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穷汉董小乙的艳遇

穷汉董小乙的艳遇

收录日期:2025-08-08 02:18:02  热度:9℃

康熙年间,山东济宁县有个人名叫董小乙,父母双亡,家贫如洗,30出头仍打着光棍,仅靠一头毛驴赶脚送客为生计。

一日,他送客去张秋镇,同来的路上偶遇一少妇,颇有姿色。

妇人问他:“大哥,您到哪儿去?”

“回济宁!”帐董小乙回答说。

“顺便带上我行吗?”

“行。”

他将妇人扶上了驴,自已在一旁赶着驴走。

一路上,那妇人不停地问这问那,并且多次看着他发笑,目光中不无挑逗的意思。董小乙不是傻瓜,怎能不知其意,但自思家贫。不敢有非分之想。

当他们走到一个四处无人的地段,那妇人说她要解手,董小乙便扶她下驴。妇人走到路旁的草丛中,刚解开裤子,就一屁股坐在地上,直嚷她肚子疼得要命。董小乙无法,只得走上前去拉她。

这时妇人紧紧抓住小乙的手问:“大哥。您家里有妻室吗?”

小乙不好意思地说:“家里穷得叮当响,怎么能娶得起老婆!”

妇人笑着说;“我愿意给您做老婆,行吗?”

董小乙这时再也按捺不住胸中欲火,当即就和那妇人在草丛中滚作一团。

事毕,董小乙带着他拣来的老婆,兴高采烈地回家r。

第二天,妇人拿出十两银子,说:“董郎,我娘家很有钱,父母又是极要面子的人。你看你穷到这地步,我怎么带你去见我的父母。这里有十两银子,你先去街上买一卷绸缎来,我要为你作

一身新衣服。”

董小乙深受感动,连忙接过银子,到大街上的一家绸缎铺中买回一卷粗绸子。当天夜里,董小乙和妇人云雨之后就睡着了,妇人却在还灯下为他裁衣服,并故意在绸料上弄了几个小窟窿。

第三天一早,她嚷嚷着对董小乙说:“这是什么绸子,上面有好些虫蛀的洞。你真是没有用,怎么花钱买了这破烂货,等吃完早饭你去把它换了。”小乙一看,果然有好几个洞,也抱怨自己粗心,答应饭后立即去换。

吃饭时,那妇人在董小乙的碗中投了毒。饭后,小乙去绸缎铺换绸料,老板不承认自己卖的绸料会有问题,双方争执不下,便大吵大闹起来。突然,小乙腹中毒发,七窍流血,当场毙命。

消息传开,人们议论纷纷。妇人干嚎着来到绸缎铺,声称是老板害死了她的丈夫,并扬言要告到官府,绸缎铺老板最怕打官司,他知道即使打赢了官司,自己也落得个倾家荡产。于是,连忙托人给妇人送去五百两银子,求她千万别告官。

当天傍晚,那妇人骑着董小乙的毛驴,带着她拐骗来的五百两银子,悄悄地离开了济宁县,仅仅与她做了二天露水夫妻的董小乙,暴尸荒野,无人埋葬。

猜你喜欢

  • 孝庄“献身”收降将

    孝庄文皇后(庄妃),是蒙古一个较大部落的首领寨桑的女儿。皇太极本已娶寨桑的妹妹为妻,由于其几年不育,而受冷落。后来皇太极看到寨桑的女儿长得出众,就下了聘礼,这样14岁的少女就嫁给了自己的姑父皇太极。 皇太极为了招待洪承畴费尽了心机,但毫无效

  • 公孙弘自认“沽名钓誉”

    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庭非常贫穷,后来虽然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使诈以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

  • 趣话古代的男裙

    说起裙子,现代人肯定都会不假思索地说那是女性的专利。其实,裙子最初是男女同时穿的。 “裙”字,本作“君”,《说文解字》云:“裙,从巾或从衣,君声。”《辞海》“裙”字条下解释说:“古谓下裳,男女通用。”也就是说,古时候人们把上衣叫“衣”,把下

  • 一货卖两遍

    咸丰朝初期,宁波外海不靖,海盗很多,渔民和商人的生意大受影响。这本来是清朝水师(海军)的失职,他们领饷吃粮却不干活。商人和渔民们没有办法,就自己凑钱激励水师,麻烦他们出海维护治安。这又属于一件东西卖两遍了。商人和渔民已经在各种税费中

  • 读书不如贡茶

    隋文帝杨坚初登皇位时做了一个噩梦,梦见神人换他的脑骨,自此后时常头痛,苦不堪言,亦无可奈何。后来遇见一个和尚,和尚对他说:“山中有茶树,将茶叶采来煮饮,可治好陛下的头痛症。” 杨坚便派人去采集茶叶,一试果然灵验,于是重重奖励了

  • 今日又要遭水厄了!

    在南北朝时期,喝茶这样风雅的行为曾经一度被称为“水厄”。“厄”者,困苦、艰难也,却如何与喝茶扯上了关系? 原来在晋惠帝司马衷时代(公元291~306)有个叫王蒙的人,特好饮茶,相识者凡从他门前经过,只要被他发现了,必请进去喝上

  • 马头琴的故事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马头琴的产生及其发展

  • 跟上友人的步伐

    跟上友人的步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我们时常感怀童年玩伴,同窗友人甚至是生死之交渐行渐远。我们归咎于双方地位不同,身价不等,或者是谁谁做过的某些事情让我们友尽离去。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精神不在一个层次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