妈在食堂呢,学生吃完饭,她还得洗刷碗筷,估计得晚上七点多才能回来。”母亲一年前从自来水厂退休

  • 永远不肯死去的,是那一颗母亲的心

    朋友告诉我:她的外婆老年痴呆了。外婆先是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同床共枕了50年的老伴只好睡到客厅去。幸亏外婆还认得一个人——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脸上都会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黄昏的时候搬个凳子坐在楼下,

  • 每一颗星星都有一片璀璨的天空

    她一直都觉得自己命不好。三岁,她失去了父亲;四岁,她差一点因为出血热而离开人世;五岁,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冲倒了她家的小屋,靠着漂浮的圆木,才躲过一劫;八岁,母亲带着她嫁了一个司机,直到这时,她才觉得自己的运气慢慢好转起来。于是,她尝试着与继

  • 母亲的存折上有1000万日元

    “孩子,快点寄钱回来,妈妈需要一件冬衣了;孩子,把钱寄回来吧,爸爸需要一个电视机。”这是一个母亲的唠叨和催促。不到20岁的儿子,远在东京闯荡,苦苦维生。几乎每个月末,母亲就要打来电话,让他赶快寄钱回家,说家里快断伙了,请求儿子赶快寄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