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继续跑下去

继续跑下去

收录日期:2025-08-08 04:59:19  热度:10℃

小的时候很喜欢体育,打篮球、游泳、羽毛球……高中的时候还参加了学校的田径队,那个时候精力充沛,爱跑爱跳,似乎总不知道什么叫疲惫。但在练习田径时总会有那么一个感觉,一条长长的跑道上,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不停地跑,一圈一圈,来来回回。田径是一项很枯燥的体育运动,跑久了,腿会越来越沉,上气不接下气的,速度也跟着慢了下来。那时候就在想,要是可以马上停下来就好了,因为已经没有力气再继续下去。但看着远方的终点,又忍不住要问自己,还要不要跑下去?为什么要跑下去?

就此在原地停下来?终点还没到达;继续跑下去?身体的力气又已接近透支。这样的问题总困扰着自己,直到自己停下或者到达终点。生活中亦如此,面对一个目标,有的人选择了停留,而有些人则选择了继续。当然,停下休息的人也会有到达终点的一天,但他却比别人延长了成功的时间。倘若在比赛中,他便失去了站在领奖台上,接受鲜花与掌声的机会。

人常说坚持就是胜利。胜利的概念涉及到很多方面。放到体育比赛中,在一个人身体达到极限的时候,你坚持下来了,你就是最终的冠军;放到学习中,倘若为算一道数学题或写一篇文章已经绞尽脑汁了,只要坚持不懈地去探索你便可能得到最终的答案,写出旷世的文章;放到日常工作中,做一个项目,谈一桩生意,或者采写一篇稿件,在无数的困难、竞争与阻力面前,有的人选择了退缩,有些人迎难而上,而那个坚持下来的人,最终往往可以把手上的工作成功出色地完成。

当然,并不是说做成大事才算成功。《情色男女》中有一句台词:大事,做成功的事就是大事。事情不关大小,只在于成功与失败。即使是一件小事,只要成功了,那收获的喜悦也是那些半途而废的人所不能体会的。

就像登山,站在山脚的人或许会嘲笑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千辛万苦向山顶爬的人白费力气,吃了苦头,最终还是要回到山脚来。但他们永远不能体会登山的人在历尽艰辛到达山顶后的那份喜悦,也永远都不可能看到那只有站在山顶才能领略的绝美的风景。

一直很喜欢徐小凤、Beyond、陈百强等一批老艺人的歌,不仅是因为那优美动听的音乐,更重要的是歌曲里那些激励人的歌词。比起现在那些颓废的流行歌曲,一首老歌,带给人的往往是一次深刻的人生反思,甚至是再一次站起来的力量。因此当自己感觉到疲惫的时候,总喜欢放上一张老唱片,让自己那已近乎透支的精力在音乐中再次觉醒,然后继续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一条枯燥的跑道上奔跑,难免会有感觉到累,或者跌倒的时候。每一次,我们都会想过放弃,都希望可以就此停下来,都想趴在原地不再起来,当然没人阻止你的决定!但终点还没到达,难道就如此轻易放弃了希望?要不要跑下去?为什么跑下去?

为什么跑下去?当你感觉到累的时候,不妨这么问问自己,或许由此你会找到让你继续奔跑下去的理由和动力。

猜你喜欢

  • 比莉·荷莉黛的故事

    距今30年以前,是在我成为小说家之前,不如说,是在我脑袋里毫无写小说念头的时代发生的事。那是真人真事。我那时在东京国分寺市的车站南口一幢小楼的地下室里经营着一家爵士酒吧,面积约15坪(约50平方米),一隅放着立式钢琴,周末常常举行现场演奏会

  • 把梦想带在身边的冰坛王子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他出生在俄罗斯北部的一个小城。他的家坐落在一条偏僻农村的铁路附近,父母都是铁路工作人员。幼时的他体弱多病,且经常发烧,这最终导致他得了慢性肺炎,一出世便在医院待了整整三个月。为了更好的治疗他的疾病,他的父母决定搬往伏尔加格

  • 一棵向上的树

    2013年4月,盲人郑建伟被英国名校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录取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重庆黔江区的大街小巷。郑建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双目失明,却能考上英国的名校,其中有什么秘诀吗?一时间,郑建伟成为人们热议的中心。郑建伟今年30岁,是重庆黔江区中医

  • 蔡澜,真正潇洒的人

    当过主持人,监制过电影,评论过美食,写过专栏,年过七十后,香港作家蔡澜有了个新爱好,就是聊人生。他的《看得开,放得下,才是人生》不久前在内地出版。一气儿读下来,让人忘了暑气,郁闷全消。封面这样写道:顺其自然而想,随遇而安而活,知足常乐而过。

  • 开会迟到,听会睡觉

    有的会开完后是要投票的。在安理会,投什么票,成员国通常事先打招呼、有沟通,都知道各方要投什么票。安理会开会有一个多年形成的习惯性做法:会议厅的第一排必须坐人,若该成员国的大使不在,坐在第二排的人要替补上来,代表该成员国参加会议和投票表决;若

  • 相遇在巴黎

    1944年6月,美军第十二步兵师在诺曼底登陆,遭到德军顽强抵抗。他们一路激战打进巴黎,只有三分之一的官兵活下来,这当中,有一个叫塞林格。美国人穿行在欢呼胜利的巴黎街头,市民们箪食壶浆,迎接这些说英语的大兵。战友们都找酒吧狂欢去了,塞林格却另

  • 削减就是增加

    戴颙是南朝刘宋时期的人,他的父亲戴逵是东晋时有名的雕塑家,擅长塑造佛像,戴逵在南京瓦棺寺作的五躯佛像,和顾恺之的《维摩诘像》及狮子国的玉像,共称“瓦棺寺三绝”。戴颙自小跟随父亲一块儿去寺庙里塑佛像,耳濡目染,得父亲真传,长大后继成父业,在雕

  • 凡人本色遮掩奇才光芒

    早晨7点,伊利诺伊大学物理学教授约翰·巴丁正给家人煎鸡蛋。女儿贝特茜和儿子比尔突然冲进厨房,大喊“爸爸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听到新闻报道,巴丁和同事肖克利、布拉顿共同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巴丁手里的平底锅“啪”地掉到了地上,东西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