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给南下的老爸

给南下的老爸

收录日期:2025-08-08 01:19:46  热度:9℃

“走了啊。跟我再见一下。”

我木木地伸过手去,干燥厚实的大手里,有一片硬茧。

“嗯,今天你手是热的。啥时候再手凉让你妈领着,去趟医院。”

然后,你背起那个陪伴了你好几年的大挎包,那么惹眼的蓝色,使你妥帖的卡其色休闲服打造的“上班族”形象毁于一旦。鼓鼓囊囊的包里,装满了你从夏天到冬天的衣服。

你转过门口,看向我,说的是二十多年来一样的话——“不管到哪儿,安全第一啊”。

我满口应着“知道了”,等那关门声响起。

也就是在那一瞬间,我明白了——

你才不是爱瞎跑。

在你的人生地图上,“汕头”这两个字,再次收容了你。

没错,是收容。从最初的省内,到上海、广州……你打工的时间,加起来有五六年。期间我读完了高中,到大学。

然后我也开始像你一样“瞎跑”起来。不同的是,我逛招聘会、参加笔试面试、到人才市场留简历,你辗转于各地找接应的老乡、住活动板房、对着接不完的电话跑建材市场买材料。普通话里怎么也消不了与生俱来的黄土味儿,砍价时暴露了身份被宰一顿,回头小你十岁的老板劈头就骂:“你能干个啥?”

这一年,你四十九。

回来过年,大伙儿一致劝你别再出去了,家庭聚会总演变成对你的批斗会。“你能负点责任不?五十岁的人了,咋成天想着往外跑?在这儿就活不了吗?”姥姥摸着我的头,对你喊。想起一家人分居三地的这几年,想着我为什么有这么一个“不懂事”到留妈妈一个人又开饭馆又忙装修的老爸,终于忍不住哭了。

大伯家的哥哥结婚,根据习俗,该你和我妈去迎亲。你花四百块钱买回一套西装,穿好,在镜子前来回转悠,“快来看看,咋样”,脸上的皱纹开成一片。

娶亲的日子到了,几位伯伯都西装革履,你突然挥着手招呼他们,“快过来一起照个相,我这都几年没换新衣服了,呵呵呵”。一米七五的你在镜头里,单薄得就像一道镶边,身旁的几位伯伯占据了大半个画面。西装有些不合适,要不是有保暖衬衣撑着,恐怕你一百零几斤的体重会一下子暴露出来。

而现在,你又要走了。参加数次招聘会无果后待在家里不愁吃喝的我才明白,其实谁不想陪在家人身边呢?尤其在这样一个安逸程度堪比成都的小县城里,谁又愿意割舍家园?而我眼前浮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与你同龄的伯父伯母们晚饭后在夕阳下散着步,或在清凉的夏日里跳着广场舞;而你在同样一片夕照中骑着摩托而来,衣襟嗖嗖扬起,到家,开门,把吸收了一天工地上的水泥和飞灰的衣服一脱,倒头就睡。

猜你喜欢

  • 一个烘炉一升黄豆

    这一年的腊月二十四,王师傅被老婆赶出家门,要他去乡下买黄豆,顺便去讨账。临出门时,王师傅随身带着斧头、锯子、凿子和木钻,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别人。王师傅顺路跑了近十里路,人家就是没有黄豆卖。天无绝路之人,终于打听到一家有黄豆。王师傅找上

  • 时代的变迁 “学”

    小时候,没有学前班。六岁那年,大哥给我背上他用过的已经洗的褪色的书包,里面装着他用过的旧石板和两支石笔。送我去东村的小学校报名。到校后老师教我们排队,按高矮安排座次。课桌和凳子是土坯垒的,粗粗的抹了一层黄泥。为了防止龟裂,黄泥里掺入些腐烂的

  • 哈尔滨的传说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图腾,我们常会看到各种龙的形象,而龙追逐嬉戏龙珠的形象尤为引人注目。有个成语叫二龙戏珠”,说的就是两条龙在戏”着一颗龙珠,那可不是在戏,而是在夺,是舍命的夺,因为龙珠不是龙的玩物,是由天地孕育而

  • 借用了草药的力量

    说起故事,坂宗大伯就很健谈,滔滔不绝,别人的,自己的,虚幻的,现实的,只要是故事,能引起大家注意,让大家高兴,他都讲得绘声绘色。抖白马”是苗族习俗里,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巫术,会抖白马”的巫师及医师,既受大家的欢迎

  • 财主惯儿子

    从前,有个财主。晚年得一子,非常溺爱,把儿子惯得好吃懒做,整天东游西逛。财主听说有身份的人都把孩子送到私塾里去念书。于是他把自己儿子也送去了私塾。儿子第一天上私塾便因为淘气被打了手板,回家的时候伸手给财主看,财主心疼的了不得。第二天财主带着

  • 卖香屁

    一户人家父母死的早,只剩下兄弟二人。大哥对弟弟非常的剥削,苛刻,经常就是一顿暴打。几个月后,大哥取了媳妇。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弟弟的嫂子和大哥一样,对他非常的不好。唯一的一座房子成为大哥的新房。残忍的哥哥嫂嫂将他赶出门外,和家里唯

  • 窃贼考试

    大家知道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排名第107位的地贼星”鼓上蚤时迁,是一个身手敏捷,飞檐走壁的窃贼。他和病关索”杨雄,拼命三郎”石秀一同加入了水泊梁山。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在时迁加入梁山泊之前,还曾经经历

  • 走狮子

    为何称为走狮子”呢?或许因为这个巫术的过程很危险,就像是与狮子的较量一般吧。关于这样一项令人担忧的巫术,为什么又传承了下来,又为什么有很多的苗族人乐此不彼的愿意参与其中。我想,这里头,也许是苗族人的风俗造就的。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